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盤活閑置宅基地和農房資源打通財產性增收渠道——四川宜賓市翠屏區高橋村的實踐探索
時間:2023-04-28 02:17:17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 字號:【

  高橋村位于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距宜賓城區約15公里。幅員面積3.2平方公里,總人口482戶1795人。就在幾年前,該村還是鎮上的“空心村”,村民外出打工,撂下土地荒蕪,守著古鎮旅游資源卻一直發展不起來。自被確定為新一輪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村以來,高橋村確定以“中國李莊·竹村高橋”思路發展,向改革要動力、向市場要助力、向產業要活力,積極探索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房使用權有效路子,創新發展了“四改、五筑、五共享”的宅基地改革和閑置自愿利用模式,改變了農村宅基地和農房長期閑置的狀況,打通了農民和集體財產性增收渠道,開辟了社會資本投身鄉村發展的新途徑,取得顯著成效。

  改革破題 做實“四改”

  堅持徹底改。把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作為產權制度改革核心議題,試點“確九權頒十證”,開展農村集體資源、資產,承包地、林地、宅基地、小型水利設施確權頒證,一次性把農民的財產權益還權賦能到位,保護村集體和農戶權益;向流轉承包地、林地、宅基地和房屋的業主頒發經營權證,保護投資業主權利,推動各類資源盤活。目前,已全部完成所有權、使用權確權頒證工作,為盤活利用閑置資源提供基礎條件。

  堅持整體改。整村開展專業測繪,形成四至邊界清晰、權屬關系明確、圖斑勾畫精準、成果高度集成的“權屬一張圖”,確保權屬無交叉、無遺漏,歸屬無爭議、不模糊。目前,已全部完成上圖入庫工作,為宅基地規范管理奠定基礎。

  堅持自愿改。通過全覆蓋召開村社兩級摸底會、動員會,由村社民主討論、協商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定條件和時間節點,把選擇權交給農民。堅持每個步驟環節全過程公開公示,把監督權交由農民,確保改革順利實施,切實保障農民權益。

  堅持創新改。在農村宅基地已明確“三權”基礎上,創新推出“農村宅基地和房屋經營權”制度設計,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利用主體頒發宅基地和住宅經營權證書;堅持改革底線,以不改變約定用途、不從事無關經營為前提,杜絕違法違規或變相買賣宅基地和房屋的行為,推動規范有序盤活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和房屋。目前,高橋村頒發宅基地和住宅經營權證書22本,村社集體流轉移居城鎮村民的13幢閑置房屋連同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集中經營的650畝土地,交由第三方公司整體經營,初步構建起“集體+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盤活利用模式。

  村企聯動 推動“四筑”

  機制筑底。在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盤活利用過程中,高橋村探索構建“企業投資+合作運營”發展模式,前期“策投規建”及基礎設施改造提升由企業統一打造,盤活利用項目建成后由村集體經濟組織與企業共同成立項目運營公司對項目進行運營管理。

  文化筑魂。以高橋村古稱“高中橋”所承載的“胡雨霖中舉人”士紳文化和傳統竹編竹藝文化為歷史文脈,重興“重文興文”民風。邀請安吉竹工藝大師曾偉人、宜賓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楊劍濤教授等入駐建設大師工作室,盤活利用閑置資源構建竹基地、竹庭院、竹加工、竹博覽、竹民宿餐飲等竹文化特色業態。

  自然筑形。堅持“道法自然+減法設計”原則,牢樹“不大拆大建、不亂鋪攤子、不貪大求洋、不破壞自然風貌、不喪失靈魂特色、不侵占非建設用地”的建設理念,在盤活利用閑置資源過程中,盡量維持原生態、留下原住民、使用原材料、保留原建筑、優化原產業,做到山水林田宅自然和諧共生,契合閑逸詩意的田園風光。

  特色筑里。利用退出的閑置宅基地資源,新建以竹文化為主題的游客接待中心和特色民宿等,配套開展農房風貌改造55幢,景觀綠化120畝,生態修復面積約150畝,環境治理260畝,道路改造2.2公里、改廚改廁改水35戶,停車場建設80個車位,修建雨霖亭、祝愿亭、一帆風順等竹特色建筑6個。發展商學游、研學游、團建拓展、竹編體驗、親子采摘、住宿露營、餐飲休閑、垂釣健身等服務業態。預計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年吸引游客25萬人次以上,年收益2000萬元以上,新增就業崗位50余個,帶動核心區農戶40余戶約150余人就業增收。

  制度創新 探索“四共享”

  推動“農房”共享。鼓勵農民房屋與村外來客共享居住,農戶在自己居住的房屋中,將空閑部分騰出來自主經營或流轉給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

  推動“農地”共享。探索五保人員集中居住供養模式,引導五保戶人員、整戶消亡、舉家遷出等特殊群體退出其宅基地和農房,由集體統一規劃、統一招商,用于民宿開發、休閑康養、旅游配套等需求。

  推動“農旅”共享。鼓勵農戶將自己閑置的宅基地和房屋騰退出來,進行適當改造,發展鄉村特點的農家樂、鄉村旅游等業態。

  推動“農企”共享。鼓勵支持村集體將村內閑置宅基地和房屋集中起來,采取出租、合作、入股等方式引進企業共同發展經營。目前,高橋村已發展共享農房10幢,其中1幢為五保人員居住。借助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盤活利用,發展三星級農家樂3家,鄉村書吧1個、主題親子活動場所2個;新建竹編培訓基地1個,培育竹編專業戶6戶;引進餐飲企業2家,民宿酒店2家,汽車露營地1個,形成“春筍宴”“竹工藝DIY盛會”“竹編工藝大賽”等地方文旅品牌,成功創建省級“鄉村振興先進村”“四好村”,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國家森林鄉村”。

  (四川宜賓市翠屏區農業農村局供稿)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