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大力抓好農業生產,促進鄉村全面振興。蘋果是我國農業生產中的大產業,其面積和產量均占世界總量的接近50%,對推進我國農業供給側改革、實現精準脫貧、助力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發揮著重要作用。”全國人大代表郭素萍表示。
郭素萍是河北農業大學研究員,也是李保國技術創新團隊的核心成員。作為一名林果研究領域的專家,她與丈夫——被譽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的李保國教授一起,曾走遍了太行山區的農村,為農民群眾帶去致富增收的新技術,帶領他們奔向小康生活。李保國教授離世后,郭素萍接過了丈夫奮斗一生的事業,繼續奔走在田間地頭的農業技術推廣第一線。
在農業科技推廣工作中,郭素萍發現,我國蘋果產業目前面臨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優勢區域基礎設施和生產條件較差,現代化裝備不夠;生產成本偏高,果園經營效益偏低,部分優勢產區發展蘋果產業的信心有所動搖,個別果園存在撂荒現象;經營體制機制落后,科技支撐和服務體系較弱;受耕地政策的影響,部分處于蘋果優勢產區的蘋果產業面臨下滑的局面。
郭素萍建議,針對制約蘋果產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要加強原始創新,增強科技支撐能力。加強原創性、基礎性研究,建議有關部委要設立蘋果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開展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種質創新與新品種選育、智能機械研發、精深加工品開發等。組織形成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各個層次梯隊的領軍科技隊伍,加強全國蘋果科技創新一盤棋建設。
針對我國蘋果優生區基礎條件差的局面,郭素萍提出要加強基礎建設,提升現代化裝備水平。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開展高產高效示范園道路建設、水源建設、肥力提升工程;配套水肥一體化、果園智能化設施;提升果園割草機、施肥機、彌霧機、采果平臺、修剪平臺等新型機械裝備水平。實施蘋果采后裝備提升工程,針對采后損耗高的局面,提升分揀貯藏運輸相關裝備水平,并制定蘋果采后智能分選、冷(氣)貯藏、冷鏈運輸等裝備配套補貼政策。實施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工程,積極完善以防雹、防霜凍為主的人工影響天氣裝備,加大果園防雹網、防霜凍新技術投入。
郭素萍還認為,針對我國蘋果經營分散、勞動力老齡化的實際,要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壯大企業(合作社)經營主體,通過政策扶持、項目支持,培育涉果龍頭企業或合作社,完善“企業+合作社+基地”或“合作社+基地+社員”等經營模式,創新利益聯合機制。針對自然災害頻繁、果品價格不穩定、農業產業屬于弱勢產業的實際,建立完善的農業保險機制和金融扶持政策,確保產業健康發展。
此外,郭素萍還建議加強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加強果業行政管理體系建設,在蘋果主產省市縣設立相對獨立的產業行政管理機構,優化職能和人員配置,提升綜合管理效率。建立產學研結合的服務體系,大力推廣新型農業科技服務模式,促進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蘋果主產縣結成對子,擴大服務范圍。壯大基層技術服務隊伍,完善果業科技人才招聘引進和激勵機制,引進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全面落實基層技術推廣服務隊伍相關政策,徹底解決科技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