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五駕馬車”增動力 集體增效民受益——安徽天長市銅城鎮龍崗社區集體經濟強村建設調查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黃宗玉 字號:【

  龍崗社區地處蘇皖交界處,東與高郵湖相依。這里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出過戴門一狀元、韋門雙探花和陳門四進士,也是抗大八、九分校所在地,素有“千秋古鎮”“狀元故里”“革命老區”“芡實之鄉”的美譽。社區下轄12個村民組、1個街道,人口2686人、耕地4082畝、水面400畝,區域面積5.13平方公里。龍崗社區被命名為“全國一村一品專業示范村(芡實)”“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古村落”“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等。

  龍崗毗鄰高郵湖,除傳統農作物水稻、小麥外,芡實種植加工也有上百年的歷史,現全社區合計有80戶農家從事芡實的種植、加工和銷售,在周邊省市承包水面種植芡實逾10萬畝,年銷售額近8億元。依托芡實這一特色產業,龍崗社區“兩委”在集體經濟強村建設上大做“芡實文章”,2018年社區集體經濟突破百萬大關,2019年達到了111.5萬元。

  社區集體經濟發展的“五駕馬車”

  股權改革“打地基”。自2015年10月以來,龍崗社區“兩委”開始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工作,通過把握清產核資、成員身份界定、股權配置和籌建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等重點環節,共清理核實了集體經營性凈資產14.675萬元、水面等資源157畝。綜合考慮戶口、土地、政策和貢獻等因素,界定集體成員戶474戶、成員1923人,并將經營性凈資產全部折股量化到集體成員,股權實行“生不增、死不減,進不增、出不減”的靜態管理。2016年5月6日,龍崗社區正式成立“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進行政經分離,分設居委會與合作社賬務,基本完成股份權能改革工作。通過改革,明晰了資產、明確了成員、固化了股權,黨群和干群關系得以改善,為進一步提升社區綜合治理能力、進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基礎保障。

  土地確權“定民心”。社區在開展股份權能改革的同時,同步推開了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工作。從2015年4月到2016年6月,社區對所有已發包到戶的農村土地進行確權登記頒證,全社區共確權地塊2458塊、確權面積4089.3畝、發放經營權證書417本。通過確權頒證,讓廣大農民吃上了“定心丸”,這顆“定心丸”一是有利于農民放心地投入改造,二是有利于農民放心地流轉,從事其他副業增收。這樣既保障了農民的財產性收入,更促進了農業經營主體的多元化發展,為龍崗社區芡實產業騰飛提供了集中流轉土地的制度保障。

  三變改革“造臺階”。2017年,社區被滁州市確定為“三變”改革試點村,為了挖掘社區的資源,做好“三變”文章,社區緊抓特色產業——芡實,做出了有益探索并取得突破性進展。第一步,鎮政府將先后投入865萬元的芡實大市場移交社區管理,將其轉化成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的資產,并入股到國家級示范合作社——天長市龍崗芡實專業合作社,此舉讓社區年收益35萬元;第二步,2016年8月社區將市財政投入的60萬元資金入股到“天長市三湖芡實經濟專業合作社”,保底年收益5萬元;第三步,2017年,社區利用上級財政扶持集體經濟發展的專項資金100萬元、社區自有資金86萬元以及銅城鎮政府配套資金86萬元,在銅城鎮工業園區購置面積2352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1棟,年租金收益可達17.28萬元。

  股份合作“辟蹊徑”。土地是農村的基本資源要素。打好“土地牌”對于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的村尤為重要。2018年滁州市將龍崗社區確定為“農村土地股份合作試點村”。經過謀劃,社區決定圍繞本地特色產業,以龍崗社區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牽頭,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社區股份合作社以集體土地和投入資金入股,采取“保底收益+二次分紅”的收益分配方式。一期共有4個村民組143戶農民通過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成為股東。股份經濟合作社利用入股的土地,經過統一規劃打造了一個“千畝芡實示范種植基地”,有力推動了芡實產業園的建設。通過土地股份合作,2019年社區年增收10.27萬元。

