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墩村是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橫塘崗鄉下轄的一個行政村,全村面積5.8平方公里,耕地3460畝,山場4000畝,23個村民組,614戶農戶,2141人。黃墩村曾經是一個土地、山林、水面等資源基本分光分凈的空殼村莊,一個80%以上年輕人外出務工的老齡化村莊,一個地分人分、地散心散的趨于解體的村莊,一個地處偏遠的普通傳統農業型村莊。2017年初開始,黃墩村“兩委”謀劃“大聯合”改革,2018年正式推動“大聯合”制度實踐。經過四年的改革實踐,2021年底黃墩村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全村農業總收入近2000萬元,比改革前的217萬元增加了1700多萬元。
“三會、三看、三試”:聚人心 明共識
思想大討論:召開“三會”凝聚人心共識
召開“三會”是指召開“離村在外發展較好的能人大會、本村種田大戶會議和在村的村組干部、黨員和村民會議”三個類型的會議。通過召開“三會”,讓村莊大多數人明白村莊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增加村民們對村莊未來發展的危機感和責任感,凝聚村莊人心,統一村莊必須改革的共識。
召開村莊在外能人大會的目的主要有三個。一是讓在村外見多識廣、發展較好的能人了解本村發展的實際情況,讓他們知道如果不尋求改革突破將可能由“空心村”變成“無人區”,提升能人們對家鄉發展的危機感和責任感。二是聽取外出能人們對村莊產業結構調整、農業規模經營、村莊未來發展方向和路徑的意見建議,為村莊發展想辦法、出主意。三是初步摸排在外發展能人的實力和社會關系,為對接龍頭企業、搭建村莊產業發展所需要的技術資金奠定基礎。
召開種糧大戶會議的目的是了解仍然在村種地的大戶們在生產經營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探討分析“小散亂”的一家一戶土地承包經營的短板與不足,探討分析全村土地聚集聯合起來經營的優勢和可能面臨的問題。
在前期會議的基礎上,召開在村村組干部會議、黨員會議、村民代表大會、村民小組會議等一系列會議,探討分析化解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短板,分析黃墩村發展面臨的問題、未來的發展方向和建設思路。
外出大學習:組織“三看”吸取成功經驗
聚焦村莊農業規模化經營、“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發展、村集體產權度改革三大方面,黃墩村“兩委”先后組織前往六安市孫崗鎮孤堰村、宣城市旌德縣和貴州塘約村進行“三看”學習。通過深入村集體經濟發展較好的村莊調查研究,實地摸情取經,黃墩村初步形成了推動“三變改革”,走“村社一體和村企聯合發展”的改革思路。
村內大實驗:推行“三試”明確發展模式
為了找到黃墩村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模式,黃墩村先后進行了三次小規模試驗。第一次試驗是村集體出面從村民手中流轉380畝土地轉租給外村的種田大戶種植經營,村集體每畝收取40元管理服務費。大戶種植的第三年,由于經營管理不善導致種植虧本,大戶跑路,農民的土地流轉費用2.2萬元沒有賠付,這次試驗以失敗告終。第二次試驗是村“兩委”流轉村民200畝土地,由村干部嘗試獨自經營。由于村干部既缺乏必要的時間精力,也缺乏必要的技術能力,村民們也因為這是村集體經營的土地而很少關心,導致村集體獨自經營失敗,損失了17000元。第三次試驗是村集體和村民大戶聯合創辦公司(各占50%股份),村企聯合養殖皖西大白鵝2000只。這次試驗由農民大戶和村集體按照合同分工負責、聯合經營。能人大戶負責大白鵝的日??垂莛B殖和銷售,村集體負責協調養殖過程中和村民的矛盾糾紛、提供相關基礎設施配套和銷售市場開拓等服務。這次試驗獲得了成功,村民大戶和村集體都賺到了錢,各分紅2.7萬元。
黃墩村“兩委”在“三會、三看、三試”的基礎上,經過多輪協商、研究、調整,最終確定了“土地集中流轉、推動成立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推動資金資產股份合作,帶動村企合作共贏”的“大聯合”改革思路。
村集體經濟組織聚要素:明確“大聯合”的平臺
黃墩村實行分田到戶和家庭經營的“大包干”制度后,雖然按照政策要求實施“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但實際上黃墩村基本上形成了以農戶“分散”經營為主,幾乎沒有村集體“統合”經營的局面。有“分”無“統”的黃墩村在現實中的表現就是土地、山場、勞動力、資金等生產要素分散在一家一戶的村民家中。2017年,黃墩村80%以上的年輕人外出務工經商,不愿也不會種地,留村的老年人也越來越種不動地。20%左右的土地處于拋荒狀態,多年來都只種一季水稻,全村3460多畝地的農業總收入僅為217萬元,戶均不足9000元,農業發展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實踐告訴黃墩村人,繼續分散經營沒有出路,也沒有未來。要想村莊發展和村民富裕,就必須克服“有分無統”“地散心散”問題,把真正的村集體“找回來”,把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性質的村集體經濟組織建立起來,把村莊的生產要素和人心聚集組織起來,走共建共治共享的“大聯合”村集體發展新路。
