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少數民族脫貧地區學前教育機制探索——基于四川布拖縣的調研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董瀟 馮丹萌 魯雨 秦博 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讓貧困地區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全面脫貧邁向鄉村振興的過渡期,如何不斷完善學前教育機制,是少數民族脫貧地區徹底阻斷代際貧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突破口。

  脫貧攻堅以來,四川省布拖縣整體教育水平得到跨越式發展,尤其在學前教育方面,通過政府、社會和企業等多主體的共同合作,初步形成穩固發展的學前教育。

  全面脫貧下布拖縣學前教育取得顯著成效

  入園率大幅度提升。截至目前,布拖縣戶籍4~6周歲脫貧戶幼兒7375人,其中已入園脫貧戶幼兒6544人,入園率達到88.73%,較2016年前大幅增長;全縣現有幼兒園、幼教點共231所,其中縣城公辦幼兒園1所,民辦幼兒園13所,“一鄉一園”26所,“一村一幼”教學點191個,全縣鄉園村幼輔導員共756名。

  學前教育投入大幅度上升。脫貧攻堅以來,布拖縣落實各級各類教育資助補助資金7.63億元,其中學前保教、農村幼兒生活補助等資金0.8億元,惠及幼兒7.12萬人次。構建起一村一幼的學前教育機制,上學從遙不可及到觸手可及。

  學前師資力量換檔升級。布拖縣充分利用社會平臺開展學前教師集中招聘,輔導員師資得到補充,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2019年底參加年度考核輔導員673人。同時依托華言公司、北師大、江油市、佛山市等對口幫扶、東西部協作和省州縣培訓項目,累計開展輔導員業務培訓53余次5632人次,輔導員隊伍整體素質進一步提升。

  創新舉措,激發內生力量

  因地制宜,完善教育可持續發展機制。在幼兒園布局規劃方面,當地在一村一幼的基礎上,對一些居住分散的村采取一村多點的布局,提升兒童入園的便利度。在班級設置方面,針對當地兒童上學年齡層次不齊,普通話程度高低不一情況,幼兒園制定差異化的教學進度,方便各類學生能順利銜接小學教育課程。

  整合多方資源,夯實學前兒童營養保障。布拖縣積極對接多方力量,打造“政府+社會機構+農民”的學前教育機制。第一,聯動社會力量,提高餐費標準。當地教育局積極對接社會公益基金,與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形成幫扶合作,在原來3元的標準下,有將近一半幼兒園獲得額外1元資助,基本保障一肉一菜一主食標準,從原先無熱食餐變為有熱食餐,大大解決了孩子們冬天用餐的困難。第二,區域化聯動,降低運營成本。當地按照區域位置特點建立中心食堂,給臨近幼兒園統一配送飯菜,大大降低了基礎設施、人力資本等投入成本。第三,整合資源,保障基本營養。對于一些未獲得基金會1元營養補助的幼兒園,當地充分發揮能動性,將有條件的幼兒園與小學合在一起用餐。

  推行普通話教育,提升教育銜接順暢度。2018年原國務院扶貧辦、教育部與四川省在涼山州啟動實施“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試點,以“聽懂、會說、敢說、會用”普通話為總體目標,對所有幼兒園從設施設備、師資力量、工作管理以及督查考核等方面全面推進。目前,學前兒童普通話合格率達80%以上,幼升小學生成績提升幅度平均單科超過10分以上。據飛普村中心校長介紹,在推行普通話之前,學生一般要到小學三年級才能完全聽懂漢語,現在入學一年級就能聽懂;沒有經過學普教育的孩子一年級成績平均在20~30分,接受學普教育的學生成績能達到70分左右。

  現階段推動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困境

  從現階段發展來看,布拖縣學前教育在財政壓力、資源分布、管理機制、人才穩定性等方面面臨困難,與進一步提升學前教育質量之間存在核心矛盾。

  學前教師待遇較低,流動性大。根據2015年《四川省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等相關文件,布拖縣學前教育輔導員工資為2000元/月,購買“三險”后到賬工資1771.37元,至今仍沿用這個標準,與當地日益增長的消費水平不匹配。托覺鎮幼兒園的一位工齡較長的老師反映,很多老師工作1~2年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接受了較全面的培訓后,常常辭職選擇待遇更高的崗位,造成教師的工作銜接上形成斷檔。

