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慶祝建黨100周年,最重要最基礎的是端穩中國人自己的飯碗,這是“國之大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糧食安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時指出:“吉林作為糧食主產省,要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吉林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堅持把糧食生產作為頭等大事,堅持黨政同責,層層壓實責任,突出黑土地保護和種子兩個關鍵要害,全面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奮力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作出吉林新貢獻。
堅決扛穩糧食安全責任,今年糧食生產形勢喜人
2020年,吉林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夏伏旱、三次臺風接連襲擊等影響,糧食收成較好。糧食總產量達到760.6億斤,連續8年穩定在700億斤以上。總產量居全國第五位,單產居全國第四位,糧食年調出量居全國前三位。
今年,正常年景下糧食產量穩定在760億斤以上、向800億斤邁進。目前糧食生產實現良好開局。面積增。受政策和糧價上漲雙重拉動,農民種糧積極性高漲,播種面積比去年增加約50萬畝。墑情好。主播期內土壤相對濕度處于適墑狀態,為苗齊苗全奠定了基礎。苗率高。總體好于上年和歷年,玉米保苗率96.21%,同比提高0.15個百分點。一、二類苗比例94.78%,同比增加1.35個百分點,為奪取全年糧食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今年,吉林進一步加大政策舉措和工作推進力度。
強化高位統籌。年初召開糧食生產及春季農業生產視頻會議,成立由省委書記、省長任雙組長的糧食安全工作暨黑土地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壓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高位推動,強化落實。
強化政策激勵。出臺加強糧食生產措施30條,實行產糧大縣國家和省級疊加獎補,省財政拿出5億元資金獎勵前10名產糧大縣,充分調動地方抓糧和農民種糧積極性。
強化壓實責任。年初向市縣下達糧食播種面積約束性指標和產量參考性指標,納入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
強化指導服務。省里成立9個備春耕生產指導服務組,組織198個科技小分隊、565名專家,深入基層開展培訓指導,培訓人員226萬人次。集成推廣綠色高質高效技術,主推技術49項,優選主導品種115個。
強化防災減災。提早制定抗災奪豐收預案和“蟲口奪糧”保豐收行動、草地貪夜蛾防控等專項方案。針對中西部局地中輕度旱情,組織澆灌379.8萬畝次,落實人工增雨等措施,有效解除了旱情。落實病蟲害防控資金7210萬元,加強草地貪夜蛾聯防布控,全面建立了阻截帶,實現吉遼、吉蒙邊界13個重點縣蟲情測報燈縣級全覆蓋、性誘捕器村級全覆蓋。
加大黑土地保護力度,
切實把藏糧于地落到實處
吉林省位于東北黑土區的核心,26個典型黑土區縣份貢獻了全省80%的糧食產量。今年吉林省下了更大氣力,堅持保護好黑土地,建好大糧倉。
工作機制建立健全。聘請4名院士在內的27名專家學者,組建了黑土地保護專家委員會,強化黑土地保護智力支撐。省農業農村廳新組建了黑土地管理保護處、黑土地質量保護監測中心,成立黑土地保護工作專班,統籌推進工作落實。
政策措施細化完善。出臺全面加強黑土地保護實施意見,制定10個方面38條具體措施,推進人才、資金、項目、政策等向黑土地保護聚集。
“黑土糧倉”科技會戰扎實推進。與中國科學院實施戰略合作,組建6個科技攻關團隊,啟動6項29個課題,建設了3個萬畝核心示范基地和30個輻射示范點,組織開展新技術新模式試驗種植1750畝。
保護性耕作大幅增加。認真總結推廣“梨樹模式”,落實補貼資金11.2億元,實施面積擴大到2875萬畝,同比增長55.2%,居東北四省區第一位。整體推進縣由上年8個擴大到15個,高標準示范應用基地由30個增加到60個。
試點示范力度加大。示范推廣秸稈覆蓋還田、秸稈深翻還田、鹽堿地治理等十大模式,啟動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和建設項目230萬畝,今年一年就達到過去五年試點總面積的82%。
高標準農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