2017年底,柳抱絲合作社在橫塘崗鄉黨委指導下,由黃墩村黨支部領辦成立。柳抱絲合作社按照村社一體方式進行管理,村“兩委”成員兼任柳抱絲合作社的理事會和監事會成員,其法人和理事長是村黨支部書記和村民委員會主任。柳抱絲合作社是黃墩村推行“大聯合”制度的平臺,設置了農業人口股、閑置資金股、土地流轉股、集體資產股(以村集體土地、房屋、水電設施、道路等經營性資源作價入股)等多種股份,在保底分紅的框架下引導全體農民以土地租金、閑置資金入股入社,引導村莊資產、資金、資源集聚聯合發展。
2017年底,黃墩村民委員會代表村集體經濟組織將集體所有的180畝林場、100畝茶園、100畝河灘地、70畝水面及小農水固定資產折股量化資金300萬元,作為集體資產股入股柳抱絲合作社;黃墩村11位村民以資金55萬元(每人5萬元)入股村集體經濟組織;黃墩村黨組織引導全村521戶的2700畝田地集體折股入社,田地流轉入社率占88%,農戶參股率突破70%。其中,90戶貧困戶全部帶田入股入社。黃墩村山林地4000畝全部入社。截至2021年底,黃墩村91%以上的田地都已入社,由村集體合作社——柳抱絲合作社統一經營。
集體和市場聯動:明確“大聯合”的機制
通過柳抱絲合作社這個平臺載體,黃墩村把村集體低效使用或者閑置的資源聚集聯合起來,把一家一戶家庭低效使用或者拋荒的分散田地聚集聯合起來,把鄉村振興最關鍵的少數——村組干部的閑置資金和部分人力要素聚集聯合起來。柳抱絲合作社的集體屬性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柳抱絲合作社由村黨組織領辦,以村集體名義引領本村村民聯合成立。二是柳抱絲合作社收益的10%給村集體作為公益金,支持黃墩村公益事業發展。三是柳抱絲合作社額外收益要給全體有戶籍的村民發放分紅提貨券。2020年,黃墩村給每個村民發放了50元現金和70元提貨券,每個人有120元的分紅收益。四是柳抱絲合作社及其參股合營的公司需要優先為本村的貧困戶和村民提供就業崗位。五是柳抱絲合作社的大股東是黃墩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柳抱絲合作社多數收益歸屬于黃墩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集體所有支配。
柳抱絲合作社既是集體機制發揮作用的平臺載體,也是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平臺載體。柳抱絲合作社與懂市場、有市場經營能力的大戶(企業家)聯合經營,充分利用大戶(企業家)敏銳的市場意識和較強的市場經營能力。柳抱絲合作社和聯營方大戶(企業家)按照合同進行分工并合作運營。一是柳抱絲合作社主要負責合營企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和公益志愿服務保障,大戶(企業家)主要負責合營企業的日常管理和市場運營。二是柳抱絲合作社派出黨員參與合營企業的日常管理并監督企業的日常運作。三是柳抱絲合作社積極整合政府項目和社會資源,參與合營企業產品和服務營銷,支持合營企業的生產發展和市場運營。
截至2021年底,黃墩村依托柳抱絲合作社通過股份合作方式已經與大戶(企業家)聯合組建了7家公司和一個農機合作社。不僅如此,黃墩村還與臨近村的村集體經濟組織建立了合作關系,帶動3個村190萬元入股黃墩村集體合作社,實現了村與村的聯合發展。截至2021年11月底,黃墩村已經形成了以柳抱絲合作社為核心和平臺、以7個公社和1個合作社為支撐的“1+8”總體產業布局,涵蓋油茶種植、雞鵝養殖、大閘蟹養殖、稻鴨米種植、糧食烘干儲備、小型建筑工程承包、農村電商等七大產業板塊,實現了農戶、村集體和“大戶”聯合發展、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大聯合”制度:農村改革的重大實踐探索
黃墩村探索實踐的“大聯合”制度是新時代農村改革的重大實踐探索。黃墩村探索實踐的“大聯合”制度,走出了一條“大聯合”新型集體經濟發展新路。
“大聯合”一方面體現在土地、勞動、資金和技術等生產要素在鄉村產業方面的聯合,體現基于生產要素聯合基礎上人心的聯合。另一方面體現在上述生產要素聯合中要素數量規模大和要素主體數量大。“大聯合”既是一個新的改革理念,也是一套改革的新制度體系。
“大聯合”的改革理念是“合”,通過“合”來把村社“分”的要素和人心聚集聯合起來,通過“合”來調動村集體、在村農民和社會資本主體生產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生產力發展和農民生活富裕。“大聯合”是順應國家推動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的一套現代農業經營制度體系。這套制度體系把黨、國家、村集體、市場和村民等主體的力量聯合了起來,把體現黨價值引領的政黨機制、體現政府監管和政策資金支持的行政機制、體現村社要素資源聚集聯合和維護集體公平正義的集體機制、體現發揮要素生產效率和創造維護私人財富的市場機制有效聯動起來,是一種新型的市場集體經濟制度體系。這套體系能夠更好地均衡村集體、農戶和市場主體在土地流轉經營中的利益分配,能夠公平保障土地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權和市場主體經營權“三權”實踐主體的權能和地位,能夠實現“延長農業產業鏈、提升農業價值鏈和完善利益分配鏈”的有機統一。
[作者單位:趙思偉,湖北文理學院;趙守飛,安徽財經大學中國鄉村(小崗)振興研究院]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