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治理的重要論述,著力夯實一個基礎、推進三治融合、建好三支隊伍,持續提升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夯實一個基礎,就是把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擺在首位,實施黨建民心工程、基層干部鄉村振興主題培訓計劃,完成換屆的村基本實現村支部書記、村主任“一肩挑”。推進三治融合,就是著力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基本完成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制修訂;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延伸至村,培育“法律明白人”4.5萬名;建成一批省級公民思想道德教育館、家風家訓新鄉賢館,樹立一批群眾身邊的道德模范。建好三支隊伍,就是打造堅強有力的駐村第一書記、科技特派員、鄉村振興指導員隊伍,加強鄉村治理力量,目前3736名第一書記、1萬多名科技特派員、816名鄉村振興指導員活躍在廣大鄉村。
2022年,福建將認真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和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部署,著力健全工作機制、完善政策舉措、強化責任落實,全面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打造鄉村善治“福建樣板”。
一是加強領導,統籌推進。堅持“五級書記”抓鄉村治理,將鄉村治理工作納入省對市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納入設區市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完善省、市、縣三級聯席會議制度,推行黨委農辦牽頭抓總、職能部門專項主抓的工作機制,制定責任清單、任務清單,強化工作調度、協同推進。以黨建促鄉村治理,大力推行跨村聯建,開展富民強村堡壘行動,完善縣鄉村三級聯創、導師幫帶等機制。
二是聚焦重點,攻堅突破。推廣運用清單制,選擇20個縣開展試點,因地制宜編制村級小微權力、村級事務、公共服務等事項清單,厘清村級組織權責邊界,規范清單運行規則。大力推行積分制,總結推廣3012個積分試點村經驗,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垃圾分類、營造文明鄉風等方面樹立起“風向標”,提高農民群眾文明程度,引導他們發揮主體作用。持續推進移風易俗,深入開展“一縣一專項治理”,落細落實村規民約約束性措施,充分發揮紅白理事會、孝善理事會、村民議事會等“五會”作用,重點整治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等突出問題。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常態化開展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傳承弘揚優秀鄉土文化,建立一批“近鄰評理室”“厝邊評理室”,加強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增強村莊凝聚力、向心力。
三是創新手段,提升效能。推進治理數字化,推動部門數據共享,依托“數字福建”平臺,推廣運用手機“村務通”,為村民了解村務信息和辦理建房、入學、醫保、養老等手續提供便捷服務。推進治理精準化,加快“綜治中心+網格化”建設,聚焦基層群眾關心問題,打通鄉村治理“神經末梢”。推進治理法治化,聚焦征地拆遷、宅基地使用等敏感點,完善鄉村公共法律供給,實現村村有法律顧問和調解員。
四是培育典型,示范引領。實施鄉風文明培育行動,深入開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宣講活動,大力選樹農村道德模范、五好家庭和好鄰居、好婆媳等先進典型。深化鄉村治理試點示范,創建第二批“十百千”省級示范村鎮,打造鄉村治理排頭兵,推動村民自治依法規范、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文化道德形成新風。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