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江蘇省興化市遵循“財政資金帶動、金融手段聯動、社會資本推動”的總體思路,形成財政資金示范引領、金融資本有效助力、社會資本積極投入的農業農村投資良好發展格局。
財政投入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立足農業資源條件,興化擴大財政資金對農田基礎設施、產業集聚園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投入,加快補上三農領域發展短板,筑牢農業產業基礎。
加強農田建設。五年來共投入各級財政資金16.71億元,其中,興化市級財政投入5.61億元,累計建成137.89萬畝高標準農田,占全市耕地總面積的73.3%。
打造載體平臺。為策應“健康中國”戰略,做大做強調味品產業,在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的指導支持下,興化市委市政府傾力打造“中國唯一、世界第一”國際調味品產業集聚區,加快推動傳統米面制品、食用油加工產業向速食食品、休閑食品、保健食品、調味品等健康食品產業轉型,打造地標性食品產業,實現產業集群化發展。調味品產業集聚區規劃總面積8平方公里,總投資200億元,配套建設100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20萬平方米的批發市場、倉儲冷鏈物流基地以及占地300多畝的集商貿會展、餐飲美食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區。2019年,啟動中華食谷A區項目,項目計劃總投資6億元,占地面積112.5畝,建筑面積12.7萬平方米,共建設標準廠房10棟。目前,10棟廠房已全部被東錦集團、拉面說、何勇集團等7家企業承租。今年,啟動總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的中華食谷B區、12棟現代化工業標準廠房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10億元,計劃明年8月份竣工交付。
發展村級經濟。“十三五”期間,興化共整合省、市、縣、鄉、村五級涉農資金2.6億元,先后培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155個、覆蓋262個村,實現了經濟薄弱村項目全覆蓋。2022年,將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專項資金從2000萬元提高到4000萬元,撬動鎮村資金投入近1億元,用于扶持村級集體開展資源整合利用、推進土地連片流轉、提供服務、物業管理、混合經營、產業發展等方式發展各類村級集體經濟增收項目。
金融杠桿引來農業投資活水
充分發揮金融在鄉村振興的撬動作用,促進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為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創新投資模式,打造農業農村投資“金杠桿”。興化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支持企業發展、產業升級、鄉村振興多元化投入機制和市場化運作的有效舉措。2021年設立疌泉(興化)鄉村振興基金,資金規模3億元。作為泰州地區首家子基金和興化市第一支市場化運作的政府投資基金,基金優先投資本市境內具有全國或區域優勢的鄉村產業,引導龍頭企業推動以產業發展為基礎的鄉村振興,夯實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提升優勢產業在區域或全國的整體競爭優勢。2021年10月,疌泉(興化)產業投資基金“第一單”1000萬元田園主義項目投資正式啟動。截至目前,已完成四個項目的立項投資,投資領域涵蓋調味品業、畜禽水產養殖業、食品加工業等興化傳統優勢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5000萬元。
強化政策引導,搭建農業農村投資“連心橋”。針對基層部分鎮村“資金源”匱乏、投資“造血”功能不足問題,2021年底,興化市推出“興村易貸”產品,指導各鎮街創辦美麗鄉村建設有限公司,單筆投放額度最高可達1000萬元,且第一年免息,以金融“活水”澆灌村級集體經濟。加強政府性融資擔保,構建“政銀擔”聯動模式。從2017年起,市財政每年安排農業信貸風險補償基金500萬元,累計達3000萬元。健全涉農擔保體系,成立泰州首家、全省第二家縣級農業擔保公司,出臺《興化市地方農業融資擔保費補助實施辦法》,截至目前,市農擔公司在保余額7.72億元、1266戶,累計擔保金額16.75億元、2420戶,為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匯聚金融“活水”,打通農業農村投資“快速道”。建成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485個,實現全市463個行政村全覆蓋,徹底打通基層金融服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最后一百米”;建立糧食生產鏈和河蟹、淡水魚養殖等鄉村振興特色支行,2021年末,特色支行貸款余額15.12億元;先行先試農業供應鏈融資業務,成功投放首筆農業供應鏈貸款100萬元。