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開展以來,江蘇省蘇州市用心、用情、用力,始終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創新工作機制,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斷提升,一個全域打造、全面布局、全民參與、全景靚麗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格局在蘇州逐漸形成。本刊自本期起陸續刊發20個蘇州鎮、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案例,為各地在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過程中提供啟示與借鑒。
近年來,昆山市張浦鎮持續推動美麗庭院創建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堅持以點帶面、嚴格督導,以黨建引領為工作導向,扮靚農村庭院,樹立文明鄉風,探索出了一條美麗庭院創建的新路子。
張浦鎮昆山市版圖中心,鎮域面積110平方公里,下轄29個村社區、8997戶農戶,其中,1710戶處于翻建中自美麗庭院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張浦鎮認真落實上級工作部署,組建美麗庭院評比小組,號召和組織黨員干部和全鎮農戶積極投身美麗庭院創建工作,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2021年,鎮星級庭院占鎮可創建房屋總數的54.8%,達3899戶,其中三星級庭院765戶,五星級庭院212戶,五星級庭院的創建總量列居2021年度昆山市各區鎮首位。54戶家庭被評為蘇州市美麗庭院,2戶被評為蘇州市美麗庭院示范戶,七橋村、安頭村被評為昆山市美麗庭院紅榜行政村。
提高站位 全力以赴
構建齊抓共管大格局
張浦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美麗庭院創建工作,相繼制定并落實《張浦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星級庭院評選實施細則》《關于黨員干部(公職人員)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同時明確將此項工作列入鎮級“紅黑榜”考核內容;組織張浦鎮農工局、婦聯、人居辦等成員單位與各村及涉農社區分管村干部聯合組成“美麗庭院”評選小組,定期對創建工作檢查督導,強化對庭院衛生整治工作監督約束力度,促進村莊環境整治常態長效、提質增效。在疫情防控期間不便入戶的情況下,以疫情防控為切入點,結合村莊清潔行動,發動黨員干部、號召婦女群眾積極開展“美麗庭院”創建活動,為創建工作順利推進提供精神動力。自美麗庭院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已兌現獎補648萬元,其中一星級庭院405萬元,三星級128萬元,五星級庭院115萬元。
三個結合 借力借勢
全面激發創建活動新活力
堅持與黨建工作相結合。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在村莊環境衛生管護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制定相關實施意見,全員簽訂承諾書,以身作則自覺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雜草,整理前庭后院的雜物堆放,維護村莊道路、河道清潔,杜絕亂墾亂種、損綠毀綠;同時將宅前屋后環境納入“合格黨員”重要檢驗標準,引導全鎮黨員干部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中亮身份、當先鋒、樹形象、作表率。
堅持與婦聯工作相結合。利用春節、三八婦女節等節慶日,張浦鎮婦聯組織村社區婦聯干部入戶走訪。匯聚巾幗之力,引導廣大婦女以家庭為陣地、以庭院為載體,通過懸掛標語和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平臺,強化宣傳引導,營造“美麗庭院”創建人人有責、家家參與、戶戶受益的濃厚氛圍,同時注重結合村情、民情、風土人情,因地制宜、因戶制宜,挖掘當地特色,積極打造“提升型”“文化型”等特色美麗庭院93戶,形成“美麗庭院”2.0創建工作模式,迅速掀起“美麗庭院”創建熱潮。
堅持與鄉風文明建設相結合。將美麗庭院作為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通過完善村規民約、發放《文明鄉風倡議書》,開展“手繪鄉村”“美麗庭院樣板間”“美麗庭院實境課堂”等活動,讓美麗庭院創建活動成為村民共同認可和遵守的行動規范,形成對廣大村民的剛性約束,激發村民參與活動的內生動力。
壓實責任 嚴格督導
確保成效穩步提升不反彈
堅持每月復核。張浦鎮20個村及涉農社區農戶數量較多,農房翻建進度不一,涉農社區群租現象普遍,導致星級庭院創建難度較大。張浦鎮充分利用昆山市美麗庭院考評系統,組織村干部和志愿者逐戶宣傳“星級庭院”APP使用方法,講清標準、講透程序、明確獎補,激發農戶參與積極性。
堅持不定期抽查。由鎮人居辦不定期抽查美麗庭院創建工作,采取抽簽方式,對已建設完成的美麗庭院進行實地考評,不符合標準的現場摘牌。今年6月,張浦鎮人居辦對抽取的325戶星級庭院,逐戶開展抽查工作。
堅持掛牌獎補。張浦鎮安頭村創新設置自然村公示牌,把星級庭院創建成果在村內“亮一亮”“曬一曬”,讓村民學有榜樣、比有標桿,讓“小家美”帶動“全村美”。同時對創建成功的美麗庭院掛牌表彰,每季度兌現獎補,增強村民的榮譽感、責任感。
堅持常態化考核。將美麗庭院創建工作納入鎮級“紅黑榜”考核,在進行常態化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檢查的同時,對美麗庭院隨機入戶檢查拍照,及時反饋,壓實村干部每月審核責任,確保獎補資金發放到位,取得實效。
示范帶動 擴大宣傳
多方提升美麗庭院影響力
找準突破口。張浦鎮要求全鎮黨員干部既要搞好自家房前屋后的環境衛生,又要引導周邊農戶積極主動投身到整治行動之中,比如南吉山村老公司自然村,在黨員帶頭創建的基礎上,形成了比拼趕超、你追我趕的良好風氣,星級庭院創建率高達65%,三星級庭院創建率達43%。
結合村莊特色。通過挖掘村莊歷史文化、人文傳統,在庭院打造中結合村莊特色,比如金華村素有腌制咸肉的傳統,家家戶戶都有瓦缸,彩繪一番即可作為庭院一景,不僅受到村民的喜愛,也展現了村莊的獨特魅力。
多面營造氛圍。聯合鎮婦聯、文明辦,多角度宣傳倡議,在整潔化、有序化的基礎上美化、綠化庭院,同時擴大創建輻射面,動員廣大農村婦女和家庭積極投身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提高三星級庭院及五星級庭院占比,展現精細化亮點和本土特色文化,提升庭院顏值,擴大美麗庭院創建工作的影響力。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