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馬志祥 領航奶業發展 帶動村民共富
時間:2022-11-03 01:26:36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 字號:【

  “虧錢算我的,賺錢大家分!一人獨富不如大家共富。”馬志祥帶頭發展奶牛產業的時候,拍胸脯向大家作出的承諾,如今已經變成了現實。

  如今的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長安鎮前進村,以種植水果蔬菜、養殖奶牛為主導產業,建造了236座高標準日光溫室,圓茄單棚收入達到1萬元以上;采用延后技術種植紅提葡萄540畝、260多個大棚,栽植葡萄長廊1.5公里,棚均收入3萬元以上;奶牛存欄5萬頭,日產高品質鮮奶800噸,吸納了周邊鄉鎮1500余人就業,闖出了一條“生產專業化、生活社區化、環境田園化、農民知識化”的發展路子。

  壓上家底發展奶牛產業

  1966年出生的馬志祥,現任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長安鎮前進村黨委書記、甘肅前進牧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曾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稱號,并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馬志祥多年前就是前進村遠近聞名的企業家。他先后創辦農副產品經銷公司、“金張掖”酒廠等企業,生意做得風生水起。而當時的前進村是一個典型的人多地少村,村民收入普遍不高。

  2001年,馬志祥擔任前進村黨支部書記,他立志要帶領全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馬志祥帶著村民先后建造了236座高標準日光溫室種植圓茄,并注冊蔬菜商標。歷時7年,前進村依靠著溫室大棚和特色農家樂,成為張掖市第一批走向小康的村子。

  2008年,馬志祥計劃發展奶牛產業。然而,一道坎橫在馬志祥面前。“一家一塊責任田,地都分著哩,資金也不集中。不把資源整合在一起,沒有辦法搞企業。村民相互觀望,不愿入股,怕折掉本錢、耽誤種地收益。”馬志祥說,他帶著村干部跑遍了村子,明白了一個理兒——不打穩賺不賠的包票,恐怕干不下去。

  最終,馬志祥頂著妻兒的壓力,召集村民開會,表示要用他的兩家公司作抵押擔保,承擔貸款風險,產生利潤與全村群眾共同分享。這一舉動,激發了村民入股的熱情,成功流轉土地100多畝,村里建了全市第一個千頭規模標準化奶牛養殖場,承諾給所有入股的村民以30%的利潤分紅,邁出了甘州區奶牛規模化養殖的第一步,探索實行了“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前進模式”。

  2009年,通過租賃、擴建的方式,前進村的奶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第二個千頭規模標準化奶牛養殖場;2011年,規劃建設了第三個3000頭規模標準化奶牛繁育示范場。2012年,合作社走出甘州區,在臨澤縣新建兩個5000頭規模牧場;2013年,村集體成立公司,并在荒蕪已久的張掖石崗墩開出荒地2萬多畝,投資10億元,建成當地首個現代化萬頭牧場,全面推廣清潔健康養殖技術和智慧牧場技術。

  “現在,我們牧場有5萬頭牛,10萬畝飼草基地,種植紫花苜蓿、青貯玉米,日產鮮奶800噸,資產總額26億元。”馬志祥說。如今的前進村,人均年收入超過4萬元,有村級養老金,合作醫療有村級補貼,村民們充分享受著現代化社區的便利。

  先富不忘帶后富

  “一個人富了,要幫助生活有困難的人;一個村富了,不忘帶動周邊的人脫貧。”作為全國爭先創優優秀共產黨員和甘州區人大代表,這是馬志祥心中堅守的信念。

  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是東鄉族的主要聚居地,全縣人口多,土地貧瘠,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脫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為響應中央精準扶貧的大政方針,2018年,馬志祥決定通過發展產業帶領東鄉縣群眾擺脫貧困。他奔赴東鄉縣各鄉鎮考察,充分了解當地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的情況,并與當地政府對接,決定把“前進模式”復制到東鄉縣。

