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爭日,夏爭時。嶺南大地上,農民們正忙著田間的農事。
從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小良鎮文梭村的稻田望去,阡陌之間,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整齊的機耕道串聯著農田。這里是電白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樣板,也是廣東精心統籌疫情防控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的一個縮影。
克服疫情影響,抓好高標準農田建設
“高標農田項目區的排灌能力及農產品種植、運輸能力都能有效提高,原有耕地每年畝增加凈收益270多元。”電白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黎華勇介紹,高標準農田建設是農田變良田的重要抓手,可使原來的中低產田成為旱澇保收的穩產高產田,產量提高15%左右。
截至目前,廣東高標準農田建設進展順利。數據顯示,全省2021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已基本完工。在疫情影響的情況下,全省完工率同比增加54.33%。
高標準農田建設也是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確保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更是助力鄉村振興的基本保障。2021年,廣東共建成高標準農田161.79萬畝,超過國家下達的160萬畝建設任務,耕地質量有了明顯提升。
今年,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廣東局部地區發生聚集性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隨著農業生產進入關鍵時期,在從嚴從實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效保障農業生產、糧食安全十分重要而緊迫。
為此,廣東持續扎實開展推進2022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前期工作。截至4月底,廣東各地批復立項2022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19個,項目規模7萬畝。2022年大部分項目進展順利,在秋收后可開工建設,年底前實現項目全面開工。
高位推動,因地制宜出妙招
新冠肺炎疫情給農業生產帶來了不確定性,廣東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能在疫情影響下順利推進,其中重要一點即高位推動。
廣東省委常委葉貞琴多次就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并赴現場調研,督促省內各地高度重視高標準農田建設。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多次派出工作組赴實地調研了解各地高標準農田建設進度,針對部分進度慢的地區實地開展處級干部分片點對點指導,逐一摸清梳理每個項目的具體情況,建立“一宗一策”項目臺賬,及時了解存在的問題并指導解決。
凡事預則立。提前謀劃是廣東高標農田建設在疫情影響下仍從容不迫的底氣所在。
根據《農業農村部關于下達2022年農田建設任務的通知》精神,廣東于2021年12月20日已將2022年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分解下達至各地級以上市、各縣(市、區),較往年提前約3個月。此外,廣東還提前儲備了新增項目庫。從2020年起,利用信息化系統,分析全省各地新增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潛力,開展項目入庫前分析論證,常態化、動態化儲備具備實施條件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于2021年完成了2022年新增建設任務項目儲備工作。
2022年以來,廣東部分地市被列為新冠疫情中風險地區。雖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啟動早、抓得緊,但部分地區仍受到影響,如部分地區建筑材料短缺、外省建設人員流動受阻等。廣東結合實際情況,分類施策積極應對,各地因地制宜提出解決方案,有效克服了多重困難。
廣州市充分利用科技提效率,通過互聯網連接項目參建各方,及時取得項目初步設計進展信息,使項目評審專家可提前看、在線看,甚至采用視頻會議的方式推進工作開展,確保項目建設進度。揭陽市預先做好施工材料和機械的數量預判,提前備足,有效避免了建筑材料和設備短缺的問題。梅州市積極引導項目規劃、設計、監理、施工單位在符合法律規定的情況下,聘用本地員工,減少人員流動。河源市要求各施工單位根據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需要,做好復工準備工作,制定防疫工作方案,落實施工需要的各項物資儲備,同時加強高標準農田項目的安全生產工作,強化日常監督檢查。
全力以赴,緊抓致富增收“香餑餑”
近年來,廣東站在改革開放前沿,以“敢想敢干、敢闖敢試”的心態創新農田建設模式,引入金融保險破解建后管護難題;建立健全管護機制,打造“互聯網+高標準農田”監管體系,農田建設成效始終走在全國前列。
2021年,在中央下達農田建設補助資金14.68億元的基礎上,廣東省再安排34.03億元,專項用于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財政畝均投資標準達3018元/畝,畝均投入創新高。2021年8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印發了《關于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金融保險創新試點的通知》,明確將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質量和工程設施納入金融保險范圍,鼓勵各縣區開展綜合保險試點。
高標準農田正加快助力生產方式轉變。評估數據顯示,高標準農田項目區耕地質量能夠提升1到2個等級,糧食產能平均提高10%到20%,畝均糧食產量提高100公斤。項目區農藥施用量可減少19.1%,化肥施用量減少13.8%。
“高標準建設農田,排灌能力加強,道路通行方便,村集體收入也會隨之增長。相比此前的土地,高標準農田的租金收入增長了10%至20%。”佛山市樂平鎮農業農村辦工作人員梁偉聰介紹。高標準農田已成為致富增收的“香餑餑”,2021年,佛山市三水區完成高標準農田建后驗收,建成后當地農業公司即以1800元每畝的價格承包了其中的140畝高標準農田。
為不斷夯實糧食生產和產業發展的基礎,全面提升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管護質量,下一步,廣東將持續跟蹤各地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推進進展,確保項目建設進度,全力以赴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盡最大可能確保按期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