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穗金黃,麥浪滾滾。近日,全國各產區小麥陸續進入收獲階段,傳來豐收喜訊:安徽已收獲小麥4069.1萬畝,進度為95.1%;“云麥114”刷新我國西南麥區小麥單產紀錄,平均畝產776.40公斤;河南修武小麥畝產突破950公斤,再創新高。去年以來小麥生產闖過了抗秋汛、促弱苗、防病蟲等多個關口,經過多方努力,目前小麥豐收在望。
夏糧豐收,全年主動。今年是個特殊的年份,國際局勢風云突變,俄烏沖突造成國際糧食及化肥市場供給壓力劇增,增大對我國國內糧食供給和市場的壓力;國內疫情多點散發,給春耕備耕帶來了一定壓力。在國際和國內雙重壓力下,各地積極應對,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全力保障夏糧豐收到手,顆粒歸倉。
黨政同責“逐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證糧食安全,大家都有責任,黨政同責要真正見效。要有合理布局,主產區、主銷區、產銷平衡區都要保面積、保產量。”各地在抓好“三夏”生產中,嚴格落實黨政同責要求,通過成立糧食生產工作專班、建立領導幫包聯系機制等,狠抓麥田管理、跨區機收、夏種夏管等工作,不折不扣落實“三夏”生產各項重點任務。
科技指導“到點到位”。早在今年2月份,農業農村部就啟動“下沉一線包省包片保夏糧小麥豐收”行動,旨在督促各地落實落細小麥春季田管措施,確保夏糧首戰告捷。各地盯緊關鍵節點農戶的具體科技需求,及時查田補苗,加強肥水調控,將各項指導與幫扶措施落到田間地頭,為豐收筑牢了科技支撐。
防災防蟲“提前預案”。夏季是我國強對流天氣、干熱風天氣的易發、高發季節,去年夏季中原地區的極端暴雨造成了不小面積的小麥減產。根據中央氣象臺消息,預計今年夏收夏種期間,大部分時段天氣條件較好,利于夏收夏種,但對于干熱風等極端天氣仍不能掉以輕心。在小麥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各地綜合氣象訊息,加強極端天氣的監測、預警,并提前預案相應防范措施,最大程度地減少極端天氣給小麥豐收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落實“一噴三防”等措施,有效清除條銹病、赤霉病、蚜蟲等病蟲害障礙,實現“蟲口奪糧”。
機收工作“搶晴搶時”。小麥97%以上靠機收,當前,全國疫情仍有多點散發,在統籌疫情防控的有關要求下,各地積極探索,密切跟蹤調度機收作業供需對接情況,統籌調劑機具機械,做好跨區機收的各項物資和技術準備。同時,充分發揮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作用,抓住晴好天氣和降雨間隙,開展代收代種等服務,做到應收快收,應收盡收,做到成熟一塊搶收一塊。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