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云南大理“六種發展路徑”助推集體經濟駛入“快車道”
時間:2022-06-22 01:41:39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郭麗 字號:【

  近年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堅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將集體經濟發展情況納入黨建重點工作任務清單和各級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重要內容,作為黨組織書記評先評優的重要標準,積極探索發展路徑,助推全州村級集體經濟高速發展。2021年底全州1110個村委會(社區)村級集體經營性收入總額達18250萬元,村均16.4萬元,已全面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

  突出產業特色,走“融合型”發展路徑。結合農村產業發展規劃和鄉村振興規劃,積極探索“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黨支部+企業+基地+農戶”“互聯網+”等多種模式,著力打造大理旅游、漾濞核桃、賓川水果、祥云等重點產業,做大做強做優主導產業,選準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切入點,以好的項目實現村級集體經濟持續穩定增收,提升村集體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彌渡縣創新發展理念,構建生豬全產業鏈、全利益鏈、全服務鏈,探索“黨組織+龍頭企業+金融機構+合作社+貧困戶”的“1+4”產業發展模式,建立合作社綁定農戶、龍頭企業綁定合作社的“雙綁”利益聯結機制,建設100萬頭正大生豬養殖項目。項目覆蓋85個行政村,417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項目建成后每個行政村增加5萬元以上集體經濟收入,貧困戶每戶獲得年收入3000元,實現村集體、農戶、企業等“多方共贏”。同時,還采取“光伏+養殖”的模式實施光伏項目,在8個養殖場的48棟豬舍屋頂安裝太陽能光伏板,形成“廄頂光伏發電、廄舍養豬賺錢”的農光一體“光養”高效農業,為村集體增加收入200萬元。目前全州共有408個村通過產業融合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6130萬元。

  依托資源優勢,走“盤活型”發展路徑。充分利用村集體機動土地、閑置土地、荒山荒坡及村莊整治、異地搬遷、宅基地復墾等節余土地引入現代農業項目和輕工業項目,盤活樓房、廠房、校舍等閑置資產,建設標準廠房、專業市場、倉儲設施、服務設施等,通過資產租賃、承包經營、股份合作等多種方式,喚醒“沉睡”的資產資源,把資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資產資源價值最大化。洱源縣焦石村積極盤活閑置土地、荒山荒坡等土地資源,爭取滬滇協作、美麗村莊等項目扶持,多元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探索種養型、資源型等模式,通過發包砂石廠、養雞場,村集體每年創收32.58萬元。目前全州共有516個村通過盤活資產資源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5790萬元。

  打造文旅品牌,走“景區型”發展路徑。發揮地方優勢品牌和差異化特色,打造村域景區、農家樂、民宿,將鄉村山水、田園、人文、農業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劍川縣沙溪鎮借助國家AAAA級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最美小鎮”優勢,沙溪寺登街被世界紀念性建筑基金會列入“值得關注的101個世界瀕危建筑遺產名錄”契機,活化利用“空心村”,為沙坪村創收30萬元。北龍村以閑置糧倉為基礎,建設引進“先鋒書局”,憑借其品牌影響力和巧妙的構思成為“網紅打卡點”,村集體經濟創收80萬元。華龍村引進“半山咖啡”館,成為“沙溪印象”,整個沙溪鎮實現了產業變強、農村變美、農民變富的“沙溪蝶變”。目前全州共有14個村通過文化旅游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180萬元。

  村企攜手共建,走“聯創型”發展路徑。依托城郊區位優勢,通過投資入股、合作開發、聯營共建等方式,發展商業綜合體等新產業新業態,走“村企共建”路徑,做大做強集體收入。大理市登龍村將28畝集體代征安置地競價出租給大理中紅石化公司,打造集餐飲、休閑、購物、娛樂為一體的商業綜合體——中紅海峽廣場,每年增加集體經濟收入254萬元,租金每五年按5%比例遞增,期滿后所有資產全部歸村集體所有。目前全州共有12個村通過聯營聯創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1190萬元。

  發揮組織功能,走“抱團型”發展路徑。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改變農村長期以來分散經營、單打獨斗的發展模式和“胡椒面”式的資金投入模式,采取異地置業、飛地合作、抱團發展、村組聯合等方式,打造規模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倉儲庫房等物業項目,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洱源縣三營鎮采取“抱團造血”的方式,由全鎮10個村共同出資,建成三營鎮中藥材及農產品銷售中心,項目由所在的三營村負責管理并公開打包租賃,各村進行分紅。2021年10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均超過5萬元,最高達16.48萬元。

  發展服務經濟,走“服務型”發展路徑。依托位于城鎮中心和城郊接合部的區位優勢,圍繞服務產業,組建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通過提供農業生產、倉儲物流、后勤服務等增加集體收入。大理市荷花村利用區位優勢,組建大理大學荷花校區寶鑫學生后勤公司和大理新世紀中學后勤服務公司,提供學校后勤服務,實現村集體年增收440萬元。同時結合大理市第三幼兒園、綜合市場、加油站等項目收入,全村每年實現集體收入2300多萬元,對股民進行股金分紅1000多萬元,讓老百姓切實享受到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成果。目前全州共有13個村通過提供服務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2640萬元。

  (作者單位: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