  社區治理“融多元”。天長市是全國第一批社區治理改革試驗區,龍崗社區積極融入成為改革先行試點村。圍繞農村社區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社區集體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等,將“7+X”協商委員會機制(“7”指協商委員會的主體成員,“X”指協商委員會議題相關利益方成員或代表)引入社區治理,開展社區事務協商共治,為解決社區難題提供新的思路。芡實大市場入股經營、開展土地股份合作、構建標準化廠房等集體經濟發展項目都是協商共治的結果。通過協商共治,改變了過去“幾個社區干部說了算”的工作模式,使社區的工作煥然一新。

  主要成效

  集體經濟快速發展。全方位的改革,使社區的治理體系得到完善,基層組織建設得以加強,各項工作融為一體,社區集體經濟經營性收益也實現了連年遞增:2015年集體經營性收益只有12.3萬元、2016年達24.9萬元、2017年達到了54.3萬元,2018年實現102萬元,2019年增加到111.5萬元,預計2020年將超過120萬元。

  集體實力不斷壯大。在集體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改革也讓社區干部群眾的思想得到了升華,他們不局限于眼前的現狀,按《章程》將集體收益分光用光,而是把更多的收益用于發展集體經濟,使社區集體經濟實力不斷壯大,集體經營性資產由2015年改革初的14.7萬元增加到2019年的1132.6萬元。2020年社區又投資220萬元在鎮工業園區新建2000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一棟,預計年底投入運營后,社區集體經濟年收益將再上新臺階。

  農民收入持續增加。集體經濟收益增加,社區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的成員也成為深化農村改革后第一批“吃螃蟹”的人,2016年、2018年、2019年實現了三次分紅。改革使社區農民群眾真真切切地得到了好處,現在社區農民土地流轉有租金、外出打工掙薪金、土地入股分股金、集體股份發紅利,收入顯著增加。2019年社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24150元,2020年預計達2.7萬元,遠遠超出全市平均水平。

  資產管理日趨規范。改革中,社區通過加強組織和紀律建設,筑牢不敢腐的制度 “籠子”,將“微權力”置于陽光下,所有資源資產對外發包、租賃全部進入市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居民對社區工作充分認可,干部成了群眾奔小康致富的領路人、鄉村文明和諧的推進者,農村政治“微生態”得到改善。

  經驗啟示

  龍崗社區集體經濟強村建設的成功實踐,有三點經驗值得總結:

  第一,發揮區位優勢,爭取政策支持。龍崗善于利用天然水鄉的優勢,將芡實種植一步步打造成特色產業,同時努力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支持,逐漸做大做強芡實產業經濟。

  第二,拒絕固步自封,積極探索增收新路徑。目前相當一部分村集體既沒有經營性資產,也沒有未發包到戶的集體資源,集體經濟增收陷入困局。龍崗社區的土地股份合作為這些村探索出了新的增收途徑。重視做好“土地”文章,努力彌補集體經濟短板,注重加強村與村、組織與組織之間的先進經驗交流,“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不斷進步。

  第三,進行系統的、全面的改革。龍崗社區以股權改革為契機,以產業為平臺,深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集體經濟,通過“股權改革+三權分置+三變改革+土地股份合作+社區治理”同步發力,使社區集體經濟收益和居民收入“雙增長”,實現了“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農民幸福感增強”的改革目標。

  龍崗社區通過一體化改革與強村建設,實現了初次的蛻變,破繭重生,現階段在經濟文化上取得了一定的發展。龍崗社區將繼續依托紅色基因,打好芡實這一特色農產品品牌,利用每年一屆的“天長市千秋剝菓節”,高起點的建設“龍崗芡實小鎮”,全面深化改革,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潮中實現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的全面振興。

  (作者單位:安徽省天長市銅城鎮農經站)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