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護好黑土地 守好“飯碗田”
時間:2022-07-19 00:53:43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譚景光 字號:【

  “黑土地保護法”明確規定,“國有農場應當對其經營管理范圍內的黑土地加強保護,充分發揮示范作用,并依法接受監督檢查”。黑龍江農墾友誼農場有限公司擁有黑土良田187.7萬畝。在積極探索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每個時間節點和重要歷史發展上,尤其是保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光榮使命上,友誼農場有限公司始終處在探路闖關、積累經驗、引領示范的最前沿。

  “友誼農場有限公司產業增加值16.65億元,同比增長17%;糧食總產21.3億斤,同比增長12%……”這一串串數字,都是在守好黑土地的基礎上實現的。黑土地是珍貴的耕地資源,也是農場當好筑牢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的“命根子”。近年來,農場按照北大荒集團“32366”任務體系要求,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打出了保護黑土地的“組合拳”,破解黑土地變“瘦”、變“薄”、變“硬”問題,持續改善黑土地質量,守好“飯碗田”。

  上下聯動,舉好護土“指揮棒”

  農場以黑土耕地保護“田長制”為基礎,通過農場、管理區、作業站、農戶“四級田長”管理機制,按照“合理設置、明確職責、統籌協調、上下聯動、層級分明、強化保護”的原則要求,設立一級田長9個、二級田長54個、三級田長400個、四級田長14812個,并采取自上而下的考核體系,用“長牙齒”的硬措施保護好每一寸耕地,做到保護黑土地數量不減、質量提升、效益提高,確保黑土地長效保護機制常態化。

  在黑土地的“科技賦能”上,農場統籌規劃,僅在今年上半年就投入科技資金1000余萬元,重點推廣水田自動駕駛應用面積52萬畝;大豆免少施肥技術應用面積40萬畝;水稻側深施肥應用面積34.6萬畝;水旱田精準施肥技術應用面積33萬畝;衛星平地技術應用面積25萬畝;有機肥替代化肥技術應用面積18萬畝;旱平免攪漿技術應用面積5萬畝,這7項針對黑土地保護所推廣的科學技術投入,無疑對進一步保護黑土地和釋放糧食產能產生積極作用。同時,為監測耕地質量,農場又投入2000萬元,建立以數字農業綜合管控平臺為支撐,給黑土地保護裝上了“大腦”,開啟“智慧眼”和“處理器”,形成覆蓋187.7萬畝黑土地的大數據,真正為黑土地保護插上了科技翅膀。

  在黑土地的“污染防治”上,“農藥包裝廢棄物臨時回收點”成為常態。帶有包裝廢棄物回收標志的回收箱,在農場的每一處田間地頭都能看到,這是農場建立“農業投入品包裝廢棄物回收體系”的一項具體措施。農場通過“掌上植保”APP建立農藥包裝物回收、處理臺賬,設立縣級儲運站1個、臨時回收點112個,通過專業運輸、儲存歸集,進行無害化處置,從而防止農藥殘液等對土壤的污染。

  友誼農場有限公司通過為黑土保護建制、加強黑土監測、完善管理體系,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嚴守耕地數量和質量紅線。

  融合優化,用活護土“工具箱”

  糧為政首,地為糧基。友誼農場有限公司在當好筑牢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的同時,積極協調好用地與養地的關系,通過探索優化黑土地保護的路徑和模式,保護好這珍貴的黑土資源。

  在黑土地的“強基固本”上,農田不僅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農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工程全面落地,截至目前,已累計建設高標準農田54萬畝,占總面積的28.8%。2021年,農場為推進“六個替代”,加快實現“六個全覆蓋”,開展規模化格田替代一般格田25萬畝,每個格田在20畝左右,可增加作業面積6250畝,綜合產量增加7500噸,綜合增效1800萬元左右。同時,大力開展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形成了防洪、治澇、灌溉和渠相通、路相連的農田水利體系,不斷提高農田防災減災能力。

  在黑土地的“用養結合”上,農場加強科學輪作等農藝措施應用。將用地養地的理念不斷融入到農藝措施中,堅持“玉-玉-豆、玉-豆-經”輪作模式,每年輪作面積達45萬畝左右,有效解決了土壤板結、重茬減產等問題。在耕作技術上,旱田在收獲后直接將秸稈粉碎還田,推行秸稈碎混還田模式進行保護性耕作,每年旱田深松面積1/3。水田推廣翻耕為主、旋耕為輔的耕作技術,開展旱平免攪漿技術,避免春泡田過度攪漿對土壤團粒結構的破壞,遏制板結逐年加重的趨勢。2022年,農場又創新黑土地保護措施,打造種養結合的循環型生態農業模式,將畜禽糞污轉化成有機肥料,施用糞肥2.3萬噸,還田作業達1.4萬畝,這種糞肥還田培肥地力的新模式將得到大力推廣。

  在黑土地“生態保護”上,農場加強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建設,全面落實“林長制”,加強23萬畝林地管護工作,劃定濕地保護區4.8萬畝和基本草原1.5萬畝紅線。2021年補植補造580畝,更新過熟林18391立方米,實現林木蓄積量204萬立方米,林帶4000多條,林網2000多個,溝、渠、路、河旁全部達到綠化,構筑綠色生態屏障,減少了農場的水土流失,友誼農場地區生態狀況得到明顯改善。

  近年來,農場通過采取工程、生物、農藝等措施,努力保護好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持續提升耕地質量。2021年實現糧豆總產達21.3億斤,同比增加2.28億斤。

  推進求深,創新護土“殺手锏”

  在黑土地的“筑巢引鳳”上,農場與中科院聯合開展“黑土糧倉”科技會戰三江示范區項目,建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深度合作。積極探索全國首例玉米坡耕地“等高種植”技術,經過試驗分析,與直壟耕作方式比,實現了減少水土流失量30%、減肥15%、增產5%、畝均增效230元的目標。示范區產量穩定在870公斤/畝左右,比常規生產田高70公斤/畝,突破了試驗前的600公斤/畝產量瓶頸,將原來農戶口中“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田”變成了“保水、保肥、保土”的“三保田”。截至目前,該技術已推廣5萬畝,累計節本增效210萬元,計劃再通過3年時間全面積普及。為進一步探索小流域綜合治理模式,在“等高種植”基礎上實施“等高寬埂”種植技術,試驗面積270畝,通過在不降低實際耕種面積的前提下修筑了3條寬底矮埂,用筑埂這種方式來攔蓄“天上水”,既實現了保水、保土、保肥,同時在雨水量較大時還能實現排水功能,達到高產穩產均產的目標。

  2022年,農場全面深化與中科院合作,針對三江平原地下水位季節性下降、土壤障礙嚴重、低溫冷涼、時空大數據缺乏等問題,組織28家科研院校單位121位各領域專家,開展“水土資源優化配置與高效利用、白漿土旱田障礙消減與地力提升、寒地水田地力提升與抗逆豐產、黑土地保護與智慧農業融合發展、多要素立體監測與模式成效評價”五種模式研究示范,落實試驗示范面積6萬畝,為三江平原土壤質量與產能提升提供系統解決方案。

  萬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糧。農場自開展黑土地保護工作以來,轄區內耕地質量明顯提升,糧食主產區畝均產量提高5%以上。下一步,農場將繼續聚焦耕地管護與治理,堅持用養結合、綜合施策,不斷加強黑土地保護利用技術攻關、技術集成和成果轉化,通過科技創新探索出一條在利用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雙贏之路。

  (作者系黑龍江農墾友誼農場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