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鄉村標準化建設,是新時代深入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應有之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相比城市,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是我們的短板。”強調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農村互聯網建設步伐。
為加強數字鄉村標準化建設,指導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內數字鄉村標準化工作,近日,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并公布了《數字鄉村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提出了數字鄉村標準體系框架,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數字鄉村標準化建設目標、建設內容和建設路徑,為標準化建設引領數字鄉村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保障。
開啟標準化建設,筑牢數字鄉村發展根基。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現實中,由于三農工作涉及面廣、事雜,產業主體分散,部門、行業、區域間缺乏統一規劃,存在各自為政現象,最終導致工作效率降低。制定數字鄉村標準體系結構,能夠有效監督各地數字鄉村標準化工作,進一步提升工作質量,克服碎片化難題,讓更多數據信息互聯互通,形成集聚效應,推動數字鄉村建設步入快車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就數字鄉村發展而言,標準化在全面支撐鄉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數字化轉型中發揮著引領性、支撐性作用。未來,標準化體系建設將有望解決數字鄉村建設中的突出問題,防范潛在風險,從而不斷筑牢數字鄉村發展根基。
開啟標準化建設,補齊數字鄉村發展短板。目前,農業農村領域現代信息技術創新空前活躍,鄉村數字化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但也要看到,時下不少農村還存在數字基礎設施不足、創新能力不足、有效數據不足、信息資源難以互通互聯等問題。引導數字鄉村更好發展,須對標準化建設提出更高要求。對此,《指南》均作出明確部署:加快推動數字基礎設施、數據資源、信息系統建設運營等標準的研制,著力增加農業信息化、鄉村數字化等應用標準的有效供給,持續提升標準的先進適用水平。提升數字支撐能力,同時完善配套規則,補齊數字鄉村發展短板,全面提升標準化建設水平就有了底氣。數字鄉村標準化的建設,瞄準“數字藍海”,創新激發增長活力,以數字經濟不斷激揚發展新優勢,為鄉村振興插上數字“翅膀”。
開啟標準化建設,持續賦能鄉村振興工作。數字鄉村標準化建設是一項長期工作,很多標準沒有現成答案。因此,《指南》部署的農業物聯網、農村電商等四方面重點任務,既是國家所需、人民所盼,更是未來工作所向、機遇所在。標準化體系建設對于推動解決當前數字鄉村領域基礎設施、農機裝備、信息系統、數據資源難以互聯互通等問題,全面支撐農村生產、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數字化轉型具有重要意義。《指南》中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數字鄉村標準化工作目標:到2025年,初步建成數字鄉村標準體系。重點領域標準制修訂工作步伐加快,基本滿足數字鄉村建設需求。只有全域覆蓋,全程發力,全員參與,相關標準才能全面開花,滿足數字鄉村建設需求,形成標準支撐和引領數字鄉村發展的良好局面。
目前,鄉村振興戰略正全面實施,《指南》的印發,帶來的是更高的產能、更有效的勞動,更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新動能。相信在數字鄉村標準體系的建設推動下,能真正激發信息化在鄉村振興中的巨大潛力,讓“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腿”,為百姓帶去實實在在的幸福感、獲得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