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大家議,群眾選話題。一議一主題,發言有秩序。同心想對策,齊謀好主意。曬出成績單,村民都受益……”時下在山西省臨汾市安澤縣,這句話已成為全縣百姓家喻戶曉的順口溜。
作為山西省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10個試點縣之一的安澤縣,積極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從2021年年初在全縣范圍內全面搭建“說事議事”平臺,讓群眾參與到環境衛生、公益事業、產業發展、公共設施等的決策中來,“議”重點大事、熱點難事、民生小事,“議”與他們息息相關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激活基層社會治理“神經末梢”,推動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探索出一條民事民議、民事民管、民事民辦的鄉村治理新模式。
洪驛村的投石問路
2021年7月15日,安澤縣67個行政村、4個社區迎來了第十二次說事議事開放日。每個村莊、社區在村委會、便民服務中心,亦或村社方便群眾集聚的寬敞地,一如既往、不約而同地召開了“說事議事會”。
從安澤縣說事議事視頻監控平臺上,可以實時掌握每個村社的說事議事進展情況。議題內容,從如何解決旱季自來水水量不足問題、怎樣規范養羊戶養殖行為,到如何通過研學基地增加村民收入、做好汛期防汛工作,再到如何進一步提升社區服務水平、不動產登記政策宣傳、防范非法集資宣講等,涵蓋了村民生活的家長里短、方方面面。
安澤縣“說事議事”的雛形起源于和川鎮洪驛村。2020年4月底,該縣36名整建制選派到軟弱渙散“問題村”任職的同志在任前談話時,均接到縣委布置的這樣一個課題:創新方法,及時化解矛盾糾紛,把困難和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在實踐中探索鄉村治理長效機制。
作為水庫修建移民村,洪驛村按政策可享受國家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項目,考慮到這關系到村里上報“十四五”規劃未來五年的發展,也事關每個洪驛人的切身利益,村黨支部決定召開群眾議事會,積極引導群眾合理有序表達訴求、群策群力、共同商議。
彼時正值8月中旬,夏秋之交,村民的熱情超出意料,當天村兩委大院的說事議事會一下子來了40多人,有黨員、村民代表,還有普通村民。會上,大家暢所欲言,不僅表達了自己的想法,還對一些可行性不高的計劃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隨之,田間路怎么修葺、老化自來水管網如何改造、環境衛生怎樣維護、星級模范戶如何評定……“在這些事關切身利益的決策中,洪驛村民有了發言權,他們從村集體事務決策的旁觀者變為參與者,進而成為自覺的執行者。”時任洪驛村黨支部書記王偉回憶。
對此,洪驛村村民梁秀萍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平常大家有事商量著來,事情解決了,心里敞亮了,自然吵架的少了,告狀的沒了。”
洪驛村的“說事議事”引起市、縣高度重視,幾次現場會在這里召開。為進一步探索這一有效做法,安澤縣委先后召開縣委常委會、縣委常委(擴大)會、鄉村治理動員會、說事議事現場推進會、指導組會議等15次,試點基礎上,典型經驗全縣推廣。
2021年1月21日,安澤縣委印發《關于全面推行“說事議事廳”實施方案》,全縣67個行政村、4個社區每月15日、30日開展一月兩議的“說事議事”以制度形式確定下來。同時,也明確了“說、議、辦、評、曬”每個環節的具體要求和“說事議事”原則、范圍、辦理評價等10個方面的內容。
自開展群眾“說事議事”以來,諸多社會難題迎刃而解。“說事議事”促使廣大村民攥成拳頭齊心辦事,是一把破解社會難題的金鑰匙。
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
唐城鎮梨八溝村,35戶村民下田作業和上山采藥一條長千米、寬2米的田間路,被路邊一些農戶占用,致使三輪車無法通行,就連行人路過都得從莊稼地里穿行。在“說事議事”會上,大家紛紛批評侵占道路的農戶,只用了兩天時間,扯皮幾年“蠶食”道路的問題得以解決。
同樣是梨八溝村,村民劉某在自家院外占用集體用地建個人車庫,引起群眾不滿。“說事議事”會上,村民們嚴厲批評了劉某損公肥私的行為,劉某不得不按廣大村民的要求將車庫拆除。
馬壁鎮王河村,前些年“臟、亂、差”全縣出名,街上垃圾遍地,召開村民會議,多數人常常不到。自舉辦“說事議事”活動以來,村里開會以及一些集體活動,大家都踴躍參加。77歲的老黨員、原村黨支部副書記陳來狗說:“‘說事議事’活動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大課堂,既解決了當前矛盾,又利于辦好未來大事。”
這項關乎全縣農民權益和社會穩定及發展的大事,在實踐中逐漸形成行之有效的八項原則:支部引領是原則、群眾參與是必須、議題確定是關鍵、走訪調研是前提、會前小議是基礎、部門聯動是保障、建章立制是目標、四大班子督戰是常態。
同時,也漸趨形成村說事議事小組收集議題、村黨支部審核、鄉鎮黨委把關、縣級中心審定,再到四大班子27個領導分別包聯2~3個村全程督辦的閉環管理機制。
“每次的議題,村說事議事小組通過群眾反映、入戶走訪、上級反饋等多種方式收集,不在村里的我們通過打電話、發微信等方式進行溝通和商榷,保證能聽到每位群眾的心聲,并對收集到的議題進行反復研究。這樣,既確保了議題選得實、定得準,又暢通了問計于民的渠道。”冀氏鎮黨委書記李建華介紹。
