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做實“五篇文章” 打造宅基地改革“寧遠樣本”
時間:2022-02-17 09:38:08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湖南省寧遠縣人民政府縣長?毛政 字號:【

  湖南省寧遠縣自2020年被列為全國新一輪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縣以來,以探索宅基地“三權分置”為切入點,積極實施“135”工作思路,“1”即堅持黨建引領,“3”即夯實“三個基本”(摸清基本情況、定好基本制度、抓實基本實效),“5”即做到“五個全面”(全面宣傳發動、全面完善基礎工作、全面處理遺留問題、全面規范管理、全面提升改革成效),穩慎推進改革試點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制定的《農村宅基地批準書》在全省推介使用,探索形成的閑置宅基地綜合利用“六種類型”在全省推廣,特別是引進人才租賃閑置農房創辦大元社藝術服務中心、服務山區留守兒童的典型案例在中央電視臺專題推介。

  做實黨建引領文章,確保高位推動

  注重發揮黨組織的核心引領作用,推動改革試點落地生根。一是堅持三級書記抓。堅持三級書記牽頭抓,層層壓實責任,著力構建“縣主導、鄉鎮主責、村主體”的改革試點工作責任體系。組建縣委書記牽頭抓總的工作專班,明確縣政府一名二級調研員專抓,從相關成員單位抽調13名業務骨干負責日常工作。各試點鄉鎮、村也成立由書記掛帥的工作專班,形成了上下聯動的強大合力。二是堅持以點帶面。在9個不同類型的村開展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縣級試點,由縣級領導牽頭辦點,在各鄉鎮(街道)分別選擇1個村開展鄉鎮本級試點,由鄉鎮班子成員牽頭辦點,以點帶面實現整縣推進。三是堅持充分保障。注重建強具體承擔改革試點任務的縣鄉農經隊伍,一次性為縣農經站增加人員編制15名,為鄉鎮共配備82名鄉鎮農經工作人員,充分保障“有人管事”。同時,縣財政對改革試點工作實行打足預算、優先撥付,近兩年先后安排專項工作經費600萬元,并要求各鄉鎮(街道)對宅改工作經費實報實銷,全力保障“有錢辦事”。

  做實基礎夯實文章,確保穩慎推進

  注重做實做細基礎性工作,砌牢改革試點行穩致遠的根基。一是四層會審建制度。扎實開展四個層面的會審,由法制辦組織律師、專業技術人員會審,縣農業農村局會同住建、自然資源等相關業務部門會審,召集宅基地管理與改革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會審,報請農業農村部農研中心會審。在此基礎上制定出臺等8個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指導性文件,為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二是科學編制定規劃。堅持規劃先行,加快編制“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采取召開村民代表會、入戶走訪、座談會等方式,綜合各層面意見,確保村莊規劃務實管用、展現人文特色。目前,全縣已完成406個行政村規劃編制招標,按時間節點完成111個行政村規劃編制,2023年底全面完成所有行政村的規劃編制,逐步實現對農村宅基地的有序管控。三是穩妥處置解難題。深入農村開展遺留問題調查,重點查清未批先建、少批多建、建新不拆舊、亂占耕地建房等問題,制定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明確分類處置的措施、程序和時間節點。目前,全縣以鄉鎮、村為單位全部建立宅基地歷史遺留問題處置臺賬,依法穩妥化解遺留問題7435宗。

  做實規范管理文章,確保標本兼治

  注重正本清源強管理,實現農村宅基地全程管控無縫隙。一是優化審批控源頭。全面推行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九步工作法”,逐一明確每個環節的辦理時限、辦理單位和辦理政策依據。在全省率先培訓使用制圖軟件制作宅基地坐落平面位置圖和建房規劃紅線圖,有效提升農村建房審批的精細化水平。2021年以來,全縣共審批農村宅基地1627宗,做到應批盡批、應發盡發。二是嚴格監管防違建。全面落實動態巡查制度,積極推行利用無人機、視頻監控等進行動態監管,堅決遏制新增宅基地違法行為。建立集建房審批、巡察、執法于一體的管理機制,整合執法力量,近兩年,共開展亂占耕地建房整治聯合執法行動17次,依法處理違規用地187宗件,強制拆除違法建筑33處、5900多平方米,實現了農村違法用地建房“早制止、零增長”的目標。三是強化督查壓責任。嚴格執行“一月一例會、一月一督查”的工作制度,深入鄉鎮、村開展專項督查,對改革試點工作滯后的單位和責任人進行通報批評、組織約談、掛牌督辦處理,連續兩次以上的責令在縣電視臺公開整改承諾。

