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土壤普查試點包括地方試點和廣東農墾試點。按照“六結合”“六統一”要求,突出“精、專、新、全、快”的特點,地方和農墾協調聯動,共同推動廣東土壤普查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協調聯動,土壤普查工作扎實推進。組織上聯動。共同組建省、市、縣土壤普查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并在省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設農墾實施組,加強組織協調。茂名市、高州市比照省級分別成立了包括農墾相關人員的土壤普查領導小組及辦公室,著力加強對土壤普查工作的組織領導。技術上聯動。廣東省土壤普查辦統一組建技術支撐隊伍、專家咨詢組,統一收集分析土壤基礎資料數據,統一支撐地方和農墾土壤普查。經自愿申請、專家評審,省土壤普查辦確定由省科學院土壤所、華南農業大學、省農科院資環所等13家單位組成省級技術支撐隊伍,同時組織參加過第二次全國土壤普查、經驗豐富的專家,以及研究領域與土壤相關的知名專家教授、科研機構負責人等,組建省級專家咨詢組、專家技術指導組,負責土壤普查相關基礎理論、技術原理,以及重大疑難問題的咨詢、指導與技術把關等,為土壤普查提供技術支持與專業指導。推進上聯動。實施范圍方面,經全國土壤普查辦同意,廣東農墾把2022年試點農場調整為高州市轄區內的農場,和高州市試點同步實施。下一步全省鋪開土壤普查時,也將在縣域內農墾農場同步開展,既解決農墾農用地面積少且分布散的問題,又避免當地要剔除域內農場范圍開展土壤普查工作,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實施進度方面,在樣點校核、外業調查采樣、檢測分析、成果編制等各環節,地方和農墾土壤普查工作同步推進,以保證普查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精心組織,高質量完成階段性工作任務。廣東按時完成了國家部署的階段性工作任務,突出“精、專、新、全、快”,努力提高土壤普查質量。基礎資料“精”。收齊整理了全省土壤二普的1:5萬縣域耕地土壤圖、最新的國土“三調”數據、地形圖、行政區劃圖、土地利用類型變更圖(2020年度)、高清遙感影像、地質圖以及數字高程模型等,為做好全省土壤普查奠定堅實的基礎。技術人員“專”。組織省內土壤、地理、測繪、土壤制圖、土壤生物等相關領域領頭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院士、教授、專家等,為省土壤普查工作出謀劃策、把脈開方,保障土壤普查工作的專業性、規范性、科學性。工作手段“新”。在樣點校核工作中,利用全面精確的數據資源,比對高精度數據對樣點布設、內外業校核的影響,確定了“高精度、新時相數據為基礎,內業校核為主”的新的樣點校核技術路線,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普查范圍“全”。除了嚴格落實國家規定的土壤普查工作內容外,還自主開展土壤生物普查試點,讓土壤“體檢”更加全面。經費落實“快”。土壤普查試點工作經費已經落實。1000萬元省對下試點補助資金已下達到高州市。
落細落實,確保圓滿完成土壤普查任務。廣東將進一步加強地方和農墾協調聯動,把土壤普查試點任務落細落實,通過全流程實戰練兵,為全面鋪開土壤普查做好充分準備。一是保持省土壤普查辦有效運轉,做好土壤普查日常工作。二是編制全省土壤普查實施方案、全程質量控制方案,并在試點過程中進一步補充完善。三是組織開展土壤普查工作培訓,加強政策和技術指導。四是構建省級工作平臺和數據管理中心,利用高精度數據提取分析外業調查相關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五是做好全省土壤普查工作經費測算,及時落實經費支持。六是建立土壤普查工作臺賬,明確工作內容、時限和責任人,確保各項工作落實。七是加大土壤普查宣傳引導力度,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廣東省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