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一返青,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的力量,都要壓到生產一線去。”調研采訪中,記者看到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的干部職工、農技人員,紛紛下沉一線,走進田間地頭,根據苗情墑情運用“返青前中耕鋤劃、適時鎮壓、適時給肥給水、及時防控病蟲草害”等技術措施,指導農民抓緊抓實春季田間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苗情轉壯好于預期,干部群眾充滿信心。
從現在到小麥收獲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田間管理絲毫不能放松,專家建議,下一步要重點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根據今年小麥苗情,在分蘗期和灌漿期開展一噴多效等弱苗轉壯和增產措施,促進苗情轉化升級,預防倒春寒和病蟲草害。采取這項措施尤其要重視小農戶的壯苗措施到位率。建議對于小農戶的二三類苗情,特別是三類苗,由農業農村部門從財政資金中專項組織社會化服務開展統一壯苗、統防統治行動,實現夏糧穩產豐收。
二是探索大戶帶小戶模式,盡早公布提高最低保護價具體政策。由于種糧大戶各方面條件較好,更加熟悉區域生產一線各個環節,信息獲取渠道多、技術較為先進、農機具充足,通過大戶的示范和支持帶動小散戶種糧技術水平,提高種植條件保障能力,完成這項措施,需要各級政府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盡早公布提高最低保護價具體政策,調動小農戶壯苗和春季田管積極性,激發內生動力。
三是加強水肥管理,促進苗情轉化升級。小麥出苗后,三葉前盡量不灌水,缺墑嚴重的盡量以噴灌形式補充表墑。拔節期,根據墑情澆水50方左右,畝追尿素10~15公斤。三類苗麥田早春盡量不澆水,應在早春鎮壓鋤劃基礎上待新根、新蘗長出后,再追施適量氮肥和磷肥并澆水,促根促蘗保穗數。
四是精準防控病蟲草害。越冬期氣溫總體偏高,利于病蟲草害越冬,隨著春季氣溫回升,麥田病蟲害防控壓力有增大可能。返青至拔節期是根莖部病害的發生高峰期,要加強病蟲草害的監測預報與防治工作,抓好雜草防除,以除滅闊葉雜草為主,兼治禾本科雜草。
五是加強倒春寒防控。拔節前遇倒春寒天氣,在降溫前采取鎮壓、噴施抗寒調節劑等措施踏實土壤、提墑保墑,提高抗凍能力;拔節后遇倒春寒天氣,可采取提前灌水,調節田間小氣候,減小地溫降幅,以保花促粒為目標。倒春寒發生后,對受凍小麥應立即施速效氮肥和澆水,促進小麥分蘗、提高分蘗成穗率,并噴施磷酸二氫鉀,配施蕓苔素內酯類生長調節劑,嚴防倒春寒造成危害。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