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松縣位于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西北麓,是松花江、圖門江、鴨綠江三江發源地。幅員面積6159平方公里,轄14個鄉鎮、130個行政村。先后獲得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縣、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等稱號。近年來,撫松不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持續發揮特色資源優勢,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在特色產業發展、產業園區建設、基礎設施完善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突破。尤其是撫松縣作為遠近聞名的中國“人參之鄉”,多年來始終把推動人參產業發展擺在全縣發展的重要位置,全力做優做強以人參為主的醫藥健康產業,打造了區域經濟增長新引擎。
強化政策支撐,引領投資方向。為推進縣域內優勢產業快速發展,加快產學研動能轉換,根據國家、省、市有關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依托資源優勢,結合撫松發展實際,相繼出臺了《撫松縣工業投資優惠政策》《撫松縣人參醫藥產業投資優惠政策》《撫松縣旅游現代服務業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為域外和域內投資者提供更加優惠的投資政策,構建投資洼地,充分發揮政策資金的激勵引導作用,積極引進魯能、萬達、農夫山泉、華潤等國內知名企業到撫松投資興業,促進更多要素資源向鄉村聚集,不斷夯實鄉村產業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根基。
加大對上爭取,合理使用債券。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全面發展,增強農村群眾的幸福感,圍繞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撫松不斷加大對上爭取力度,整合資金持續完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往村覆蓋、往戶延伸。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行以財政為主的多渠道投入方式,連續三年每年投入超2億元資金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其中爭取一般債券資金3000萬元,鄉村面貌發生巨大變化。圍繞特色產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投資89851.51萬元,其中申請政府專項債券63000萬元、自籌資金26851.51萬元,創建撫松科技創新產業園區,打造撫松縣中小企業集聚的創新載體,通過將各類資源和服務有效集成,形成線上線下結合、產學研用協同、大中小企業融合的創新創業發展格局,為企業提供高水平、高質量的孵化服務,推動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核心競爭力,快速做大做強,帶動撫松人參、藍莓等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依托優勢資源,發展特色產業。撫松是中國“人參之鄉”,素有世界人參看中國,中國人參看吉林,最好人參在撫松的美譽。擁有撫松人參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人參種業)及國家級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中藥材)。近年來,撫松縣堅持綠色可持續的發展理念,根據資源稟賦,精準定位,把振興人參產業作為產業興旺的突破口,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狠抓標準建設,豐富發展模式,強化政策支撐,健全完善人參全產業鏈,推動人參產業集聚發展,人參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核心動力,2021年人參全產業鏈交易額達190.93億元。縣域內人參留存面積916.2公頃(其中西洋參面積95.26公頃,非林地栽參留存面積856.2公頃),產量達3650.3噸;林下參留存面積1.87萬公頃。撫松全縣共注冊人參業戶3215戶,已經形成了飲品、保健品、化妝品、藥品及食品五大系列600余種人參精深加工產品。規模以上精深加工企業年轉化鮮參3000余噸,初級加工年轉化鮮參近4萬噸。制定并發布《“撫松人參”加工技術規程》等19項標準,率先在全省開展“數字人參”可追溯體系建設工作,全面實施物聯網監控,實現“一品一碼”身份數字化監管。推進撫松人參種質資源圃建設,搜集各類人參種質資源200余份。完善品牌維護與保障機制,引導人參品牌化發展,“撫松人參”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2019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品牌估值206.32億元。累計投資3.5億元升級改造國家級萬良長白山人參市場,為業戶提供國際化、信息化、標準化多種交易模式的產銷平臺,并通過市場吸引需求、匯聚商家,形成以人參市場為主體的大產業集群,全國80%的人參在此交易,成為世界人參行業的風向標和晴雨表。今年,2022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將在撫松召開,撫松縣將牢牢把握人參產業發展契機,以建設“中國人參城”為目標,高質高效推動人參全產業鏈發展,著力打造人參馳名品牌,全方位挖掘人參文化,堅決扛起推動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旗,助推鄉村產業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取得突破進展。
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農民增收。通過政策資金扶持、加快推進土地流轉、加強職業培訓等有效手段,加大對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力度,推動發展規模不斷壯大,農業經營性收入穩步提高。全縣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835個,合作社注冊人員達10678人,合作社注冊資金達22.3億元(包含實物出資),帶動農戶2.3萬戶,2021年撫松縣合作社、家庭農場經營性收入達到4000萬元。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方式呈現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包括大戶創辦型、村集體組織牽頭型、企業帶動型、部門牽頭引辦型等多元類型。大多數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圍繞當地已形成的傳統產業、主導產業和特色產品開展生產經營活動,部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打破了農村區域的局限,形成跨區域的合作社產加銷一體化聯合發展,推動了區域資源的優化配置,延長了產業鏈,提升了價值鏈,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打造產業園區,推動高質量發展。2022年4月2日農業農村部批準撫松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單位,產業園涉及縣域內8個鄉鎮46個行政村,入園農民數量2.8萬人,農戶8644戶。財政投資6.25億元,其中中央財政獎補資金0.7億元、整合其它渠道財政資金5.55億元,主要用于種業基地、加工補貼、綠色生產、質量監管、品牌培育、公共服務、信貸擔保、貸款貼息等方面;撬動社會資金15.67億元,包括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市場主體投資及銀行信貸、農業保險等的社會資本投入,主要用于產業融合發展類的營利性項目建設。按照“立足白山、輻射東北、面向全國”的構想,充分發揮產業園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做大做強人參種業產業,到2024年,產業園總產值預計將達到239.18億元,其中主導產業總產值達到215.27億元,占園區總產值的88%以上,為撫松農業農村經濟實現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新活力。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