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鄉村建設怎么建
時間:2022-03-25 01:17:44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本刊記者?楊宗輝?見習記者?張昆 字號:【

  鄉村建設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與保障,事關農民切身利益與農業農村長遠發展。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啟動鄉村建設行動,加強水電路氣信郵等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推進農村改廁和污水垃圾處理。鄉村建設怎么建?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圍繞如何接續扎實推進鄉村建設紛紛建言獻策。

  抓好環境整治 建好美麗鄉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為抓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這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參照。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廣大農村地區面貌煥然一新,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但與實現鄉村全面振興、農村現代化的要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需要在現有基礎上,固成果、抓重點、攻難點,馳而不息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要固成果。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要重“治”,也要重“管”,用 “共管”守護 “共治”的成果,防止成果被耗費。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長薛建輝建議,將落實長效運行管護擺在重要位置,引導各地在規劃設計時充分考慮各類設施建成后的運行管護問題,建立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督查的村莊人居環境管護長效機制。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要抓重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農村污水垃圾處理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中抓緊抓好。

  處理農村日常生產生活中產生的污水與垃圾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難題。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旗伊敏中心校校長梅花在調研中發現,部分村莊垃圾收集、處理及污水處理等配套基礎設施供給不足,為此她建議加大財政轉移支付的力度,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整合涉農資金,大力建設污水管網、集中供熱、生產生活垃圾收集運輸、自來水管網、臨時處理收集點等設施。

  農村垃圾并非毫無用處,探索農村垃圾分類并進行再利用是農村垃圾處理的方向。全國人大代表、牧原集團董事長秦英林建議從農村垃圾源頭端著手,探索推廣“養殖—糞肥—生態農業”的種養結合模式。既減輕垃圾處理的壓力,也讓垃圾變廢為寶,使村民能夠從中受益。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要攻難點。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新階段,技術支撐不足、農民參與不充分等仍是難點問題。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鑫建議,通過政策引導,扶持一些環保企業進行中小規模生活垃圾處理設備的研發,探索輕量化、低成本、易于維護的垃圾處理設備,開發具有不同區域特色的村鎮垃圾處理體系。

  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垃圾處理問題,更重要的是提升村民的環保意識,充分調動村民積極性。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進省委主委嚴可仕建議,發動群眾用勞動生產、環境衛生、家教家風等換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分,積分可在文明超市兌換紙巾、米、油等日常生活用品,并評選星級文明戶,培養環境保護觀念、調動村民參與積極性。

  補好設施短板 做好公共服務

  與城市相比,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一直是短板弱項。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涉及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僅要建好做好,更要管好用好。

  建強基礎設施,補上基礎設施短板。對于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來自農村基層的代表深有體會。全國人大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武宣縣黃茆鎮上額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主任郭以錄表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十分重要。”據他介紹,去年,武宣縣發生了嚴重的旱情,他發動全村黨員,帶動群眾全力搶修了1.6公里水渠,使全村100多畝旱地及時“解渴”,穩住了糧食、甘蔗生產。數字化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趨勢,農村地區數字基礎條件相對較弱,為此,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湖北公司總經理范秉衡建議,加快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寬帶服務進村入戶,加快實現光纖寬帶“村村通”,推出更有針對性、性價比更高的網絡應用和服務,全面提升“互聯網﹢新農村”水平。推動5G網絡向廣大農村地區延伸,加快實現行政村有線寬帶全覆蓋。

  做優公共服務,讓廣大農民共享發展成果。鄉村建設最終的落腳點在“人”。農村養老問題一直是熱點話題。“欠發達地區要辦好農村養老、住房保障、醫療救助。”全國人大代表、甘肅慶陽市鎮原縣臨涇鎮席溝圈村黨支部書記馬銀萍表示,要優化農村養老服務供給,把養老院建設與村民文化活動場所建設結合起來,加強傳統美德和新農村生活理念教育,使農村老年人更好實現“有所養”“有所樂”。教育是國之大計,當前,我國城鄉基礎教育公共服務差距仍不小,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志勇認為,縮小城鄉基礎教育公共服務差距,必須全面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他建議從教育經費投入、教育資源配置、辦學標準、辦學體制四方面發力,助力鄉村教育水平不斷提升。

  建好數字鄉村 促好城鄉融合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兩會期間數字鄉村也成為熱點話題。全國各地鄉村的基礎設施與經濟水平有較大不同,在數字鄉村建設上進度也大不一樣。如何在發展不平衡的基礎上,實現先行鄉村探索、落后鄉村跟上?

  一方面,補齊短板,落后鄉村跟上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后凱認為,我國鄉村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較為突出,特別是在西部偏遠地區,鄉村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補齊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短板,相對落后鄉村才能夯實數字化的基礎,分享數字鄉村建設的紅利。

  另一方面,領跑探索,先行鄉村“打個樣”。完成鄉村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的鄉村,應該進一步豐富內涵、創新形式,讓數字鄉村成為村民致富、村莊發展的動力,讓村民共享“數字紅利”。

  數字鄉村建設離不開智慧農業的發展,智慧農業是數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全國政協委員楊曉紅說:“可以依托大數據分析方法,實現農業投入產出控制的精準化與可控化;以‘數模’預測投入產出比,讓政府、金融機構、農業企業、農戶做到‘心中有數’。”她還建議推廣數字化種植、數字林業等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的農業新模式,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數字技術在打造智慧鄉村、平安鄉村方面可發揮重要作用。全國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常委、四川省委會副主委、成都市委會主委,成都市政府副市長劉旭光建議,進一步加快農村醫保信息數字化建設,逐步提升鄉村數字化、智慧化治理水平;推進“數字農房”建設,探索“互聯網﹢設計下鄉”農房設計服務新模式,切實保障居民生產生活安全。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鄉村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歷史節點上,要堅持為農民而建,堅持穩中求進,堅持求好不求快,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宏偉藍圖必將成為現實,廣袤的鄉村大地必將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