如何保證每個議題都能得到圓滿解決?“說事議事小組能現場解決和答復的事項,則現場辦理;現場不能解決的,轉交村‘兩委’協調解決;村‘兩委’解決不了的,上報鄉鎮聯動中心聯動辦理;鄉鎮無法辦理的,再上報縣鄉村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縣直相關職能部門共同解決;各村還有縣級領導包聯跟蹤、指導、督辦,確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安澤縣委政法委副書記曹旭東說。
安澤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建說:“我們把‘說事議事’作為鄉村治理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強化源頭治理,暢通訴求渠道,開展民主協商,探索執政為民的新方式,真正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實現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
星級積分喚起主體意識
2020年大年初三,良馬鎮郭莊村一郭姓村民與86歲老母親發生口角,將老母親攆出家門,老人不得不去往百里之外的小女兒家。
2021年春天,該村沒把郭某評上孝老愛親星,他感到臉上無光,找了評星小組,又到鎮上告狀。在“說事議事”會上,眾人批評了他的過錯,同時要求必須把老母親接回,有了孝敬的表現再考慮評星掛星。不久,他把老母親接回,日常照料也有了改進。這得益于“說事議事”背后的激勵措施——星級積分管理辦法。
2021年1月21日,安澤縣委印發《關于在鄉村治理中推行星級積分管理的實施辦法》,通過評星與積分管理相結合的方式,將鄉村治理中涉及每戶村民的諸多事務量化考核,建立起合理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
同時,縣財政預算201萬元,按每村3萬元標準,作為67個行政村的星級積分基金。每個村社以每戶60分星級積分為基礎,超出60分的,憑星級積分卡可在本村積分兌換點、村授權店、安澤優品超市兌換相應物品。掛星多、單星積分高的農戶還被優先推薦各類先進典型,載入本村村史榮譽榜,邀請列席村“兩委”會、村民代表大會及優先享受其他優惠政策。
《實施辦法》規定,星級積分管理包括9顆個人星和1顆和諧集體星。9顆個人星分別為自治星(鄰里守望星、美麗庭院星、勤勞創業星)、法治星(遵紀守法星、誠實守信星、綠色生態星)、德治星(孝老愛親星、文明新風星、善行義舉星)。并且,每顆星均制定了基本要求、限制行為和詳細的加分項和扣分項。評星的步驟也分為自我申請“認星”、村管理中心“評星”、集體研究“定星”、公開公示“亮星”、集中組織“掛星”五個公正、透明的環節。這樣,星級積分和推進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有機結合起來。
安澤縣野生植物連翹資源占全國的1/4,有150余萬畝。為了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合理保護有序發展,唐城鎮亢驛村、馬壁鎮石槽村、冀氏鎮蘭村等都召開“說事議事”會,制定星級積分管理激勵、約束制度,出臺科學采摘葉子的資源保護辦法,限制個人隨意采摘行為,把野生連翹辦成了互惠互利、互相促進、有序開發的新型產業。
由此,安澤縣讓百姓創星有方向、掛星有依據、積分有活力,各村群眾遵紀守法、關心集體、助人為樂的“向善向上”行為蔚然成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的觀念愈來愈濃,鄉村治理的生機活力明顯增強。
說出發展、說出承諾、說出穩定
“‘說事議事’確保群眾的訴求有地方說、說了有人聽、聽了有人辦、辦了有回音,真正說出了發展、說出了承諾、說出了穩定,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應有的引領和為民服務作用,使鄉村治理趨于系統化、具體化、深入化,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積蓄了不竭動力。”山西農業大學教授王文昌說。
和川鎮沁河莊村是安澤縣紅色研學旅游地之一。“說事議事”會上,70余位村民對“發展紅色研學旅游服務產業”展開熱烈討論,圍繞怎樣提供服務、具體標準、收入分配等進行發言。截至目前,參與旅游產業的村民戶均增收超2000元。
通過“說事議事”,該縣各村都商討建立了環境衛生長效機制。針對非法集資、電信詐騙高發態勢,公安民警以案釋法、現場答疑,增強了群眾防騙意識和防范能力。
“說事議事”還對改變紅白事隨禮舊俗和鋪張浪費之風起到了除舊布新作用。府城鎮神南村的“說事議事”會上,大家就紅白事、生日慶典是否需要隨禮,以及隨禮標準、煙酒檔次,操辦人數和哪些事可辦、哪些事不能辦出謀獻策,最終形成了《神南村紅白理事會制度》。類似新風,已在全縣6個鄉鎮許多村莊陸續出現。
神南村66歲村民黃根柱說:“群眾‘說事議事’、參政決策定盤子,就是讓老百姓當家做主,讓人們心服口服,扯皮的事少了,村里變得和諧了。”
截至2021年11月,安澤縣共開放說事議事廳71個、說事議事點28個,協商政策宣傳類、矛盾糾紛類、安全隱患類、產業發展類等各類議題1251個。
安澤縣推行的“說事議事”,開創了鄉村治理和農村深化改革新局面。這種“一塊分析、集體決策、共同解決”的形式,已遠遠超出具體的“事”本身,更是“議”出了民主管理、產業發展、鄉村振興,“議”出了集體榮譽感和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喚醒了農民全面發展、農村全面進步主體意識,燃起鄉村振興激情。
“‘說事議事’急群眾所急、辦群眾所需,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群眾的‘問題清單’轉變為黨委、政府的‘行動清單’,形成了黨群同頻共振、互促共進的說事、干事、成事氛圍,已成為全縣解決社會難題的金鑰匙、群眾自我教育的好陣地、執政為民的好平臺、問計于民的好渠道、脫貧攻堅成果鞏固的好抓手。”安澤縣委書記廉海平說。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