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諺有云:“三分種,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險。”
進入后期田間管理關鍵時期。甘肅省華亭市西華鎮王寨村,農技人員走進麥田,向農民講解各種病蟲害的應對方法和“一噴三防”的必要性,并現場指導農民規范噴灑農藥,作業使用的農藥和葉面肥等均由下達的補貼資金進行采購。據了解,今年是中央財政時隔7年之后再次恢復“一噴三防”補貼政策,安排16億元用于小麥“一噴三防”全覆蓋,帶動各級投入資金37億元。
“三夏”生產在全年糧食生產中具有承前啟后作用,夏糧顆粒歸倉是對農民大半年辛勤勞動成果的兌現,而不誤農時抓好夏播、加強夏季田間管理,又為秋糧豐收打牢了基礎。
緊抓最后窗口。行百里者半九十,糧食生產環環相扣,任一環節都馬虎不得。受去年罕見秋汛影響,各地冬小麥整體晚播。5月27日,農業農村部常務會議強調,要指導麥區抓住最后的窗口期,加強后期田管。5月31日,農業農村部下發通知,要求堅決打贏防“干熱風”保夏糧豐收抗旱促夏種夏管這場硬仗,落實“一噴三防”等措施,盡可能多增粒重提高單產,確保夏糧安全成熟、豐收到手。各地積極開展“科技壯苗”“百名農技人員包千村”等行動,讓“晚播麥”粒粒生金。
實現落地即管。由于秋作物種類多,生產時間短、任務重,田管從播種開始便需要更加精準高效、抓早落細。在夏播挖足面積、品種潛力基礎上,各地農業部門要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因地因時、分區分類搞好作物田間管理精準指導,及時查田補苗,加強肥水調控,搭好豐收豐產架子。
部分地區還應著力抓好結構優化調整,落實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及其他油料作物擴種任務,指導做好機械購置改裝、備足生產資料,幫助生產主體解決實際困難,搞好技術培訓和社會化服務,及時核查面積、兌付補貼資金,確保種足種好。
樹牢防災意識。“防災就是增產”,夏管還須始終繃緊防災減災這根弦,未雨綢繆、立足于防、著眼于早。農業農村部門應加強與氣象、應急、水利等部門協同配合,及時發布災害預警信息,分區域、分災種制定各類防災減災預案、儲備救災物資,加密災情調度,推進科學抗災和恢復生產;抓好病蟲害防控,緊盯草地貪夜蛾、水稻“兩遷”害蟲等為重點的秋糧病蟲,加強監測預報、協同治理,推進統防統治、綠色防控,及時組織開展應急防控,堅決遏制病蟲暴發危害。
夏糧豐收到手,種足管好秋糧,夏管的有力有序開展,必能為奪取全年糧食穩產增產贏得主動。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