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剛剛閉幕,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外出考察就聚焦三農問題,在陜西延安農村看果園、問收成,訪民情、探民生,憶過往、謀振興。這充分體現了
習近平總書記深厚的三農情懷,傳遞出黨中央一以貫之的重農思想,發出了新時代新征程重農強農的強烈信號。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外出考察,不管走到哪,都必看三農、必講鄉村振興。他掛念陜北的老鄉們,看看老鄉們脫貧后生活怎么樣,還有什么困難,鄉村振興怎么搞;他心系種糧大戶,在給安徽種糧大戶徐淙祥回信中講到,黨中央出臺一系列支持糧食生產的政策舉措,就是讓種糧農民有錢掙、得實惠,日子越過越好;他勉勵福建壽寧縣下黨鄉的鄉親們發揚滴水穿石的精神,積極建設美麗家園;2018年在廣東考察時,他說,“我一直惦記著貧困地區的鄉親們,鄉親們一天不脫貧,我就一天放不下心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陜北生活和勞動了7年,對農民生產生活的艱苦感同身受,他深情地說,我們這代人有一份情結,一定要把我們的老百姓,特別是我們的農民扶一把。習近平總書記深厚的三農情懷,牽系著對三農問題“時時放不下”的責任感,映照出人民領袖的拳拳愛民之情、為民之心,昭示出我們黨讓鄉親們過好光景的初心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這些堅定而鏗鏘的話語在人民大會堂余音未落,又再次響徹陜北高原。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時間在田間地頭對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現場宣講,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體現了在新時代新征程中,三農工作仍然極端重要,須臾不可放松,務必抓緊抓實的重大要求,充分彰顯了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務農重本,國之大綱”“三農向好,全局主動”“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凸顯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警醒我們,進入新征程,農業農村仍然存在短板弱項,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繼續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全面推動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黨的二十大發出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動員令。在延安考察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而不懈奮斗。這在中華大地上吹響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奮進號角,發出了新時代新征程重農強農的強烈信號。黨的二十大鮮明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這既是三農工作的一個全新目標,也是一項重大任務,這也讓農業現代化的內涵極大豐富起來。當年陜北鄉親曾向知青習近平表達溫飽之后的心愿:“將來干活挑著金扁擔!”在2020年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憶及此事形象地說道,“‘金扁擔’,我把它理解為農業現代化。” 如今在延安農村,農業現代化如“金扁擔”一樣變得具體而生動:老鄉們告訴總書記,他們通過筑水壩、搞滴灌和精細化管理,有效解決了用水和灌溉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稱贊說,這就是農業現代化,你們找到了合適的產業發展方向。“從陜北的變化可以看到中國的變化。”同樣,我們從陜北農業的變化可以看到中國農業的變化、農村的變遷,也可以看到未來農業現代化的躍升、農業強國的愿景、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藍圖。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延安考察時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把富民政策一項一項落實好,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讓老鄉們生活越來越紅火。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