  做實資源盤活文章,確保綜合利用

  注重分類施策盤活農村閑置宅基地資源,拓寬閑置宅基地高效利用的現實路徑。一是保障需求型。在保障農民基本居住權的前提下,鼓勵村集體積極穩妥開展閑置宅基地整治,整治出來的土地優先用于滿足農民新增宅基地需求。全縣共整治殘破房、空心房3070座541.4畝,優先安排1100戶農戶落實基本居住權。二是復墾復綠型。對建新拆舊或集中拆除騰退出來的宅基地,符合復墾條件的,優先運用增減掛鉤政策復墾為耕地,對不具備復墾價值的實施復綠。目前,全縣共實施復墾23.4畝,復綠258.6畝,大力推廣煙稻輪作和生態林開發,有效促進了生態保護和產業發展。三是公益利用型。引導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有償收回閑置宅基地,整合周邊閑置地集約利用,興建公用停車場、休閑廣場、公園等公益設施。全縣共整合利用閑置宅基地265.8畝興建公益設施,讓群眾享受到宅改帶來的獲得感。四是股份合作型。引導閑置宅基地使用權人或集體經濟組織以宅基地入股,吸引資金、技術、人才向農村流動,合股開發休閑觀光農莊、田園綜合體、民宿等新產業新業態。全縣農村已安排1652畝閑置宅基地入股,內聯外引580萬元社會資本合作開發休閑觀光農莊28個、田園綜合體12個、高端民宿22處,大幅提升了農村的人氣財氣。五是保護開發型。對承載厚重歷史元素的宅基地資源,實行保護優先、原址開發、修舊如舊,傳承歷史文化、紅色基因,留住鄉愁記憶。全縣開發14處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打造精品景點16處,籌資開發村史館、農耕文化展示館36處。六是流轉租賃型。引導社會資本租賃閑置農房開發民宿餐飲、休閑度假等新業態,讓沉睡資金“活”起來。全縣共流轉閑置宅基地1490座近227.8畝,發放宅基地流轉使用權證868本,撬動資金6790萬元流向閑置宅基地開發,通過盤活利用增加集體收入3409萬元,增加農民收入442萬元。

  做實統籌融合文章,確保效能提升

  注重統籌改革試點與重點工作融合發展,充分釋放改革紅利。一是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創建。堅持把全縣54個鄉村振興示范村納入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村,實行改革試點與鄉村振興示范創建同部署、同督查、同考核,實現改革試點與鄉鎮振興示范創建聯動共贏。2021年以來,先后指導54個示范村穩慎解決“一戶多宅”、超面積建房、批少建多等歷史遺留問題196宗件,吸引了600余名返鄉優秀人才回村創辦精品民宿、農家樂、文化藝術服務、旅游開發等新業態、新產業,為鄉村振興注入“發展動能”。二是融合人居環境整治。以“共識、共建、共享”理念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極實施空心房整治、建新拆舊、秀美村莊創建等活動,對拆除騰退的宅基地進行整理開發,建設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村級小游園、村莊綠地。全縣共拆除旱廁、空心房1.8萬座140萬平方米,建成村莊綠地、小游園和鄉鎮公園345處,促使人居環境持續綠化、美化、序化。三是融合金融創新賦能。堅持把宅基地制度改革與金融助力鄉村振興工作一體推進,協調金融機構創新服務三農產品,探索完善宅基地使用權抵押貸款機制,成功舉辦永州市農村宅基地使用權“首證首貸”發放儀式,深入村組農戶開展授信咨詢、資產評估等現場服務,幫助解決抵押擔保和融資難題。目前,建設銀行寧遠支行、農業銀行寧遠支行等金融機構先后創新推出了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抵押貸款等涉農信貸產品28項,為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授信和發放貸款2.8億元。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