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村落一般指的是具有一定歷史的古村落,建村時間早于民國以前,保留了大部分的歷史建筑風貌、相對固定的人居環境、民風民俗。如何保護與活化傳統村落,是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關鍵一環。近年來,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堅持改革創新,在城鎮化現代化不斷加快的同時,傳統古村落的保護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沖擊。近日,筆者對青觀頂村傳統村落保護與活化進行調研,提出了相關建議對策,以期為傳統村落保護與活化提供新思路。
青觀頂村保護與活化現狀
青觀頂村坐落于平潭綜合實驗區將軍山風景區境內,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平潭共有5個村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其中絕大部分位于旅游開發較早的北部灣及島內中部。而青觀頂村位于其南端,旅游開發較遲,村內保留著大量具有平潭特色的石頭厝。傳統石頭厝大都由花崗巖建成,色調統一,整體上給人和諧明麗之感,現在村里最主要的兩座古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這些古厝大多是少見的“六扇厝”結構,即房屋是一廳四房的布局。還有一種“三道厝”結構,這種布局實際上將整座房屋分成前房、中院、后房三套,在從前只有大戶人家才有能力建得起來,目前更為少見。
在傳統村落保護和活化方面,青觀頂村近年來做出了諸多努力。一是發展民宿產業。作為傳統村落,青觀頂村原有的漁業捕撈、蟹籠制造產業對當地村民的收入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將軍山風景區的開發,青觀頂村也緊跟政策導向,大力發展旅游業,推動當地民宿產業不斷升級改造。集中整個村落閑置傳統古石頭厝,統一出租給有實力的企業進行經營管理,使村民閑置石頭厝房子得到有效利用,村民也在產業調整中獲得了收益。二是建設人才隊伍。平潭通過向青觀頂村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引進清華碩士生掛職擔任村黨支部副書記、配備武大博士生擔任駐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及大學生黨群工作者等,提高了青觀頂村各項政策的落地效率,有利于傳統村落的保護。三是爭取資金支持。青觀頂村爭取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的資金支持800萬元用于振興鄉村,同時也用于傳統村落的保護。爭取上級旅游文體部門100萬元項目用于推進村內民宿產業景觀亮化。
存在的主要問題
規劃管理不夠,傳統建筑風貌受影響。青觀頂村村莊規劃缺乏統一性和專業性,缺乏實地交流和考察,特別是沒有從長遠規劃、合理保護的角度出發進行傳統村落的規劃。隨著平潭國際旅游島的建設,一些原本住老房子的村民為了改善居住環境,在石頭厝上加蓋磚瓦房,破壞了傳統建筑的整體風貌。部分村民在原來石頭厝外墻貼上了顏色各異的瓷磚,雖然房子看起來顯眼漂亮,但是卻破壞了建筑整體風貌。
人才隊伍不強,干事創業能力不足。由于青觀頂村的地域相對閉塞,信息不暢,當地部分村干部缺乏系統學習,提升自身能力較為困難,管理和治理能力水平有限。人才隊伍素質參差不齊,在保護與活化傳統村落方面干事創業能力不足。
人口外流嚴重,缺乏發展活力。隨著城鎮化不斷加快,青觀頂村大部分村民選擇搬遷至居住條件等各方面更加優越便利的城市。加上平潭傳統的隧道挖掘產業遍布全國,村內大量青壯年長期在外務工,村莊里居住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婦女和兒童。因村內學齡兒童日益減少,村內小學也被合并至鎮上統一招生和管理,長此下去,并不利于村莊發展。
資金投入不足,基礎建設較差。當前,各地越來越重視古村落保護,經費也在不斷增加,但是青觀頂村古村落保護涉及房屋的修繕和建設等,特別是古石頭厝房子,采用的是傳統花崗巖,成本較高,對原材料及修繕技術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雖然青觀頂村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可以獲得中央財政資金支持,但是在大量的房屋修繕面前還是顯得不足,資金缺口較大。此外傳統村落保護還涉及村莊整體品質提升,包括在村莊道路、人居環境整治、房前屋后整改等方面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當地財政資金緊張,有些配套經費難以落實。村莊道路狹小且破敗,用于道路修建及拓寬就使用了200余萬元,加上人居環境整治等,可用于老房子修繕和立面整治的資金很有限。
相關建議
強化政策保障,做好保護規劃。福建省在2017年就出臺了《福建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條例》,條例對傳統村落的保護提出了指導性意見,也使村落保護工作有章可循。平潭應盡快出臺符合當地特點的“保護與發展條例”,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用于指導青觀頂村及其他傳統古村落保護規劃。同時,可以尋求專業村莊規劃從業者幫助,提高村莊規劃的合理性和前瞻性,達到保護與活化傳統村落的目的。特別是近年臺灣設計團隊所提出的陪護式設計,團隊進駐村莊時間更長,設計規劃也更用心、更合理。
充實人才隊伍,增強干事能力。一方面,政府可加大宣傳招生,繼續引進優秀名校碩士、博士畢業生進入公務員系統,充實人才隊伍,改善人才結構層次布局。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各個渠道爭取政策支持,從省直機關單位、高校、企業等借調干部,有效緩解人才緊缺問題。通過人才政策傾斜傳統村落,推進青觀頂村傳統村落保護與活化。
升級產業結構,激發村莊活力。要想有效活化傳統村落保護,改變人口外流現象,還是要在發展產業上做文章。民宿產業的發展,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到青觀頂村游覽、觀光和消費,帶動一部分村民在家就能實現增收。青觀頂村可繼續加大與企業合作開發,在旅游項目、文創產品、特色農產品等方面進行更深入的合作,村集體收益部分也可以用于投入改善村容村貌和提高村民生活質量,推動傳統村落保護和活化。
多方吸納資金,促進活化落地。通過向上級有關部門爭取資金支持,是目前傳統村落保護與活化的有效方法之一。青觀頂村還應積極主動與企業加深合作,爭取企業投資資金用于改善村內投資環境。村集體也可以采用向銀行貸款、村民自籌等方式,多方籌措資金,用于發展產業,保護傳統村落,助力鄉村振興。
(作者:詹偉鵬,福建工程學院教師,現掛職福建平潭青觀頂村第一書記;蔡晨璐,福建工程學院設計學碩士研究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