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山湖興復村立足“先鋒興復”框架體系建設,通過村干部分村包干、黨員先鋒帶頭、村民主動參與、農房抱團翻建、建設規劃先行等有效措施,切實做到了“管”有章法、“護”有活力。
近年來,興復村認真落實關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部署,通過“先鋒興復”黨建體系的穿針引線,推動美麗宜居鄉村工作,切實用腳步丈量民情,用實事凝聚民心,獲評“蘇州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示范村”“昆山市三星級康居鄉村”“昆山市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先進集體”等榮譽。
黨建引領 多方發力
圍繞黨建“核心”驅動,提升行動支部“加速度”。“3+1”聯動,勾勒紅心環套“同心圓”,通過支委會、黨總支、黨支部三級謀篇布局,帶動“幸福里”行動支部執行力,落實小組攻堅和掛圖作戰。“2+2”搭載,號召先鋒繪就“幸福里”,踐行“農村黨員十帶頭”,實施“兩掛兩落實”先鋒行動,確保支部掛在行動上,保證運轉掛在閉環上。“1+N”布網,凸顯黨群服務“零距離”,立足黨群服務中心,串聯載體資源,全面嵌入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多元互補、借力打力。
聚焦村莊“紅鋒”續航,強化行動支部“支撐性”。“書記項目”年度續航,圍繞黨群服務中心實體化運作,將新農村黨群服務下沉一線,向內拓展人居環境的長效管護空間。“黨員管理”季度續航,號召支部黨員分領攻堅“責任田”,確保“門前三包”的同時就路面、河道、垃圾分類等工作進行認領,向外借助人居環境的長效管護資源。“雙單互簽”月度續航,與各農戶簽訂激勵單,與第三方保潔隊伍簽訂核驗單,攜手兌現人居環境的長效管護承諾。
聚焦民生“回聲”反饋,凝練行動支部“擁護性”。以傾聽民意為基,通過專題會議、主題活動、座談懇談等多種形式充分調動村民參與決策的積極性。以聯動民力為實,起到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充當攻堅隊伍的“粘合劑”“宣傳號”,深度挖掘村民主動管護的責任感。以倡導民愿為本,通過評選“人居星級戶”“美麗庭院”等載體形式,全面激發村民建設村莊的榮譽感。
“管”有章法,“護”有活力
農房翻建方面。自實施農房翻建工作以來,興復村下轄四個保留村386戶農戶中,已翻建358戶,翻建率達92.7%。通過對抱團翻建成熟地段進行綜合提升和配套建設,興復村現建成1個樣板自然村,3個樣板區域。
攻堅治理方面。2020年度累計開展“農村黨員十帶頭”活動50余次,清理房前屋后亂堆放場所2316處、清運雜物土方2500噸、修補道路破損39處、拆除違章建筑390處、修筑臨時便道350米、取締家禽養殖309處、修筑河駁岸1400米、平整土地1.6萬平方米、清除河道地籠網171個、清理河道船只12條,收集民情民意50余件,落實整改率100%。
長效管護方面。通過年度人居環境星級申評和“最美庭院”選評,進一步帶動全村村民主動參與人居環境自管自護的工作中來,形成評選一個、帶動一片、提升一村的工作目標,目前累計評定一星251戶、三星33戶、五星9戶。另外,將河道保潔、陸路保潔、垃圾清運等工作進行標準化管理和績效化考評,并依托行動支部,將人居環境日常管護的攻堅、考評、監管等方面相互銜接,形成工作閉環。
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既需要政策保障、機制創新,也需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更需要內外兼修、形神兼備。興復村立足“先鋒興復”框架體系建設,通過村干部分村包干、黨員先鋒帶頭、村民主動參與、農房抱團翻建、建設規劃先行等有效措施,切實做到了“管”有章法、“護”有活力,確保天天有行動、周周有進度、月月有變化,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和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的逐步推進打下堅實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昆山市淀山湖鎮興復村)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