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肖建波 種水稻的“肖魔怔”
時間:2022-11-01 01:15:42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 字號:【

  9月23日,2022年度“全國十佳農民”在中國農民豐收節四川成都主會場揭曉。祖茂堂、肖建波、蓋永峰、丁旦、魏德東、趙常洪、石濡菲、許方瑜、楊曉凌、馬志祥等10位優秀農民獲得2022年度“全國十佳農民”項目資助。

  當選的“全國十佳農民”將獲得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的資助,以及網商銀行提供的全年免息貸款,以支持他們更好更快發展。今年“全國十佳農民”還將加入網商銀行縣域人才培養計劃“板凳課堂”,成為板凳課堂特聘講師。農業農村部于2014年起開展“全國十佳農民”資助項目,9年來,已評選出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的優秀農民代表90名。本刊將分多次刊發本屆“全國十佳農民”的先進事跡,以饗讀者。

  “現在最大的夢想就是繼續把農場做大做強,讓更多人吃上咱永吉的優質大米,讓更多鄉親們通過稻米致富。”九月豐家庭農場主肖建波說。

  出生于20世紀70年代的肖建波,是吉林省永吉縣一拉溪鎮新興村村民。祖祖輩輩都是種地維生、靠天吃飯的農民。新興村在水稻主產區,肖建波打小就幫著父母侍弄水稻,育苗、插秧、施肥、除草……一次次收獲的喜悅,不但讓他愛上了這片生養自己的黑土地,而且讓他愛上了農業,尤其熱衷于種植水稻。

  從“肖魔怔”到“土專家”

  當年因為品種落后,產量偏低,父輩們辛苦勞作一年,賣糧后手里攥著的幾張票子卻僅夠維持一家溫飽??粗赣H因為常年積勞成疾大把吃止痛藥的樣子,“一個種出優質水稻,讓家人過上好日子”的夢想在肖建波幼小的心靈里扎下了根。

  懷揣著這個夢想,高中畢業的肖建波并沒有像其他同齡人一樣去外面闖蕩,而是選擇留在家里幫父母種地。為了種好水稻,他購置大量水稻種植技術相關書籍自學,并自費到中國農民大學進行了深造。不僅如此,他還挨個拜訪村里村外的種地能人和鎮里、縣里的農業技術人員,通過長期的學習,他在地里鼓搗起了試驗田,學到點新東西就趕緊去試驗田里研究,試種各種水稻新品種。

  肖建波說,“那時候就是一門心思想種好水稻”。在水稻生長的各個關鍵時期,不管是三更半夜還是烈日當頭,想起什么事就馬上跑到地里琢磨,吃了無數苦,也繞了很多彎路。

  有些村民不理解,背地里管肖建波叫“肖魔怔”。別人的冷嘲熱諷沒有澆滅他研究水稻種植的熱情,付出終有回報,幾經寒暑,肖建波終于掌握了比較豐富的水稻種植技術。鄉親們在種水稻時有什么技術問題,都愿意跟他一起探討,自家水稻有了什么疑難雜癥也都愿意找他幫忙。從此,他也從“肖魔怔”變成了鄉親們口中的“土專家”。

  好地就該用好種

  肖建波說,“好地就應該用好種,這樣才能多產糧。”

  為了讓鄉親們種好糧、增加收入,肖建波通過走訪市場,與收購商和大米銷售商探討,終于摸到了影響水稻價格的“軟肋”:本地水稻品種較為單一、優勢不明顯、市場占有率低。從此,帶領鄉親們種出“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水稻品種,幫助大家一塊兒富起來,就成了他新的夢想。

  因為對水稻種植的這份熱愛和執著,2010年肖建波受到了袁隆平院士團隊的關注,并得到了極大的技術支持。這年九月的一天,肖建波終于見到了一直崇敬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決定將多個水稻新品種交給他試種,并殷切囑托:“北方溫差大,南方種的水稻沒有北方的口感好,希望水稻新品種能在吉林的黑土地上種植成功并大面積推廣。”

  在袁隆平院士團隊的支持下,國家粳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肖建波建立了合作關系。袁隆平院士的信任和囑托、團隊的技術支持,給了他極大的動力,讓肖建波“奔夢”的勁頭更足了。

  2012年,肖建波再次受袁隆平院士團隊委托,進行了1300個品種的試驗示范。從此,肖建波一頭扎到試驗田里,啥也不顧了,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這些“寶貝”,育苗、播種、施肥、收割都親力親為,幼苗期、分蘗期、拔節期、孕穗期各個時期詳細記錄,各個時期的技術數據他記錄了幾十萬字。當年有3個適合吉林地區的水稻新品種試驗成功。2014年開始大面積種植,新品種每公頃可增收3000元,現種植面積已超過200公頃,水稻良種優勢初步顯現。

  2016年5月,國家粳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農場正式掛牌成立吉林試驗站,與農場合作進行新品種試驗研發、人才培訓、水稻種植技術研發,農場年種植試驗品種1700余個。目前,農場已自主注冊“袁氏國米”品牌,并獲吉林大米產地認證。經過幾年的雜交篩選,在“袁氏國米”商標旗下,陸續開發出有色、高鈣、多胚、少糖等多個功能性稻米新品種,三系稻花香、三系軟香米、三系胚芽有色糙米等優質稻米品牌。

  “隨著大米的營養、保健、美容等功能逐漸被挖掘,我們的這項獨門優勢,即水稻良種優勢日益凸顯,農場大米銷售持續看好,年銷售訂單水稻1200噸,優質大米700噸,產值近1300萬元。”肖建波自豪地說。

  種好地還得靠機械化

  肖建波說,“要種好地,還得靠機械化。”

  多年的農機服務作業,讓肖建波嘗到了農業機械化的甜頭,可是由于鄉親們的耕地面積小又分散,大型農機作業率不高,一家一戶的種植方式還存在著產量低、成本高的問題。怎么能將農業機械化惠及更多的鄉親,成了讓肖建波煩惱的新問題。

  一次電視上有關國外農場的報道,一下子讓他“開了竅”。肖建波將父母和自己的20多公頃土地當成了試驗田,一邊實行農業機械化耕種,一邊摸索建立家庭農場的經驗。2013年,他流轉土地4000多畝,注冊成立了九月豐家庭農場。幾年來,農場逐步發展壯大。

  “建波,你地種得多也種得好,我家的地也給你種吧。”近年來,因為土地流轉價格公道,種地示范效果顯著,鄉親們主動上門提出把地流轉給肖建波。如今,九月豐農場已覆蓋周邊3個村200多個農戶。他經營的九月豐家庭農場,每年帶動村民就業百人以上。通過流轉土地,帶動周邊農戶實現了“一地三收”:一是土地租金收入每公頃0.8萬元,二是流轉土地后的村民到農場打季節工每人年收入1.5萬元,三是土地入股村民每公頃土地年增加分紅0.2萬元。

  如今,走進九月豐家庭農場,萬畝良田稻谷飄香。轟隆隆的車間內,工人們忙著運送、晾曬、加工,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經過多年的不懈奮斗,肖建波用辛勤的汗水和執著,不但圓了自己在黑土地上種出優質稻的最初夢想,而且正逐步實現著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的夢想。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