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王莊堡鎮洪水村,周邊山高坡陡,溝壑縱橫,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幾年前這個只有598口人的小山村還是一個人均純收入不足3000元的貧困村。交通銀行自2016年定點幫扶渾源縣后,為洪水村的發展提供了全面支持,致力將其打造成為幫扶模范村。
培育龍頭企業,增強帶動效益。借鑒經營主體新型合作模式,洪水村組建了龍頭企業牽頭、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跟進、廣大農戶參與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交通銀行投入40萬元支持洪水村致富帶頭人吳國清成立富山農建服務有限公司,幫助小雜糧加工廠新增設備及廠房建設。堅持以村莊集體平臺為載體,盤活集體和群眾閑置資產,把散弱農戶個體利益與集體利益緊密結合,將集體資產進行合作制改造,與龍頭企業簽署固定分紅協議,每年為村集體固定增收5萬元。實現了所有權、經營權、收益權的高度統一,全民參與、自愿參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利益共同體。通過調節收入分配和再分配,避免兩極分化,實現利益均衡分配。
搭建服務平臺,推行規范管理。交通銀行幫扶干部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幫助洪水村村“兩委”根據市場情況,制定小雜糧產業發展和年度生產計劃,提出雜糧種植品種、收購質量標準和生產種植要求。堅持以龍頭企業為支撐,以社會化服務組織為紐帶,為全體村民提供農業生產資料供應、植保作業、綠色防控、技術指導培訓、信息化管理等服務,推行種植環節“品種、培訓、耕種、施肥、植保、管理、收獲”七統一標準,通過多種方式建設五優(品種優、技術優、管理優、品質優、價格優)雜糧種植基地,為保障農民基本生產,更好解決農民吃飯及發展問題并帶動洪水村小雜糧種植業的發展,交行捐贈資金40萬元購置農藥噴霧機、旋耕機、地膜覆蓋機、播種機、施肥機、除草機等種植用機械,引資50萬元新建民用衛生井一口,保障了基本生產需要,對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形成村內支柱產業有重大推動作用。集約土地資源,使全村1300畝耕地實現規模化、機械化、智能化,形成了以小雜糧種植、加工為主的產業鏈。
配強發展要素,訂單帶動致富。交通銀行結合幫扶地工作實際情況,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為核心,選派優秀工作人員3名在洪水村持續駐村幫扶。為提高全村居民的穩定收益,投入240萬元實施王莊堡鎮洪水村分布式戶用光伏電站項目,引資40萬元建設了300畝的旱地變水澆地工程,每畝增產300斤。通過小雜糧訂單種植、物流運輸、包裝材料、臨時勞務等上下游產業,提供穩定的采購訂單,帶動農民圍繞產業鏈充分創業就業。目前以市場化價格已累計簽訂幫銷購銷訂單1315.8萬元,涉及雜糧、雜豆、油料等類別,帶動當地的特色雜糧、經濟作物等種植。
發展現代農業,打造電商業態。交通銀行與洪水村協同促進現代農業全產業鏈的協同發展,通過統籌協調各類資源使一、二、三產業在總體規劃中有序發展,良性互促。農業和電商協同發展是洪水村電商特色小鎮的獨特模式探索:農業為主,引領電商小鎮品牌化建設;電商是力,夯實洪水村特色農村的產業支撐。2021年洪水村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交通銀行捐贈資金400萬元建設跨境電商一座,通過電子商務打開當地農特產品大市場,吸引年輕人返鄉創業,新農人入鄉創業,從事優質特色農產品生產,帶動加工,讓村民足不出戶把產品賣向全國,激活鄉村市場,盤活鄉村資源,為農業注入新的生命。
交通銀行協助洪水村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略機遇,將“美麗鄉村”建設作為助推三農工作協調發展的有力抓手,以“雜糧電商結合”為總體定位,按照“把鄉村建設得更像鄉村”理念,融入“互聯網+三農”發展理念,構建集一二三產業與電商相結合的“美麗鄉村”發展系統,在不斷實踐中探索出了一條農村環境改善、產業多元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新路徑,成為晉北脫貧地區以產業融合發展助推轉型升級、綠色崛起的一次有益嘗試。
(交通銀行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