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號文件安排部署了今年三農重點工作。重慶市委、市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對重慶作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記“國之大者”,守住守好糧食安全、耕地保護、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奮力譜寫新時代全面鄉村振興重慶篇章。
堅持把抓好糧食生產作為頭等大事,扎實有效做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供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障好初級產品供給是一個重大戰略性問題,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重慶作為糧食產銷平衡區,堅決扛起糧食安全重要政治責任,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求,持續增強糧食安全保障能力。著力保面積,把糧食、大豆玉米種植任務分解到區縣、下達到鄉鎮,層層壓緊壓實責任,確保全年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上年水平。著力提單產,全面落實種業振興行動方案,實施提高糧食單產攻關計劃和優質糧食工程,加大良種、良技、良法推廣力度,強化農業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建設,著力提高耕地單產水平。著力優供給,強化落實“菜籃子”區縣長負責制,健全生豬產業平穩有序發展長效機制,提升漁業發展質量,確保肉、蛋、菜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量足價穩。
堅持把加強耕地保護作為硬性要求,堅決保住賴以生存的“飯碗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耕地保護要求要非常明確,18億畝耕地必須實至名歸,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重慶牢牢堅持耕地保護黨政同責,堅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以最有力的舉措推動耕地穩數量、提質量。嚴守耕地保護紅線,逐級下達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層層簽訂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扎實做好耕地恢復補充工作,確保區縣耕地年度“進出平衡”、全市耕地總量只增不減。嚴格耕地用途管制,對全市占用耕地情況進行全面清理,確保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于種糧、高標準農田原則上全部用于種糧;同時,繼續穩妥有序開展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專項整治,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嚴把耕地建設標準,大力實施丘陵山區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示范工程,以“改大、改水、改路、改土”為重點開展“千年良田”建設試點,加快建成一批“宜機宜耕、能排能灌、高產穩產、旱澇保收”的現代糧油產業示范區。
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重大任務,守牢守好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的前提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要持續抓緊抓好,讓脫貧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我們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細化過渡期內各項幫扶政策,響鼓重錘抓緊抓好,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做好重點人群精準監測幫扶,全面精準掌握基本情況,嚴格落實“一對一”監測幫扶和“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問題動態清零機制,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強化重點區域幫扶支持,統籌調配資源力量,落實好4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一縣一策”支持政策,完善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持續加大安置區產業培育力度。促進脫貧群眾就業增收,引導脫貧農戶創辦家庭農場、領辦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突出抓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就業服務,注重吸納脫貧群眾參與鄉村振興項目建設;不折不扣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及時、規范、足額發放各種補貼;完善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讓脫貧群眾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堅持把壯大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作為主要路徑,努力促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我們立足山地特色,圍繞推進產業特色化、集約化、融合化,堅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聚焦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促進鄉村發展。推動特色優勢產業提質增效,高標準打造榨菜、榮昌豬、三峽柑橘等重點產業鏈,加快建設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和現代農業產業園,大力推廣“巴味渝珍”“三峽柑橘”等區域公用品牌,不斷提升農產品綜合附加值。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業,實施鄉村休閑旅游提檔升級計劃,開展重慶品牌農產品網銷行動。推動科技創新為現代農業賦能,圍繞農業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建好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強化關鍵核心技術研發,著力解決農業產業發展中“卡脖子”問題。
堅持把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作為關鍵抓手,努力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鄉村建設要抓緊干起來,穩扎穩打、久久為功。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和歷史耐心,尊重鄉村建設規律,把精力放在解決農民生產生活問題上,蹄疾步穩、小步快跑,讓老百姓真正看到變化、得到實惠。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重點抓好改廁和污水、垃圾處理,堅持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求好不求快,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抓好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農村交通建設提升工程,農村飲用水安全保障“一改三提”五年行動,鞏固完善農村電、氣、訊等基礎設施。抓好鄉村公共服務建設,加快改善鄉鎮寄宿制學校、鄉村小規模學校辦學條件,深入推進緊密型縣(區)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改造提升一批鄉鎮敬老院、鄉鎮養老服務中心,推動基本公共服務由注重機構行政區域覆蓋向注重常住人口服務覆蓋轉變。
堅持把鄉村治理作為有效保障,確保廣大農民安居樂業、農村社會安定有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夯實鄉村治理這個根基。我們統籌推進黨建、平安、法治、精神文明建設,著力建好善治鄉村。建強基層組織、調動農民積極性,堅定不移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持續“治散聚力”,配優建強村級隊伍,保障好農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建好法治鄉村、平安鄉村,深入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堅決制止宗族、邪教勢力干預農村公共事務,嚴厲打擊“村霸”等黑惡勢力,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進一步改善農村政治生態、治安環境。倡導文明鄉風、淳樸民風,強化道德教化作用,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解決好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等突出問題,摒棄濫辦酒席、攀比炫富、鋪張浪費等不良之風。
堅持把農村改革作為重要法寶,進一步激發農業農村發展動力活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解決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根本靠深化改革。我們嚴格對標中央改革部署,堅持“突出重點、積極穩妥、因地制宜”的原則,著力破解制約農業農村發展體制機制障礙。以農村“三變”改革為抓手壯大新型集體經濟,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以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為平臺,以市場化經營為原則,以合股聯營為紐帶,以用好脫貧攻堅期間形成的各類資產、盤活利用撂荒地等為重點,大力發展產業帶動型、資源開發型、服務創收型、租賃經營型、項目拉動型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以三農信用體系建設為基礎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建設涉農信用體系數據庫,拓寬涉農應用場景,鼓勵金融機構創新信用貸款等支農產品,完善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體系。以資源配置和要素流動為重點創新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規范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建立工商資本入鄉促進機制,穩妥有序推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重慶西部片區和市級城鄉融合發展先行示范區建設。
重農固本,國之大綱。重慶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對重慶作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奮力開創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新局面,以實干實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