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以產業帶打造蔬菜保供增效新格局——重慶市蔬菜產業發展調研
時間:2022-02-16 15:20:13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馬平 謝宇 周敏 字號:【

  近年來,重慶市蔬菜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全市蔬菜基地常年穩定在225萬畝左右,生產量2000萬噸左右,已基本形成“保供增效三產業帶”布局。主城都市區蔬菜基地生產供應量占到60%以上,形成“自給有余,有進有出”的緊平衡狀態。此外,已形成“渝遂高速公路沿線時令蔬菜產業帶”“高山蔬菜產業帶”和以涪陵為重點的榨菜、以石柱為重點的辣椒“加工蔬菜產業帶”。

  產業發展取得新成效

  保供能力顯著增強。通過近年來的優化布局、調整結構和良種良法,重慶市蔬菜“春淡”缺口已下降到10萬噸以下,“秋淡”已基本解決,全市常住人口人均蔬菜生產量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5%,保供能力顯著增強。

  帶動就業效果明顯。蔬菜作為重慶市種植業第一大產業,也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帶動農民就業效果明顯。

  助農增收成效顯著。蔬菜對農村常住居民年人均純收入貢獻15%以上,蔬菜專業村常住居民人均純收入高于全市7個百分點。2020年年底,重慶市貧困地區蔬菜年產值達180億元左右,帶動450萬農村常住人口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呈現新特點

  品種結構日益優化。按照“調減大宗菜,增種錯季菜,補充特色菜”的調整思路,重慶已經形成城郊地區種鮮銷蔬菜、中高山地區種錯季蔬菜、沿江地區種加工蔬菜的生產格局,榨菜(青菜頭)、食用菌、高山蔬菜、調味品的比例得到較大幅度提升,目前占蔬菜比重接近30%,全市種植面積達到334.8萬畝。

  蔬菜生產工廠化、現代化。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非糧化”“非農化”政策,近兩年來,堅持內涵式發展的蔬菜現代化之路,在重慶主城都市區大力引導新(改)建蔬菜工廠,逐漸挑起全市蔬菜生產供應、提質增效的擔子。重慶渝北區興隆鎮、木耳鎮分別新(改)建智慧菜苗工廠和食用菌工廠,智慧菜苗工廠每年可生產白菜、萵苣、菠菜、蘿卜等種苗5000萬株,通過機器手育苗、手機遠程控制、物聯網技術的運用,可將速生菜采收周期縮短20天左右,可產出相當于10萬畝生產基地的蔬菜,產能提高15%~20%;食用菌工廠日出菇量達到2噸,工廠同時包括倉儲物流,既大大降低產銷成本,又保障市場供菜。

  生產全程標準化、綠色化。按照“一控兩減三基本”和新“三品一標”的要求,大力推進蔬菜綠色標準化發展。通過加強市縣鄉三級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嚴管生產投入品,杜絕高毒禁用農藥、肥料、農膜、添加劑等投向生產環節。強化產銷過程監管,增加農藥殘留抽檢頻次,嚴把安全間隔期、產地準出、市場準入等關口。“十三五”期間,重慶市蔬菜產品未發生重大質量安全事件,品牌蔬菜比重增加1成左右,國家例行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6%以上。

  科技支撐有力有效。依托重慶市農科院、重慶市級大專院校等平臺、學科、人才優勢,自主育成“艷椒”辣椒、“渝茄”茄子、“涪雜”榨菜等一系列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新優品種30余個,在生產上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加工型辣椒、莖瘤芥、華南型黃瓜、單性結實茄子等育種研究水平全國領先。主要蔬菜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0%以上,增產貢獻率43%以上。如酉陽縣首創農業發展當地農戶種植加工辣椒,只接受選育的“艷椒”系列品種。“水旱輪種”“菜稻輪作”“菜果套作”等多種生產模式和精量播種、嫁接育苗、間套輪作、避雨栽培、肥水一體化、智能化高效生產、節能機播機采等一批適用技術在潼南、銅梁、璧山、合川、武隆、酉陽等區縣得到廣泛推廣,為蔬菜生產提供強大推力。