  經費結構固化,利用效率低。基礎設施等條件在脫貧攻堅中得到大幅度提升,目前缺口較大的是教師工資、餐費等方面的經費。但是經費結構的固化讓當地存在經費花不完、經費需求大的不協調問題,經費利用效率低。據當地教育局負責同志介紹,2015年起幼兒園只有學前保教費700元/人/年,自2020年9月后,布拖縣增加了學前生均公用經費500元/人/年,補充了專項用于學前教育的經費,但是當年未花完。相對于義務教育體系,學前教育關于經費的使用并不明晰。

  資源不均衡,激勵機制不完善。布拖縣學前教育的教師編制極其不均衡,共有34個編制集中在縣機關幼兒園,而其他幼兒園均未編制,導致大多數臨時聘用教師工作積極性不高,工作不穩定。在調研中,很多教師都反映到此問題,表示不在編不僅讓他們無法獲得較好的工資福利待遇,且從長期來看,無法晉升、無法調動的工作模式使其也大大減弱了對此項工作的長遠規劃,因此大多都表示將來結婚生子或者遇到家人工作變遷等情況,就會考慮放棄目前工作,因此很多老師將此工作只作為一個“過渡”。

  家長對學前教育的理念相對缺乏。在調研中發現,兒童家長對于孩子的生活習慣普遍停留在傳統觀念期,還常常保留一些不良生活習慣,導致兒童在幼兒園的習慣養成難度較大,存在5小于2(在校5天改善,周末2天打回原形)的窘境。調研中大多數老師反映,每天必須要與家長反復強調兒童上學的著裝干凈整齊問題,但是仍有很多孩子衛生情況很差。同時,家長對于幼兒園的規章制度遵守意識淡薄,在調研中發現,很多家長在幼兒園開飯時間會讓家里不足入園的孩子前來“蹭飯”,這種情況從長期看并不利于幼兒園的規范管理。

  強化穩定持續的學前教育力量相關建議

  全面脫貧后,少數民族地區學前教育發展需要從更多維、更長遠、更穩定的角度綜合考量。

  調整機構編制,促進資源均衡利用。積極調整教師編制不均衡的問題。一是可以根據幼兒園數量和分布,區域統籌,合理核定教師職工編制。二是要在現有分配基礎上實行動態流動管理模式,通過區域間輪流工作、績效與輪崗掛鉤等措施合理提升編制存量的使用效率。三是在師資層面建立優質教師補充機制,對于地處偏遠的幼兒園老師可以構建工作績效補助機制,增強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穩定性。

  適度發展脫貧地區民辦幼兒園,促進結構性調整。從調研中發現,隨著經濟條件的提升,很多村民已經表現出對高質量學前教育的需求,布拖縣已有15所民辦幼兒園,短短幾年發展速度較快,農村家庭需求也相對較大。因此,可以根據地區發展需求,適度鼓勵發展民辦幼兒園。當地教育機構要加強對民辦幼兒園的扶持和監管,要通過政策引導,支持和規范民辦教育發展。

  完善學前教育招錄機制,夯實人才力量。建立省級統籌的學前教師招錄制度,積極對接當地師范院所,通過“定向與免費培養相結合”、在農村地區試點推行學前教育階段特崗計劃、對口幫扶地區招聘政策的宣傳和傾斜等,為當地引進優秀師資力量。

  組織開展交流活動,促進整體觀念提升。幼兒園可以發揮自身優勢,通過舉辦親子活動、宣傳教育、微信群交流等多種渠道拉進學生、家長、老師之間的互動,讓家長在脫貧后對學前教育的認識更加全面深刻、也讓教師在傳導教學理念時能獲得家長的支持和協助,促進學前教育的多主體同向推動。

  (作者單位:董瀟,北京陽光雨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馮丹萌、魯雨,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秦博,北京大學教育學院)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