實施“支農陽光再貸三池計劃”,成立助農貸款風險補償基金,通過建立“資金池”“產品池”和“客戶池”,降低貸款利率,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發展,經驗做法被《金融時報》《新華日報》等媒體刊載,“陽光e貸”累計授信人數13.74萬人,授信金額115.76億元。推進農業農村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體系建設創新試點縣建設,共歸集全市8725戶經營主體注冊、經營、補貼和參保等信息13余萬條,引導法人金融機構加強信息成果運用,創新推出“興農e貸”產品,新增授信1223戶、金額5.54億元,其中用信578戶、金額2.605億元,農業農村投資實現金融活水的“精準滴灌”。
社會資本推助水鄉生態經濟
社會資本是農業農村有效投資的重要主體,興化通過招商引資指引投資方向、通過重大項目建設強化投資服務、通過打造龍頭企業助力實體培大育強,引導社會資本共同推動經濟發展。
加大農產品加工項目招引。堅持“項目為王、質量至上”,用好鏈式招商“項目單”,開展強鏈、補鏈、延鏈精準招商,組織好各類專題招商活動,引進一批產業關聯度高、成長性好、附加值高的農業產業鏈上下游項目,不斷做優存量、做大增量、提升質量,以項目建設推動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提升發展層次。興化經濟開發區中華食谷A區定位復合調味料、功能性食品和預制菜項目,上海東錦集團、拉面說、何勇集團、頂福食品、清哆哆食品、鼎益食品、凱宇食品等企業入駐,近年來五得利面粉二期、安井食品三期、麥肯嘉頓食品二期一大批億元以上項目相繼招引落戶,投資總額達30多億元。2021年安井食品實現開票銷售17.5億元,稅收1.35億元,總部決定搶抓大健康產業發展機遇,利用興化生態底子好、農副產品資源豐富、營商環境優的優勢,新上三期項目,項目計劃總投資5.2億元,占地約88畝,建筑面積84842平方米,主要建設年產10萬噸速凍調制食品生產車間、包含3座共3.5萬噸的自動化立體冷庫的倉儲物流中心和研發中心綜合大樓。
大力推動營商軟環境建設。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高產業配套基礎,興化市制定推動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18項工作舉措,推進“一件事”標準化建設,拓寬“一件事”改革的覆蓋面,實現水、電、氣及弱電等服務“網上辦”“零跑腿”,支持農業農村重大項目早落地早竣工早投產早見效。實行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市領導、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鄉鎮黨委書記、鄉鎮分管負責人掛鉤聯系服務推進機制。截止7月底,興化在建的重大項目51個,計劃總投資47.83億元,今年計劃投資20.01億元,已完成投資13.66億元。全方位加強產業發展配套。為促進入駐企業發展,興化經濟開發區調味品集聚區實施入駐企業免三年租金制度,三年后按市場價收取租賃費用。興化經濟開發區還設立“麗澤基金”項目,專為集聚小區項目提供資金支持,該基金項目初始金額為1億元,總金額為3億元。為了給產業項目提供更多技術支撐,興化市與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合作共建“中國健康食品產業創新基地”,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建立“中國農業大學(興化)健康食品產業研究院”。
持續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圍繞脫水果蔬加工產業、糧食加工產業和健康食品產業,實施農業龍頭企業“雙倍增”計劃,精準落實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鼓勵支持企業增加投資、晉級落戶、開拓市場,持續壯大國家、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梯隊。全市擁有糧食加工、脫水果蔬、健康食品、調味品企業500多家,其中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3家、省級24家、泰州市級81家,年產值近500億元,被評為“中國果蔬脫水加工第一市”,榮獲“全國食品工業強縣”稱號。2021年,興化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20.94億元,位列全國百強縣第42位,躋身縣域“千億俱樂部”,今年,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96.5億元,同比增長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3936元,增長6.6%,農業農村有效投資為興化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打下堅實基礎。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