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興,是革命紅船起航地,也是統籌城鄉發展先行地。2004年3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就統籌城鄉發展,專程到嘉興進行了為期4天的蹲點調研,指出“嘉興完全有條件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統籌城鄉發展的典范”。承載著總書記的厚望,18年來,嘉興積極探索因地制宜的統籌城鄉發展路徑,一以貫之不停步、創新奮斗謀突破,走出了一條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雙輪驅動、生產生活生態相互融合、改革發展成果城鄉共享,具有嘉興特色的統籌城鄉發展之路。2020年,嘉興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01元,居全國首位;城鄉居民收入比1.61:1,全省最低。在“2020中國城鄉統籌百佳縣市”榜單中,嘉興五縣兩區全部位居前40位。
始終堅持走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路子。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路子對了,就要堅持走下去,久久為功,不要反復、不要折騰。”18年前,習近平同志在嘉興蹲點調研,主持召開全省統籌城鄉發展座談會,提出了一整套統籌城鄉發展的理念和思路,并要求嘉興“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統籌城鄉發展的典范”。之后,又多次到嘉興農村調研考察,給予嘉興三農工作高度厚愛和親切關懷,為嘉興改革發展定向導航。18年來,嘉興牢記囑托,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圍繞率先“走出一條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路子”進行了持續探索與實踐,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統籌城鄉發展不斷開創新局面,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城鄉發展最為協調的地級市。
始終堅持黨的領導與農民主體相統一。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統籌城鄉發展,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充分發揮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主心骨作用,選優配強農村黨組織帶頭人,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引領力、服務力、戰斗力。農民是統籌城鄉發展的建設者、受益者、評判者。嘉興堅持一切為了人民,創新開展“網格連心、組團服務”,精準辦好民生實事,不斷提升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堅持一切依靠人民,首創“三治融合”模式,完善基層治理,激發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統籌城鄉發展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動局面。
始終堅持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雙輪驅動。城鄉一體化不是城鄉一樣化,城與鄉必須統籌兼顧,整體推進。要在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城市資源要素向農村延伸,城市文明向農村傳播的同時,盤活農村存量資源,促進有限資源集約節約、要素高效利用,使城鎮成為鄉村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和“動力源”,鄉村成為城鎮的“后花園”和“蓄電池”。嘉興統籌城鄉功能和基礎設施建設,對人口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等實行統籌管理,推進城鄉空間規劃“一張圖”、人口和生產力布局“一盤棋”,實現交通網絡、供電、供水、供網城鄉一體,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優質。
始終堅持以改革創新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推進統籌城鄉發展,難點是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突破要靠改革。嘉興突出關鍵環節、注重系統集成,牢牢抓住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這條主線,實施了以優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為核心,包括就業、社會保障、戶籍制度、新居民服務、涉農管理、村鎮建設、金融體系、公共服務、規劃統籌等十方面的改革,通過“一改帶九改”“九改促一改”,整體聯動推進,在激活“地”的潛力同時加快釋放“人”的活力,逐步消除影響城鄉發展的體制性和政策性障礙。
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也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鮮明底色。嘉興牢記“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突出本土化、特質化與國際化、全球化的深度融合,堅持“紅船魂、國際范、運河情、江南韻”,統籌推進美麗城鎮、美麗鄉村、美麗田園、美麗河湖建設,打造“可閱讀”“有記憶”“能漫步”的現代鄉村,著力譜寫生活和美、近悅遠來的新時代美麗鄉村新圖景。嘉興牢記“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創新探索江南水鄉版的“兩山”轉換通道,讓生態產業“強起來”、生態經濟“火起來”,帶動農村群眾“富起來”。
奮斗百年路,奮進新征程。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嘉興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圍繞“奏響新時代的田園牧歌,復興升級版的農耕文明,打造世界級的詩畫江南,建設共同富裕典范城市”,一以貫之推進統籌城鄉發展,不斷縮小城鄉發展差距、提升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努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浙江省嘉興市鄉村振興辦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