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給總書記捎句話——我們過上了好日子”
時間:2022-11-02 01:08:01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河北省阜平縣駱駝灣村黨支部書記?顧瑞利 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噓寒問暖、記掛在心的河北省阜平縣駱駝灣村鄉親,有句貼心話兒想捎給總書記——“我們過上了好日子”。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習近平總書記冒著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嚴寒,踏著皚皚白雪,來到阜平縣,走進龍泉關鎮駱駝灣村,了解百姓的日子過得怎么樣,共商脫貧之策。在這里,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全國發出了脫貧攻堅的動員令。

  金秋時節,駱駝灣村花開正艷。村委會大院,繡球、薔薇、金菊等各色盆栽鮮花依墻擺放。屋子里,村兩委干部忙著部署鄉村振興相關工作。映著窗外的暖陽,駱駝灣十年巨變繪就的嶄新畫卷徐徐鋪開。

  “房子新了!”

  曾經的駱駝灣,全村277戶分布在9個自然村。坑坑洼洼的石頭路,只能勉強通行小推車和三輪車;村民居住的土坯房,冬天漏風、夏天漏雨,生活“水深火熱”。“人均三分地,種點小玉米,喝著糊糊粥,盼著白米飯”是村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駱駝灣村,看到鄉親們尚未擺脫貧困、生活還比較困難,語重心長地說:“我們一定要想方設法、群策群力,盡快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鄉親們要過上好日子,首先是要有整潔寬敞的房子。

  2015年起,阜平美麗鄉村建設和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相繼啟動,駱駝灣村扎實推進住房保障工作。

  青水瓦、木挑梁、小皮檐、花格窗、石板院……如今,在駱駝灣村,一座座太行民居依坡而建,鄉親們住了半個多世紀的土坯房被翻修成青磚灰瓦房,門窗裝了雙層玻璃,安裝了空氣源熱泵取暖。家家戶戶院落干凈整潔,花香四溢。

  簇新的民居近旁是蜿蜒平整的柏油路、水泥路。十年來,建成5.2公里、雙向6車道、寬12米的國道公路連接線;打通8公里的瓦窯自然村通往山西的鄉村路;以旅游公路標準新建6.1公里的通村路;新建硬化環村、村內道路4公里。

  改變的不止是住房和道路,沿河公園、文體廣場、黨員活動室、圖書室、綜合服務站、便民服務站、金融代辦點等先后建成投用,電網、通信基站、寬帶網絡等公共服務設施也全面提升。

  “腰包鼓了!”

  駱駝灣窮,鄉親們苦,根源在于缺少脫貧致富的“門路”,兜里沒錢。

  習近平總書記對鄉親們說:“推進扶貧開發、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首先要有一個好思路、好路子。”2015年,駱駝灣村建設食用菌園區,建起75棟香菇大棚,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帶動本村及周邊群眾包棚和務工147人。平均每棚年利潤3萬元左右,務工每人每年增收1萬元。2019年,由縣政府主導,阜裕公司與駱駝灣村和顧家臺村合作成立旅游公司,打造了40多個民宿小院,發展包括餐飲住宿、培訓拓展、娛樂休閑在內的20多種旅游業態,如今累計接待游客超百萬人次。

  游客絡繹不絕,昔日寂靜的駱駝灣村熱鬧起來,搞民宿、辦農家樂……以前只能土里刨食的村民都有了新營生。

  在食用菌、林果業、旅游業等產業的帶動下,村民收入越來越高。2017年,駱駝灣實現整村脫貧出列。2021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80元,較2012年底的950元增長了18倍。

  “人氣旺了!”

  “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駱駝灣村村民一直銘記在心。針對村“兩委”班子成員老齡化狀況,阜平縣想方設法動員在外的年輕人回鄉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

  2017年,我就積極響應號召,毅然放下在外打拼多年的事業,回鄉參加換屆選舉。經村民全票通過,我被選舉為駱駝灣村支部書記。李愛明、周博陽、唐虎三位在外務工的年輕人,也先后返鄉,不僅成為了村里的致富帶頭人,還通過選舉進入村“兩委”班子。如今,駱駝灣村黨支部呈現“兩升一降”特點:支部成員學歷升了,年輕人數量升了,各項開支降了。

  “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時任村支部書記的顧潤金,經常給我們講述習近平總書記到駱駝灣時的那些感人場景,激勵著我們村“兩委”班子掏出心窩子為鄉親們服務。

  村“兩委”班子成員年輕化為發展注入了更多的生機和活力,廣闊的致富空間也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村民紛紛返鄉。十幾歲就外出打工、曾經“北漂”近20年的打工妹任永花是返鄉創業的典型代表。她帶頭承包夜市攤位,蹚出了致富新路。任二紅、翟艷玲、劉永剛等80余名外出務工的村民先后返回駱駝灣村搞起了民宿農家樂、旅游服務業等。

  現在村民沒有了“等靠要”思想,大家都在積極主動想辦法、找門路、抓機遇。村里開展“十星級文明戶評選”“志氣榜”“愛老孝親榜”等典型評選,大家都爭著比著要上榜。

  十年的努力奮斗,實實在在改變了駱駝灣村百姓的生活,正如村口立起的8個鮮亮大字——我們過上了好日子,訴說著駱駝灣人民的感恩與幸福,也傳遞著鄉親對未來更好生活的向往。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