坐落在山東省蘭陵縣城西南的代村,曾是個出了名的“后進村”。20世紀90年代初,代村人心散、治安亂、環境差,土地亂圈亂占、違建成風。可如今,代村人已數不清有過多少考察團到村里參觀學習。為什么一個欠債380余萬元的窮村、亂村,能夠成為產業總值超20億元、村集體收入1.1億元的先進村?代村人的回答很簡單:“我們有個好書記——王傳喜。”
1999年,30歲出頭的王傳喜開始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只要找對路,不怕困難多”。王傳喜上任后不久,一手解近憂,一手謀遠略:組織清理村集體賬目;立下規矩,拖欠村集體的錢要交,強占村集體的財產要退;為了能有周轉資金,他還以個人名義向當地信用社貸款幾十萬元。為了代村將來的發展,王傳喜制定了代村第一張發展規劃圖,當周圍村莊出讓村集體土地、建小工業項目時,任旁人怎樣勸,他就是不為所動。
2005年,王傳喜搶抓機遇將全村2600畝土地流轉歸村集體經營,隨后又高標準建起現代農業示范園。2010年,王傳喜帶領村民建設了代村商城。現代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帶動就業超過6000人,村集體經濟收入4000多萬元。
此外,代村用10年時間完成了舊村改造,村里建起了65棟居民樓、170戶小康樓。社區醫院、小學、幼兒園、老年公寓拔地而起。村民年人均純收入6.5萬元,全村有勞動能力的村民實現了人人有工資性收入,家家每年都有村集體“分紅”。干部群眾都說,希望跟著王傳喜再大干二十年,讓代村再上一個新臺階。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