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張浦鎮大市村 以點帶面 “黑榜”變“紅榜”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孫清 吳巧全 陳林 字號:【

  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行動中,張浦鎮大市村“兩委”帶領群眾真抓實干,以點帶面全面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通過有效整治,該村摘掉了“黑榜”帽子入選市鎮兩級“紅榜”,榮獲行政村進步獎,村莊環境面貌取得明顯改善。

  大市村地處張浦鎮蘇虹機場路南側,風景秀麗的雙洋湖邊,東靠大市社區,西與蘇州吳中區相鄰,南至楊氏田湖畔,北依南塘江,轄9個自然村。近年來,大市村“兩委”帶領群眾真抓實干,堅持集中攻堅與全面整治相結合,按照“清、拆、整、翻、管”整治思路,以點帶面整體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通過整治,江上和陳墓涇自然村先后獲得進步獎摘脫“黑榜”帽子,肖家浜和高田浜分別獲得市鎮兩級紅榜,大市村獲行政村進步獎,村莊環境面貌取得明顯改善。

  抓落實強擔當,黨建引領“協同作戰”

  狠抓落實,強化擔當。為貫徹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要求,組織成立了大市村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工作小組。由村黨委書記擔任組長,村干部下沉9個自然村包片管理,明晰任務、明確職責,有效地調動了村干部的積極能動性,確保了村村有人包、事事有人理、件件辦理好。使全體村干部在思想認識上高度重視,行動上全力開展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工作。每天至少2次下沉自然村督查整治工作,發現問題立行立改。對一戶一檔問題清單逐步進行整改銷號。每周召開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會和進展情況匯報會,針對各村整治工作匯報情況提出推進整改措施,分享工作經驗和做法,指出存在問題,群策群力共同研究解決方案。會后落實整改問題,形成閉環管理,有力推進了全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黨建引領,形成共治共享。推行“黨建+”工作模式,成立“環境整治”行動支部,每月至少4次組織下鄉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活動,充分發揮村干部在人居整治過程中的“頭雁”作用,通過亮身份、做表率、樹形象,讓廣大黨員充分認識到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號召黨員主動清理自家房前屋后生活垃圾、柴火堆等,做到自家門口干凈整潔,不亂堆亂放垃圾和雜物。借力黨建聯盟,大市村積極發揮大市片區黨建聯盟資源優勢,從“單兵作戰”到“協同作戰”,助力人居環境整治新提升。期間開展了陳高村涉水違章拆除專項行動、江上自然村人居環境整治等。

  多措并舉,扎實推進整治。在面對“黑榜”存量大的現實情況下,堅持集中攻堅與全面整治相結合,重點整治農房翻建率在50%以上及村莊基礎布局比較好的自然村,按照“清、拆、整、翻、管”整治思路,以點帶面整體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2020年,共出動人員1200余人,清理亂堆亂放600余處,清理村內河塘溝渠、排水溝60余處,拆除涉水違建28處、約400平方米,地塊平整約6000平方米,綠化補種約8000平方米,設立圍擋約2000米,建成垃圾分類亭9座,配齊兩分類垃圾桶1416個,新建廁所13座。

  思路變天地寬,跳出“黑榜”跳上兩級“紅榜”

  從“要我做”向“我要做”轉變。書記包片“黑榜”村,制定整治方案,靠前指揮,親自部署,通過領導先行一步,強化了各班子成員職責擔當。志愿共行,干群合力,通過發揮行動支部作用、開展黨員先鋒“十帶頭”活動等,使廣大村民積極響應號召。深化星級庭院評比管理,對星級庭院進行長效管理,激勵村民不斷提升星級水平,引導廣大村民主動參與到人居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上來,以實際行動助力美麗家園建設。

  從“被動抓”向“主動抓”轉變。成立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小組,采取一周一研判的工作方式,定期召開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例會,包村干部匯報一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展。注重挖掘選樹在人居環境整治中的先鋒事例,營造比貢獻、當先鋒的濃厚氛圍,為大市村環境整治行動提供良好的環境。

  從“臟亂差”到“齊潔美”轉變。結合各自然村的實際情況及群眾意愿,制定“一村一策”整治工作方案。同時實行考核評比機制,定期通報考核結果,以考核為“指揮棒”倒逼9個自然村主動抓人居環境整治,營造了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對村莊內開展拉網式排查登記,建立“一戶一檔”,列出農房周邊環境問題清單,明確整改措施和完成整改時限,完成一項注銷一項。加大保潔隊伍考核力度。對保潔隊伍實行定人、定段、定標管理,發現問題及時對保潔人員提出整改要求,將整改情況作為年終考核依據,同時嚴格按照“整治完成一個、落實長效管理一個”原則,落實村莊環境長效管理工作。

  (作者單位 :江蘇省昆山市張浦鎮大市村)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