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萬事,吃飯為大”。湖北作為農業大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障國家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決扛穩政治責任,季季接續、環環緊扣,全面打出穩產保供系列組合拳,切實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提高政治站位,下足“穩”的功夫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穩產保供工作,堅持從“國之大者”的高度充分認識保障糧食安全的極端重要性、緊迫性。省農業農村廳派出9個督導組和4個科技服務組,分區包片巡回督導播種面積、關鍵措施、惠農政策等落實情況。各地堅決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求,按照全年糧食7029萬畝和大豆335.7萬畝生產目標分解任務,全力把面積落實到村、到戶、到田,確保農時不耽誤、農田不撂荒。
目前,全省夏糧面積1952.9萬畝(其中小麥1575.1萬畝、馬鈴薯340萬畝),油菜面積1734.6萬畝,同比穩中略增。加之防控得力,截至4月下旬,小麥赤霉病、條銹病同比減少92.7%、85.2%,夏糧夏油有望再獲豐收。
踐行大食物觀,下足“增”的功夫
積極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充分發揮湖北資源豐富的優勢,全力以赴抓好果菜茶、肉蛋奶等特色農產品生產。擰緊“糧袋子”。今年糧食播種意向面積7053.7萬畝,同比增加24.7萬畝。春播糧食作物意向面積4111萬畝,同比增加40.6萬畝。抓牢“油瓶子”。持續加大開發利用冬閑田擴種油菜力度,油菜面積達1734.6萬畝,一二類苗占比88%,面積和苗量均創歷史之最。穩住“菜籃子”。強化“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持續抓好養殖業穩產增效。
一季度,蔬菜累計產量877.76萬噸、產值287億元,同比增長3.8%、7.8%。全省生豬存欄量分別達到2228.7萬頭,同比增長1.1%;出欄1195.9萬頭,同比增長12.2%。水產品總量138.21萬噸,同比增長4.3%。此外,全省果茶桑藥面積穩定在1680萬畝左右,春茶鮮葉和干毛茶均價分別同比上漲31.4%、20%,茶葉總銷售額129.03億元、同比增長29.3%。
聚焦農業產業化,下足“強”的功夫
搶抓十大重點農業產業鏈建設重大機遇,持續實行“鏈長制”,多措并舉延鏈補鏈強鏈。持續建設優質基地,以集群化發展建設大基地,成功爭取京山市、武穴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持續打造禽蛋產業、江漢平原油菜等2個國家級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推動9個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建設。持續打造知名品牌,通過中央廣電黃金時段推出恩施玉露、宜昌宜紅等14個農產品區域品牌,優選襄陽牛肉面、荊州魚糕等10個農產品區域品牌在省級媒體推介。持續擴大銷售渠道,開拓鞏固北京新發地、廣州江南市場等,全力支援上海、廣東、吉林等地抗疫保供,為打開省外市場贏取口碑。
一季度,全省凈調出豬肉產品8.5萬噸,同比增長313.6%,淡水產品和蔬菜的調出量分別達到83萬噸和245萬噸,組織各地向上海捐贈優質大米、新鮮蔬菜等農副產品3000噸。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出臺農業產業化招商引資工作指導意見,將2400億元的招商引資目標分解到各地;設立農業招商引資獎勵資金,樹立鮮明的導向。全省農業招商引資共新增簽約項目139個,簽約金額949.6億元,同比增長97.8%。
突出綠色發展,下足“升”的功夫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生產更多綠色優質生態農產品。優化生產模式,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 2293萬畝、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1722萬畝,建設15個國家級、33個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稻田綜合種養面積達751.3萬畝,“糧經飼統籌”突破200萬畝。規模豬場1.42萬個,養殖規模化率達57%,高于全國水平4個百分點。
凈化產出環境,常態化實施長江“十年禁漁”,推廣工程化循環水養殖、池塘“零排放”圈養、流道養殖、集裝箱養殖等現代生產方式,全省養殖水面調整至766.2萬畝,淡水產品產量達到138.2萬噸、增長4.3%。
著力推進綠色生產,全省化肥農藥使用量連續9年實現負增長,綠色防控覆蓋面積超過4800萬畝,主要糧食作物統防統治覆蓋率達45%,畜禽糞污和秸稈綜合利用率分別達到92.71%、93.28%。
強化標準認證,強化省級農業地方標準制定和推廣,實施農業標準化示范。全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農產品地理標志分別達到2470個、186個、195個,穩居全國前列。推行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農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率保持在97.5%以上。
錨定穩產保供,下足“實”的功夫
保持“拼搶實”的工作作風,全心做好綜合服務。加強技術指導,省級13個專家組、縣級208個技術指導組、全省1.3萬名農技人員分片包干、蹲點駐守,指導農戶科學購種購肥、加強肥水管控、開展病蟲防治、應用節本增效技術。強化科技支撐,深入實施院士專家服務農業產業發展“515”行動,加快黑稻、高油酸油菜、水稻血清蛋白等科技成果在省內轉化落地。
抓好要害環節,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守牢守好7288萬畝耕地紅線。啟動第三次土壤普查和試點工作,持續提升耕地地力,推進酸化土壤治理,大力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綠色生態轉型。大力推進種質資源保護利用、良種選育、龍頭企業培育、繁種基地建設和市場凈化等五大行動。備足農資機具,全省玉米、水稻種子備貨量9420萬公斤,化肥到縣105.8萬噸(折純量),主要農藥品種全、供應足、質量好;調度農機具58.6萬臺套,完成機械耕整面積1000多萬畝。
落實惠農政策,落實稻谷補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糧食烘干能力提升等惠農政策,一季度爭取財政支農投入104.9億元,同比增加1.15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支農投入99億元、省級財政支農投入5.9億元),中央和市縣共投入1.11億元植保資金,促弱轉壯、防治病蟲,完成小麥、油菜病蟲害統防統治4499萬畝次。
(湖北省農業農村廳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