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拿出抓鐵有痕的勁頭,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這是黨中央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著眼推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的重大決策,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碳達峰,指某個地區或行業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最高值然后經歷平臺期進入持續下降的過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轉降的歷史拐點;碳中和,是指排放多少碳就做多少抵銷措施來達到平衡,實現相對“零排放”。例如排放出的碳經過森林、草原、濕地等生態系統吸收以及碳捕獲與封存等方式消除。
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中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農業農村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領域,推進農業農村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是加快農業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本期聚焦農業農村“雙碳”,一起探討如何推動農業農村領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促進農業農村綠色發展,擦亮鄉村全面振興的生態底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