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銀行四川分行聚焦示范區高質量推動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富民惠民行動、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示范工程建設等九大主要任務,加快探索創新,服務示范區創建工作成效初顯。截至2022年6月末,首批試點地區農行貸款余額907億元、凈增91億元、同比多增14億元;不良率0.42%,低于分行平均0.38個百分點。
高標準推進
一是強化組織推動。構建“省行統籌、市行主責、支行落實以及主辦部門牽頭抓、其他部門協同抓”推進機制,三級行成立領導小組,“一把手”任組長,研究推動相關工作。二是強化統籌規劃。結合示范區創新任務,謀劃“1+7”服務體系(黨建引領,10大系列產品、10大服務模式、10大智慧平臺、10大高頻場景、10大惠民舉措、10大便民工程、10大保障機制),梳理形成84項任務清單。試點地區分支行結合當地實際,“一行一策”制定區域實施方案。三是強化幫扶指導。建立各級行領導和機關部室掛點幫扶支行制度,省行班子成員帶隊與地方黨政會商創建工作,推動產品模式創新、智慧場景建設等在示范區落地實施。
高水平創新
一是產品首創,破解融資瓶頸。創新10個特色惠農產品,如同業首創“種業品種收益權質押貸”,以彭州某農業科技公司“農作物品種審定證書”作為抵押放貸216萬元;在示范區投放“富民貸”產品,為231戶脫貧戶發放信用貸款2403萬元。二是模式首創,增加金融供給。創新金融人才助力鄉村振興模式,在系統、同業中率先與省委組織部聯合發文,啟動“千人計劃”,首批選派31名干部赴示范區;創新投貸聯動模式,參與全省首支鄉村振興基金創設;創新鄉村共富金融服務模式,為眉山市丹棱縣引入1.35億元,用于打造“幸福谷人文旅游度假區”,帶動柑橘、獼猴桃、脆紅李等特色產業發展。三是場景首發,助建數字鄉村。在彭州寶山村建設全省首個且唯一“數字人民幣助力鄉村振興示范村”,開設村民工資發放、日常消費、鄉村客運出行、社保繳納服務,極大方便了村民的生活。系統首發上線“農銀智慧招投”服務平臺,為地方政府提供招商引資等服務,成功為眉山引進2個招商項目。
高質量服務
一是延伸服務渠道。實施鄉鎮網點建設工程,將縣域網點向人口大鎮、經濟強鎮遷建,優先改造試點地區鄉鎮網點。實施掌銀下鄉工程,推廣掌上銀行鄉村版,為示范區269萬客戶提供“簡潔、專屬、優惠”的惠農移動金融服務。實施深耕鄉村工程,組建流動服務團隊,定期送金融服務上門。二是豐富服務內容。探索“政務+網點”模式,目前在成都地區實現14項醫保業務進網點,方便居民就近辦理相關業務。實施惠農通提質升級工程,升級試點地區2235個服務點貸款預約、涉農補貼查詢發放等功能,努力打造農民“村口銀行”。三是提升服務效率。實施農戶信息建檔和“信用村、信用戶”創建工程,積極推廣線上融資產品,讓數據多跑路、農民少跑腿,截至6月末,示范區農行“惠農e貸”凈增23.7億元,增速33%。
高強度支撐
一是強化政策支撐。從建立限時辦結綠色審批通道、傾斜配置大額存單產品額度、優先預留惠農專享產品額度、自行審批網點建設等方面出臺差異化政策。今年以來,四川分行審批支持示范區項目10個,共計41.3億元。二是強化資源支撐。單獨配置戰略費用、效益工資、服務人員等資源,激發示范區分支行員工服務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三是強化考核支撐。健全“專項監測+‘關鍵人’評價+年度評估”考核體系,將示范區掛點工作推進情況納入整體掛包單位重點工作考評,將試點工作成效與(市)縣行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考評掛鉤,確保示范區創建工作任務落地落實。
(中國農業銀行四川分行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