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宕村位于張家港市后塍街道東南,轄區總面積2.5平方公里。朱家宕村聚焦村民需求,尊重歷史本色,重塑古村風貌,通過多元共治、共同參與,重構人居環境治理體系,推動三產融合發展,構建新時代人居新典范。先后獲評蘇州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示范村、蘇州市康居特色村、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
完善長效機制,統籌推進多元共治。朱家宕村結合實際,系統化制定管理制度,自上而下、由點及面,全面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朱家宕村人居環境整治隊伍主要由自聘保潔員、自聘洗掃員、第三方河道保潔員、第三方垃圾分類員、自聘人居環境整治臨時工等參與,并且根據村莊實際、人員類別,量身定制了各項管理制度,依托黨員、村民組長、定點干部形成了全方位督查體系,形成了有制度、有標準、有督查、有人員、有經費、有設備,書記直管、責任到人、不留死角的人居環境治理體系。
樹立系統觀念,共建共治有機結合。朱家宕村在國土空間規劃的基礎下,樹立人居環境整治系統觀念。將人居環境整治根植于村級各項事務,各條線聯合協作、優勢互補,以留住人居為目標,共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將黨建賦能、宅前屋后整治、廁所革命、垃圾分類、雨污分流、“散亂污”治理、美麗庭院創建、村莊建設、文明創建、水環境治理、兩違治理、志愿服務等有機結合,形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強大合力,把整治工作落到實處。
突出典型示范,全面推進美村建設。人居環境整治不單純局限于環境的提升,而且要將人居環境整治對標特色田園鄉村標準,將蔡港特田作為全村人居環境的典范村莊,以人為本、以居為根,積極開展全域美村建設,全面加強生態環境建設,著力打造集農旅觀光、設施完善、生態宜居、產業興旺于一體的和美鄉村。美村建設過程中,除了對道路、河道、綠化、院落、民房等要素進行提檔升級外,更注重特色塑造,如彩色化雙朱路、設置彩虹步道、利用舊物件塑造鄉土景觀、傳承歷史文化、綠化庭院等,推進人居環境提升的同時,也促進產業提升,相輔相成共同發展。
村民共同參與,激發鄉村內生動力。人居環境治理,面廣事雜,如何引導不同自然村、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程度的村民達成共識,形成整治合力,是人居環境整治事業的關鍵。讓村民因共同話題聚集行動起來,認可建立的規則與制度,才能產生內生動力,讓行動可持續發展。朱家宕村聚焦村民需求、探索本土經驗,組織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等活動,推廣文明評比、先進評選、優秀事跡展播等活動,讓志愿者、黨員、村小組長、村民代表等參與其中,培育出村莊自己的活躍團體,讓村民嘗到人居環境整治的甜頭,從被動參與轉變為主動參與。
引進社會資本,為人居環境整治注入“活水”。要想扮靚人居環境,提高鄉村宜居度與群眾幸福感,僅開展環境整治是行不通的,需要給其提供源頭活水,將產業發展與人居環境整治同步推進。朱家宕村立足自身生態優勢,打造四季果園、花木、休閑農業等多元化產業格局。推進農文旅發展,通過社會資本、村企合作等模式來充盈現有產業,加速農業結構調整,打造標桿特色產業,打響千年古村品牌。目前,朱家宕村產業不斷優化,村級穩定性收入從575萬元提升至2008萬元,為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保駕護航。
(本組稿件由江蘇省蘇州市農業農村局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