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凈整潔的村道,白墻青瓦的房屋,水清岸綠的河涌,精美雅致的文化墻……在福建省漳州市長泰區,呈現著一幅山清、村凈、景美、民富、人和的鄉村畫卷。
“整治裸房高顏值,垃圾分類實舉措,污水治理新路子,廁所革命全覆蓋……”近年來,長泰區堅持以建設宜居鄉村為導向,動員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強化各項舉措,加快補齊短板。曾經的小縣城,如今有了俏模樣。
長泰區的華麗蛻變是福建省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福建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實施鄉村建設行動”部署要求,把鄉村建設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和農村建設品質提升為抓手,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穩步推進農村現代化。
點上出彩,面上開花,鄉村蝶變換新顏
“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屋里現代化,室外臟亂差”,這曾是福建部分農村的真實寫照。然而,通過三年整治,福建省實施了1000個鄉村振興試點村建設,推進了6700多個村莊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得到顯著改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截至2020年底,福建省農村衛生公廁實現全覆蓋,戶廁無害化普及率達99.2%。農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機制全面建立,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全部整治銷號。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農村生活污水設施覆蓋率達72.1%。累計完成農房整治22萬棟,完成村莊綠化6.54萬畝。新建、改造農村公路6239公里,所有建制村通客車。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項目5339個,受益人口478.23萬人,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7%。2018-2020年,福建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綜合評價連續三年位居全國前列,永春縣、永泰縣、上杭縣先后獲國務院督查激勵。
2021年以來,福建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研究謀劃了6個方面19項重點任務,年度投資228.5億元,持續提升農村面貌。現今,農村居住品質進一步提升,農村交通出行更加便捷,農村水環境質量不斷提高,村莊風貌有效管控,桿線整治初顯成效,村莊環境衛生持續改善,八閩鄉村換新顏。
多措并舉,真抓落實,農村面貌大變樣
整治行動啟動以來,福建堅持高位推動,按照“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具體化”要求,制定了《2021年全省城鄉建設品質提升實施方案》《福建省2021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要點》等文件,將農村建設品質提升19個量化指標逐項細化分解到縣,逐層壓實責任。同時,省政府分季度召開一次農村建設品質提升現場推進會,通過現場看、現場悟、現場學,推動各項工作落深落實落細。
走進寧德福鼎市柏洋村,村道通暢、屋舍整齊、環境優美,多元文化凸顯地方特色,一幅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濱海村莊圖正徐徐鋪開。這得益于規劃編制團隊長期跟蹤硤門畬族鄉和柏洋村發展,編制出好用、管用、實用的“多規合一”村莊規劃。現今,柏洋村“孝廉”文化和畬族文化已經融入村莊建設和風貌塑造中。文化公園、太姥清風苑、柏洋文化園、水鄉漁村公園等文化設施,盡顯濱海漁村和畬鄉風情。
“一本規劃,一張藍圖。柏洋村是‘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的典型。”福建在推進“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全覆蓋上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針對鄉鎮規劃管理技術人員力量薄弱和村莊規劃設計難題,探索建立“陪護式”技術服務機制,組織3000名規劃設計師、建筑師、監理師等掛村駐點。創新推動臺灣建筑師(文創)團隊開展村莊規劃設計咨詢服務,明確鼓勵臺灣建筑師團隊參與鄉村建設項目規劃設計咨詢,支持臺灣建筑師來閩參與鄉村建設項目。同時,強化規劃的權威性和執行剛性,加強對鄉村風貌和農房建設的規劃管控,確保不變形、不走樣。
上杭縣以古田會議會址為核心重點打造紅古田片區,按照“農村景觀化、產業融合化、全域景區化”的思路,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區。泰寧縣在實施鄉村建設中注重凸顯山水特色,突出“顯山露水、透綠見景”,通過將精品旅游村與景區景點串點成線、串珠成鏈,推動“美麗鄉村”產生“美麗經濟”。福建各鄉村堅持系統推進,以系統觀念統籌“點線面”,突出“點上示范,串點成線,連線成片”,統籌生產、生活、生態,建設30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示范點、遴選10個縣開展集約建房試點、1市10縣20鄉鎮開展污水治理試點等,做到“每縣有示范,每樣有典型”,通過典型引路、以點帶面,整體推進鄉村建設各項工作。
福建堅持政府與市場協同推進,積極探索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運行、管護和監督的長效機制。此外健全群眾參與機制。落實“一事一議”“四議兩公開”“六要”群眾工作法等村級重大事項民主決策機制,保障群眾在資金使用上有知情權、村莊規劃上有話語權、村莊建設上有監督權、項目招標上有表決權,實行共建、共治、共享。
持續發力,久久為功,繪就美麗宜居鄉村新畫卷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關鍵一步。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福建將進一步凝聚政府、市場、社會三方合力,持續推進鄉村建設各項工作,真正讓農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
福建省將堅持按照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搬遷撤并類等4種不同類型分類推進。經評估可繼續使用的村莊規劃要抓緊完善、提升質量,需要重新編制規劃的村莊要按照城鄉融合、一體設計、多規合一的要求加快推進。今年,推進3957個村莊“多規合一”實用性規劃編制,2023年底前實現全省村莊規劃管控全覆蓋。
其次,因地制宜提高污水治理率。根據地形地貌、人口分布、環境容量等,合理選擇、靈活組合“納廠、集中、分散”等3條技術路線。重點推行區域一體化、建管一體化和城鄉供排水一體化,鼓勵跨縣域、跨市域、按流域組建國有公司,統一負責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投、建、管、運”一體化。
與此同時,福建將拓寬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融資渠道。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用于符合條件的鄉村建設項目,按規定統籌整合各類涉農資金,集中用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調整完善各級土地出讓收入使用范圍,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作為優先支持的重點,省級財政每年再從土地出讓收入中統籌一定比例資金,集中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提升。用好用足金融信貸資金,發揮國有企業主力軍作用,鼓勵民間資本、社會資本積極參與鄉村建設。
此外,充分發揮農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探索“黨組織帶動、聯席會議互動、制度體系推動”工作模式。將農民群眾作為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主力軍,多方位加強宣傳引導,利用鄉村鄰里中心等基層陣地,廣泛發動農民群眾參與整治。在全省組織開展“美麗庭院”創建活動,動員、引導農村婦女并帶動家庭成員,做好房前屋后、庭前院后環境衛生,栽種綠植美化庭院。鼓勵扶持新鄉賢組織,積極引導新鄉賢組織協助興辦公益事業,充分發揮新鄉賢組織在鄉村治理和民生事業中“智囊團”作用,匯聚民智民力,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