  從未進行過標準化養殖的東鄉縣,對如何進行產業化養殖沒有成熟的經驗。為了統一干部群眾思想,2018年5月,東鄉縣政府組織了包括當地主要負責人、貧困村的黨支部書記、村社干部、養殖戶共200多人到前進牧業考察學習。

  當年,前進牧業出資2000萬元,成立大嶺前進農牧有限公司,建成2000頭現代化肉牛養殖場,吸收東鄉縣龍泉鎮和春臺鄉24個村、18個專業合作社入股2100萬元,帶動2689戶貧困戶通過肉牛養殖脫貧致富。截至2021年,前進牧業東鄉牧場年出欄肉牛3000頭,生產飼草10萬噸,總產值達6000萬元,每年幫助當地農民和村集體增加經濟收入500萬元以上。

  前進牧業致力于將東鄉縣的扶貧工作與產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把養殖基地變成培訓基地、良種交易中心和綜合服務平臺,通過基地輻射帶動,定期組織當地及周邊村民進行生產技術和產銷技能培訓。3年多來,公司培訓基地免費培訓了東鄉縣養殖技術人員和村社干部2700多人,同時優先吸納貧困戶到企業工作,對考上大學的貧困戶子女予以資金幫扶。一條穩定、可持續、高質量的產業扶貧之路從龍泉鎮向東鄉縣的各鄉鎮、村社不斷延伸,實現了貧困戶與貧困村持續增收,穩定脫貧。

  2020年2月25日,馬志祥獲得了“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的榮譽稱號,他決心繼續當好農業“排頭兵”和致富“帶頭人”,在新的起點上以更高標準干事創業、奉獻社會。

  2021年,前進牧業攜手會寧縣人民政府組織舉辦“發展草畜產業,助力鄉村振興”肉牛產業發展培訓班,幫助農戶改變傳統的養殖理念和管理模式,以規模化養殖、集約化管理、種養加為一體的現代畜牧業發展方式,助力會寧縣肉牛產業的快速發展。

  2022年1月22日,剛剛獲得2021年度“感動甘肅·隴人驕子”榮譽稱號的馬志祥,第一時間來到獲得同樣榮譽的“紅軍守墓人”甘州區龍渠鄉新勝村村民陳宗新家,表示要和他結為幫扶對子,讓前進村和新勝村形成幫扶機制。“今后,我要把我周邊的養殖農戶帶動起來,大家共同富裕。”陳宗新興奮地說。

  創新發展模式 助力共同富裕

  在馬志祥的帶領下,前進村的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他堅持科學飼養理念,聘請專家對全混合日糧配方進行了改良,努力提高鮮奶產量與品質,經濟效益大幅提升。不斷開發系列乳制品,包括各類花色酸奶、瞬間滅菌液態奶,增加市場占有率。擴大銷售板塊,增加長三角、珠三角、長江經濟帶等一二線城市鮮奶銷售網點,暢通銷售渠道。實行產學研結合、農林牧聯動,推進技術創新,發展循環農業、智慧農業,并實行“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農民脫貧致富。

  前進牧業在現有牧場基礎上,通過自建、聯營、托管等方式進行資源整合,與多家乳企建立深入合作關系,采取“引進來”的方式與乳企合作建場。截至目前,已成功與四川菊樂集團、貴州南方乳業、廣東燕塘乳業、深圳晨光乳業、新疆瑞源乳業等公司聯營建設標準化奶牛場7座。

  不僅要將村集體經濟發展起來,也要帶著老百姓日子越過越好。馬志祥的心里有另外一本賬——目前,前進牧業有1500名員工,90%都是當地農民,1800多戶農戶參股,去年實現分紅2000多萬元。“每年開股東大會給大家分紅,鄉親們總會跟我說‘咱當年沒擔保錯’,這是我心里最高興的時候,我沒辜負鄉親們的期望。”馬志祥說,前進村將推出“企業+銀行+保險公司+農戶”四位一體聯合養殖模式,充分用好資源政策和產業基礎,通過牛源供給、全方位技術指導、聯動保險金融機構、對接市場等方式發展奶牛肉牛產業,進一步提高農民收益。

  (本刊綜合整理)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