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是福建省優勢特色產業,長期以來占據全國領先地位。福建全省栽培食用菌50余種,其中商業化規模栽培30多種,珍稀種類近20種,是全國栽培種類最多的省份。近年來,福建省高度重視,精心謀劃,全力推進優勢主導產業集聚發展,持續做優做大做強食用菌產業,產業之花越開越盛,富民之路越走越闊。
下好“一盤棋” 畫出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同心圓”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要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立足農業資源多樣化和氣候適宜優勢,培育特色優勢產業。
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的沖鋒號響徹全國,聲浪高漲。2021年,福建出臺了《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3212”工程實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間將建設20個重點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食用菌產業位列其中。
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福建食用菌優勢特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2021年正式啟動國家(福建)珍稀食用菌產業集群建設,實施區域包括古田、羅源、屏南、尤溪、順昌、浦城、南靖、漳州高新區等8個縣(市、區),圍繞“一核、二區、三基地一中心”功能布局,持續做強做優特色菌種,推動食用菌產業集群發展。
錨定目標,機制先行。省財政廳和省農業農村廳聯合成立工作協調小組,建立由1個工作專班、1個項目推進小組、8個項目實施縣協調組構成的“1+1+8”推進機制,全省上下擰成一股繩。
立足產業集群建設需求,福建各地紛紛推出相關政策措施:古田縣出臺《古田縣促進食用菌產業鏈發展十五條措施》,大力促進產業發展提升;順昌縣制定出臺《順昌縣促進食用菌產業發展若干扶持措施》,夯實食用菌產業基礎建設;羅源縣出臺“羅源縣都市現代農業發展政策”,每年安排專項資金700多萬元;尤溪縣印發《尤溪縣2021年食用菌產業集群建設項目計劃》,確保食用菌產業建設上水平、出成效……“一縣一方案”,群策群力,畫出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同心圓”。
作為項目推進組的“領頭羊”,福建省食用菌技術服務推廣總站組織3個專家服務小組分別掛鉤項目實施縣,幫助項目實施主體解決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持續強化科技服務,助推產業集群建設項目順利實施。
打造全產業鏈 奏響食用菌產業進階曲
如何邁向“好特優”,補足短板,構筑食用菌產業新高地?福建匯聚發展動能,不斷做強“菌”文章。
羅源縣是我國最大的秀珍菇生產縣,一直以來,其產業發展面臨著菌種制售技術停滯不前、生產栽培工廠化程度低等一系列問題。2019年,羅源成立縣食用菌研發中心,專家隊伍攻堅克難,將秀珍菇液體菌種接種養菌項目提上日程。2021年4月,液體菌種項目在羅源縣建成投產,突破了羅源秀珍菇多年的技術瓶頸,出菇快,出菇率更高,大大提高了種植效益。
在順昌縣,順昌神農菇業有限公司已經有完整的海鮮菇自動化生產鏈,裝瓶滅菌、采收包裝、入庫打冷、裝箱出貨……作為全國最大的海鮮菇生產基地,目前神農菇業產能為每天四十萬瓶海鮮菇,與袋栽海鮮菇相比,瓶栽海鮮菇節省了將近30%的勞動力。
古田縣從原輔料供應、菌種培育、菌包生產、菌菇栽培到產品的烘干初加工、運輸、貯存、銷售等各個環節,按照工廠化生產模式,由種植戶、合作社、加工廠、經銷商等不同的生產或銷售主體分擔每個環節的精深化、專業化工作,建立起從食用菌栽培到初加工再到銷售一條龍的全產業鏈體系,形成“縣域工廠化”古田模式。朵朵銀花匯聚成“中國食用菌之都”的古田振興樣板。
據了解,古田縣以食用菌為主導產業的省級以上龍頭企業有12家,農民合作社1022家,家庭農場263家,并依托國家產業園項目形成食用菌綜合園區,通過項目示范帶動,全產業鏈產值200億元,連續1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位居寧德市第一。
浦城縣依托仙芝科技項目將靈芝產業打造成生產種植、加工、產品銷售(品牌宣傳)的三產融合模式,帶動全縣食用菌產品加工轉化率達82.5%,加工產值達6.3億元,并通過十里蓮塘靈芝(農特產品)電商博覽園項目,進一步發展靈芝產業,打造浦城靈芝品牌,弘揚靈芝文化。三產融合繪出浦城縣鄉村新景象。
福建集群聚力,推動“小特產”向“大產業”蛻變,助力食用菌產業融合發展。2021年以來,福建省食用菌產業集群共實施項目35個,建設內容包括良種繁育、工廠化生產設施、標準化生產、采后商品化處理、精深加工能力、三產融合等六大方面提升工程,多措并舉奏響食用菌產業進階曲。
拓寬富民路 將食用菌產業打造成“富民大產業”
“成發公司采用的是國際先進食用菌機械化制包,與菇農自制菌包相比,我們菌包的出菇時間縮短90%,產量提高10%,而且是一批次出菇,既節能環保,又提質增效。”福建成發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建木介紹。
成發公司采用“公司+農戶”模式,年生產600萬袋菌包供應給漳州靖城鎮鄭店村周圍幾十戶菇農試種示范,助推農戶高效益生產,實現公司和農戶的雙贏格局。
這是漳州食用菌產業聯農帶農的一個縮影。此外,漳州市加快構建食用菌產業公司加基地聯農戶的生產模式,如:福建金明食品有限公司、漳州市角美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將生產的雙孢蘑菇栽培料供應給附近的小企業和農戶,充分發揮公司掌握的雙孢蘑菇生產技術優勢,帶動全市雙孢蘑菇產量產值大幅提升。同時,漳州市高新區結合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線建設項目,服務帶動全區從事食用菌主導產業人數達1.73萬人,帶動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36萬元、同比增長10.6%。
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的一項重要指標就是讓農民分享產業鏈增值的收益。集群建設也吸納了更多農村勞動力投入生產,賦能產業發展。
尤溪縣結合村集體新建黑木耳菌包全自動化生產線項目,帶動周邊農戶100多戶發展標準化黑木耳種植;順昌縣結合建設雙孢蘑菇工廠化栽培項目,可增加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50人以上;浦城縣仙芝科技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入股”“公司+合作社+農戶”、流轉農戶土地、開展農戶就業培訓并安排到基地勞動等模式助力鄉村振興,累計推廣種植靈芝1.1萬畝,帶動農戶5100戶,實現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近0.2萬元……借助食用菌產業集群建設的契機,福建各地加緊探索,緊密銜接鄉村振興戰略,致力將食用菌產業打造成實打實的“富民大產業”,發展成果惠及社會大眾。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