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四川廣漢 “耕耘者”培訓提能 “積分制”治理增效
時間:2022-08-17 00:40:53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 字號:【

  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四川省廣漢市以“耕耘者”振興計劃為基礎,以“騰訊為村”數字平臺為載體,以村級事務“積分制”管理為抓手,全域推廣鄉村治理積分制,讓群眾成為治理工作的主要參與者、最大受益者和最終評判者,為基層治理增活力添動能。

  “耕耘者”前行,舉辦全國首期培訓班

  在農業農村部指導下,廣漢積極對接騰訊前沿資源,2021年9月13日,舉辦“耕耘者”振興計劃全國首期培訓班。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毛德智出席開班儀式,并為大家講授第一課。

  創新培育模式。“耕耘者”振興計劃培訓班,以開展鄉村治理“積分制”試點為主題,騰訊公司和深圳改革開放學院專門完善培訓模式,建立了一整套的制度體系,改傳統“講座式”培訓為“送教培訓、深圳培訓、研學培訓、回歸分享”的“進階式”培訓模式。廣漢班共培育治理骨干60名,培訓課程包括“加強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走好鄉村善治之路”“鄉村振興與農業農村難點問題”“如何讓村規民約發揮作用”“如何推動廣漢市積分制實施”等,以此推動廣漢基層治理手段推陳出新,將廣漢打造成四川省“積分制”輔助鄉村治理示范基地。

  豐富培育內容。“耕耘者”振興計劃培訓班不同于以往培訓的單一講座模式,而是通過教學模式創新,最大限度地調動學員參與,通過積分激勵、每日討論、小組PK,激發出學員主動融入、主動思考、主動創新的熱情。通過運用互聯網思維,6頂帽子思考法等工具,有效打開學員新思路。建立“學分制”評估機制,將學習考勤、課堂參與、成效匯報等納入考評。通過主題分享、課堂研討、成果路演等形式,將“積分制”運用理念有效傳遞給學員。參加培訓學員一致評價:“耕耘者”培訓班主題鮮明、貼合基層需要,打開學員視野,增強互聯網思維,在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方面成效顯著。

  達成治理共識。“耕耘者”廣漢送教培訓結束后,通過路演比賽從60名學員中擇優選出30名參加深圳進修,在騰訊大廈圍繞商業思維、通識教育和領導力,強化學員能力素質,最后遴選15名學員到湖南省新化縣油溪橋村參加實地研學,系統學習油溪橋村產業發展和“積分制”治理經驗,參訓學員達成共識,在廣漢全域推廣“積分制”模式。“通過油溪橋村的成功實踐,我們看到了積分制在管理村級事務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精準量化了群眾參與村級事務情況,正向激勵群眾主動參與基層治理,這種模式可以復制并在廣漢全域推廣。”廣漢市城鄉基層治理促進中心主任田元說。

  “積分制”管理,全域推廣治理新模式

  廣漢市在推廣“積分制”工作中,通過“試點先行、農村推進、全域推廣”三步走為推廣“積分制”工作不斷探索做法、積累經驗。2021年10月25日,廣漢市召開鄉村治理“積分制”管理試點推廣工作會,在9個村(社區)試點積分制。通過逐村調研指導,積分管理制很快被運用起來。2022年1月19日,廣漢召開鄉村治理“積分制”推廣大會,9個鄉鎮78個村(社區)正式啟用,積分制輔助鄉村治理工作全面提速增效。2022年5月5日,召開“積分制”全域推廣大會,標志著廣漢全市120個村(社區)全面推廣積分制。

  全域推廣“積分制”工作中,廣漢市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打破了原有治理模式,以村規民約為基本遵循,以“積分制”條款為量化依據,對村民群眾日常行為和參與村社重要事務情況進行積分,并根據積分結果給予相應激勵或約束。實現從以前村莊事務“要我參與”到如今“我要參與”,從以前有時“老實人吃虧”到現在“德者有得”,從“任務命令”到“激勵引導”,全面激發了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

  “三上三下”修訂村規民約。成立以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為組長的積分制起草領導小組,通過“三上三下”的方式,實現群眾參與條款制定、意見征求、簽字認可、新規知曉“四個全覆蓋”。按照“5+X”的模式,將愛國守法、生態宜居、產業興旺等5大類40項納入積分量化條款,堅持“弱什么、評什么”的原則,設置動態積分項目X,構建切合實際、動態調整的積分體系。三水鎮友誼村將家風家訓、支持孩子升學讀書等納入正面加分項目,鼓勵傳承良好家風文明。

  “三有三分”制定積分標準。以戶為單位,將家庭成員納入積分管理范疇,建立戶主檔案袋,包含遵紀守法、好人好事、共建共治、表彰獎勵等情況,年底進行核算評比。按照“三有三分”方法,即有基礎分、有管理分、有獎勵分;分群眾、分黨員、分干部,細化積分“標尺”,推動積分工作更具針對性。高坪鎮龍潭社區按照有戶有地積100基礎分,單獨有土地或有戶籍積50基礎分,將義務工納入管理分,將獲得各級榮譽表彰納入獎勵分,有效激勵村民群眾廣泛參與,全村6589名村民參與“積分制”,參與村級公共事務積分超過1.29萬分。高坪鎮水磨村制作印發“積分制”條款小冊子2200份,確保每戶一冊,讓村民清楚明白積分內容和積分標準。

  “三大機制”保障全員參與。明確“積分制”管理機制,支部書記作為第一負責人,安排能力強、責任心強、工作細致的專職委員擔任管理員,各村(居)民小組長和網格員進行工作協助。明確“積分制”工作流程,按照“本人申報、小組長初核、專職委員復核、村(社區)審核”的程序評定積分,通過騰訊“積分制”數字化平臺手機申報、平臺審核、在線公示,流程更規范,效率更提高。明確“一事一記錄”“一周一統計”“一月一審核”“一季一會議”“一年一評比”管理機制,同時要求每月積分在村級公開欄、“為村”平臺進行公示公開,保障村級事務公開化、陽光化。

  “數字化”工具,精準治理群眾滿意

  堅持以互聯網思維推進基層治理,把加強數字鄉村建設作為創新基層治理理念和方式的重要舉措。騰訊“為村”平臺開通以來,廣漢市努力將其建成線上黨支部、網上便民服務廳、云端黨群交流連心橋。120個村(社區)黨組織全部入駐為村平臺,組織架構線上線下一樣。700余名村(社區)“兩委”干部全部實名制入駐為村平臺服務,引導10.5萬名群眾實名入駐為村,4900余名黨員在為村平臺亮明身份為群眾服務。

  作為深化基層治理的有效工具,通過“耕耘者”振興計劃,廣漢引進“村級事務積分制管理”數字化管理平臺,并率先在全省試點使用。“通過積分制小程序,我們把村規民約、戶主檔案袋、量化條款及組織流程完全搬到了線上,通過微信小程序村民可以在線申報積分,村干部通過平臺進行審核,每月定期公示后自動落檔到系統,極大方便積分查詢,村莊治理成效通過數據化可實時進行查看。”廣漢市城鄉基層治理促進中心主任周燕妮介紹道。“目前,全市120個村(社區)已有12.4萬戶家庭建立線上‘積分檔案袋’,32.7萬名村(居)民納入‘積分小程序’管理,通過運用互聯網工具,基層治理與群眾需求精準對接,治理工作成效、群眾參與熱情大幅提升。”

  (四川省德陽市廣漢市委組織部供稿)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