  經營主體年輕化、高素質化。目前,重慶市有縣級以上蔬菜龍頭企業447家、專業合作組織2148家,蔬菜新興經營主體年輕化趨勢明顯,50歲以下占比超70%,一批有文化、有膽識、專技術、懂市場的80后青年成長為主力軍,為蔬菜生產、儲運、銷售等環節貢獻智慧和力量。調研發現,璧山、銅梁等區縣的規模化育苗及種植業主,大多為專科以上文憑的80后。

  多種經營模式日漸成熟。專一品種經營、抱團發展、訂單生產等以市場為主導的多種經營模式日漸成熟,助力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如重慶曼寶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重點占領苕尖市場,年苕尖供應量約占全市的60%~70%;重慶永川秀珍菇種植企業運用抱團發展模式,年秀珍菇供應量占全市市場份額90%以上;重慶酉陽縣恒華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通過與上海、深圳等客戶簽訂蔬菜保底收購價,實現訂單生產。

  面臨的新問題

  基地產能保障不足。重慶市標準蔬菜基地和設施蔬菜基地僅占總基地面積的14.12%(絕大部分是小拱棚),并且基礎設施設計水平落后,排灌設施配套不夠,路、溝、渠等基礎設施嚴重老化,不能保障蔬菜的標準化生產。

  蔬菜產值較高但收益不穩,業主經營積極性不高。蔬菜生產畝均純收入達3509元,但種植盈利存在明顯的周期性,且收益不穩定。蔬菜種植一般以五年為一個周期,五年中兩年虧損兩年持平一年盈利。特別是從事蔬菜生產的業主,超過一半長期虧本、30%業主收益持平,僅有20%業主能夠盈利。

  蔬菜價格波動較大。受“買全國、賣全國”的大流通環境影響,蔬菜市場價格波動頻繁且劇烈,某個單品的較大幅度波動就可能導致整個蔬菜行業效益不穩定,加之務工、投入品、農資等成本跟隨物價持續上漲,造成蔬菜種植效益上下起落。

  自主品牌影響力不足。重慶市現有蔬菜地理標志產品39個、有機產品74個、綠色產品109個。但自主品牌多而雜、小而弱,普遍被山東、江浙等發達地區貼牌。

  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綜合考慮“十四五”及今后一個時期用地、財政、綠色發展等政策的新變化,建議重慶市蔬菜產業在工業化、智能化、市場化、鏈條化、品牌化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

  逐步擴大綠色蔬菜工廠占比。建議下一步以工業化的思路、智能化的手段,大力推行工廠化育苗和出菜。將財政資金投向工廠化菜場創建,結合農業農村部下一步支持綠色蔬菜基地創建的契機,創建一批重慶市級綠色蔬菜工廠。

  進一步構建多元化投入機制。建議構建財政資金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的蔬菜產業多元投入保障制度。探索設立市場化運作的鄉村振興基金,引導社會資本向蔬菜產業轉型發展傾斜,支持有潛力、有實力的蔬菜企業做大做強。

  大力推行“一產接二連三”的發展模式。建議立足于產加銷全產業鏈,促進蔬菜標準化生產、商品化處理、貯藏保鮮及品牌化銷售。同時,提高產業組織化程度,積極培育帶動作用強的龍頭企業和“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產業化聯合體。

  整合資源,整合品牌,著力提升產業效益。優化利用清理整治的復墾耕地、中高山及平壩冬閑田、煙田等,引導村集體經濟的建設用地和廢舊廠房、校舍、荒地等,因地制宜發展食用菌、芽苗菜、速生菜、高山蔬菜等產業。按照全市經作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的總體要求,按區域整合品種和資源,全力打造“涪陵榨菜”和“重慶智菜”蔬菜區域公用品牌。

  (作者單位: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