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創新增動能 轉型提質效 以有效投資加速推動高質量鄉村振興
時間:2022-09-27 02:18:29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浙江省平湖市委書記?仲旭東 字號:【

  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加快補上三農領域突出短板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近年來,浙江省平湖市委市政府始終牢記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全力推進“國之大者”在平湖的落實落細,切實加大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積極探索制度創新、平臺創新,主動應用科技創新、模式創新,以產業為支撐,以項目為龍頭,大力構建多元投資格局,著力推動城鄉融合發展,高水平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三年來,全市農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增速均穩定在2.5%以上,連續9年獲得省鄉村振興(新農村建設)優秀縣(市)稱號,在嘉興市鄉村振興(統籌城鄉)考核中實現“六連冠”。

  黨建統領、機制保障,

  打造合力更強的工作大基座

  發揮黨建統領優勢,以開拓創新之舉、硬核攻堅手段持續增強三農工作合力。

  增強組織領導力。全面貫徹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要求,成立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市鄉村振興領導小組),并層層壓實責任,市鎮村黨組織書記對鄉村振興負總責,擔任有效投資總指揮。

  把好要素保障關。充分發揮政策引導和資金撬動作用,建立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靶向發力助推三農領域高質量發展。加大資金保障力度,近三年投入鄉村振興資金75.65億元,土地出讓收入的7.6%用于農業農村建設,申請特別國債、一般債券、專項債16.65億元用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農業園區建設等項目。積極盤活土地資源,新編國土空間規劃中,13%的建設用地指標重點保障三農工作,每年安排5%以上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保障鄉村重點產業和項目用地。

  用好考核指揮棒。在鎮街道目標責任制考核中設置農業招商引資、重大項目推進等專項指標,全面建立“一個農業項目、一名領導、一支隊伍、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攻堅機制,通過月曬季比、考核倒逼等手段形成“比速度、比質量、比效益”的競爭態勢,構建高效協同的組織體系、齊抓共推的工作格局,確保項目全速全力推進、早日落地見效。

  搶抓機遇、創新模式,

  打造能級更高的產業大平臺

  積極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歷史機遇,把接軌上海的區位優勢轉化為吸引高端要素集聚的發展勝勢,建立浙江首個農業經濟開發區,入選全國鄉村振興優秀案例。

  錨定方向,科學規劃。平湖農業經濟開發區定位“農業硅谷 農創高地”,發揮臨滬優勢,聚焦種子種源、精品蔬菜等特色主導產業,布局“一核三心五區”產業發展空間,規劃總面積55.8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18平方公里,已聚集現代化農業企業39家、總投資43億元,先后列入省部合作鄉村振興示范點、浙江省科技農業示范園等創建名單,成功創建全國農業產業強鎮、省級現代農業園區。

  創新機制,激發動能。堅持以發展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像重視城市建設一樣重視農村,實行區鎮合一實體化運作,組建國資公司,分板塊負責基建投資、招商引資、經營管理等工作,持續推動政府、市場、社會三方協同參與,成立以來已實施園區建設項目32個,總投資10億元。

  接軌上海,協同發展。首創“毗鄰黨建”引領區域聯動發展模式,打破行政區劃壁壘,與上海金山區共建的長三角“田園五鎮”鄉村振興先行區入圍長三角一體化“最佳實踐”,與上海蔬菜集團合作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的農產品流通交易平臺——農博匯項目,一期總投資8.7億元。同時,依托長三角農創大賽、浙滬鄉村馬拉松、南北山塘論壇等品牌活動,不斷推動發展協同與治理協同。

  項目為王、科技賦能,

  打造活力更足的創業大生態

  依托高質量農業項目,以科技創新帶動區域產業蝶變躍升,爭當產業振興“排頭兵”、數字鄉村“先行者”。

  項目集聚,握指成拳。強化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匯聚新型農業項目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已成功舉辦六屆農業經濟洽談會,簽約農業項目186個、總投資188億元。建成3平方公里國際科技農業合作示范區,成為首個被納入G60科創走廊的農業板塊。隨著國際植物新品種科創中心、亞歐園藝種源中心、長三角草莓種源中心等項目的落地投產,平湖日益成為長三角最具科技感、未來感的現代農業發展高地。

  試點創建,示范引領。省級鄉村產業數字化綠色發展、稻米全產業鏈集成示范兩項試點將投入4.15億元實施33個項目,目前已完成投資2.6億元。2022年以來,全市13個項目列入省級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實施計劃,到7月底已完成投資4.03億元、完成率達79.6%,有效穩定農業經濟基本盤。引入社會資本共同建設的農田數字化管理項目入選省農業“雙強”十大試點。

  數字賦能,提質增效。創建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加快農村網絡升級換代普及,推動5G向農村覆蓋。建設數字鄉村大數據中心和天地空一體觀測網絡,健全農業農村數據采集體系和基礎數據資源體系,率先構建現代農業農村大數據發展格局。

  以人為本、強村富民,

  打造品質更優的共富大場景

  聚焦浙江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實施城鄉融合聚變共富行動,統籌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生態環境改善,增收渠道拓寬。

  大抓基礎設施投入。深化“四好農村路”建設,近三年完成農村公路建設項目投資16億元,農村公路總里程達1102.13公里。推進農村危舊橋梁改建提升,完成危舊橋梁拆除重建60座、維修加固30座。開展“飲用水提質”行動,實施市域外配水工程,優化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完成全域“污水零直排區”建設。

  大抓環境治理投入。持續推進“金平湖·美麗鄉村”升級版建設,643個項目總投資10億元。建成市級美麗鄉村風景線9條、省級美麗鄉村示范鎮7個、省級特色精品村22個、省新時代美麗鄉村達標村61個,開展精品村、重點村、整治村美麗鄉村示范梯度創建,成功創建省新時代美麗鄉村示范縣。

  大抓強村富民投入。打造“1+8+

  N”共富體模式,開發“抱團富”線上應用,構建產業主體、村集體和農戶間的共富利益鏈接,謀劃實施共富碼頭、草莓共富田等項目。全市已建設“飛地抱團”項目6個,總投資14.3億元,飛地面積506畝,建設高標準廠房33.66萬平方米,每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4815萬元。2021年,全市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全部達到100萬元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3914元,城鄉居民收入比為1.64:1。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