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安徽 實施“兩強一促”行動 推動玉米水稻生產
時間:2022-04-27 10:58:22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 字號:【

  安徽省深入實施“科技強農、機械強農、促進農民增收”行動,在今年小麥面積增加的基礎上,力爭實現水稻種植3780萬畝、比上年增加11.8萬畝,玉米1850萬畝、與上年持平。

  堅持黨政同責抓落實。一是頂格推動。省委主要負責同志多次深入一線督導,先后36次對全省糧食生產作出批示。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多次反復強調糧食生產工作,推動任務落實。省委常委會會議、省政府常務會議多次專題研究糧食生產,定期調度。二是政策支持。省級糧食生產發展專項資金由8000萬元增至1億元,整合資金10億元支持優質專用糧食生產。省財政新增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3.1億元,實現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玉米種植收入保險59個產糧大縣全覆蓋。三是考核激勵。全面實施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考核,制定省委常委會委員和省政府領導班子成員糧食安全工作責任清單,壓實各級黨委政府重糧抓糧工作責任。

  堅持科技引領保面積。一是強化科學布局。全省計劃沿江以南落實早稻257萬畝、增0.7萬畝,雙季晚稻267萬畝、增0.2萬畝;江淮及沿江江南單季稻3256萬畝、增10.9萬畝,再生稻150萬畝、增30萬畝。皖北和江淮之間籽粒玉米1670萬畝、青貯和鮮食玉米180萬畝。二是加強旱稻研發推廣。開展旱稻旱種科技攻關,選育推廣“綠旱639”等高產優質旱稻新品種8個,計劃旱稻由140萬畝增加到200萬畝以上。三是加大科技服務。實施糧食生產保豐收廳級干部包保服務和“科技特派員+”行動,成立水稻、玉米、大豆全產業鏈科技小分隊,組織1.3萬余名農技人員進村入戶,宣講政策、培訓技術。

  堅持綠色低碳提品質。一是篩選綠色優質品種。強化增產和綠色雙重導向,篩選推廣一批資源節約、優質多抗、高產低耗、宜機廣適的水稻、玉米新品種,定向發展一批優質食味好的粳稻、專用糯稻、甜糯玉米、水果玉米等的特色品種。二是推廣降耗生態技術。組織推廣水稻標準化工廠育秧、無人機全程輕簡化生產、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等配套技術,2022年新建水稻育秧中心120個、糧食烘干中心100個,力爭水稻機械化栽植率達47%、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83%以上。三是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定向推廣水稻綠色高效模式2800萬畝以上,稻漁綜合種養610萬畝,化肥、農藥利用率均達到41.5%。

  堅持產業融合增效益。一是建基地。推進農業標準地和“按圖索糧”模式,計劃發展優質專用水稻2966萬畝、占播種面積78.5%,創建優質水稻種植整建制縣5個、鄉鎮113個,5000畝單品種連片種植基地341個。二是創品牌。培育壯大“蕪湖大米”“含山大米”“皖玉”等一批地標產品品牌,大力發展主食產業化,打造“徽派食品”區域公共品牌。三是強集群。深入實施水稻、玉米千億級綠色食品全產業鏈建設行動。打造江淮優質粳稻、沿江優質秈稻、皖南皖西高山特色稻米和皖北淀粉及食品材料深加工、江淮生物飼料深加工、皖南鮮食玉米加工等產業集群、爭創國家級沿淮優質糯稻產業集群。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供稿)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