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希望內蒙古的同志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切實履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產業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把祖國北部邊疆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書寫新時代內蒙古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中國奶業要再接再厲,在做大做強的同時堅持健康發展。我們將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站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高度,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從多個維度出發把產品做強、做優。”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創新部黨支部書記、研發高級經理史玉東說。
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史玉東3月5日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向習近平總書記就“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乳產業,牢牢握住中國人自己的‘奶瓶子’”作了匯報。他建議,中國奶業應站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高度,加快建立國家級儲備中心、交易中心,進一步提升我國奶業自主研發創新能力,全面提升行業競爭力,助力經濟行穩致遠。
當前,我國奶類產量占全球總產量4.1%,已成為世界乳業的第四大生產國、第二大消費國。但是,我國奶源自給率接年下滑,國產奶源市場份額下降與消費市場日益擴大形成了強烈反差,制約了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史玉東表示,近年來,各地乳企紛紛加快國內奶源基地布局,提升國內生鮮乳供給保障能力。奶源基地建設發展需要充足的牛源作保障。因此,建議建設以育種為核心的奶牛繁育體系,增強良種自主供應能力。
我國乳制品季節性供需不平衡問題較為突出,史玉東介紹:“上半年為乳制品消費淡季產奶旺季;下半年為銷售旺季產奶淡季。目前,解決淡旺季矛盾主要通過產品降價促銷、噴粉等方式保障富余生鮮乳收購,給企業帶來巨大成本壓力。對小型乳企來說,則迫于資金壓力減少收購量、降價收購,經常導致農牧民利益遭受損失。”
史玉東建議,可以借鑒奶業發達國家經驗,并結合我國具體情況,創新乳品市場調節機制,將大宗乳品如大包粉列為儲備物資,建立國家級儲備中心,形成保供穩價“緩沖器”,保護奶農的利益,保障市場平穩運行。
針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他建議可以發揮我國6000億元乳產業交易額的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建立國家級乳業交易中心,加強對國際乳品價格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我國乳業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