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育在當下 種好未來——2023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觀察
時間:2023-04-28 02:44:45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李永生 楊宗輝 字號:【

  一粒種子,牽動人心、孕育希望;一粒種子,改變世界、造福人類。

  4月1-4日,2023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在海南省三亞市召開。規格更高、權威更強、大咖云集、內容豐富,是此次盛會給人最直觀的感受。

  種強農強。種業是戰略性、基礎性、核心性產業。黨的二十大和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再次對種業振興作出重要部署。

  種業最新科技創新進展如何?企業在種業振興中發揮了什么作用?育種專家又帶來了哪些對策建議?跟隨記者一起探尋最新種業資訊,見證中國種業振興、南繁硅谷崛起的鏗鏘腳步。

  看謀篇,南繁硅谷加速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到海南考察,對做好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指出:“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是國家寶貴的農業科研平臺,一定要建成集科研、生產、銷售、科技交流、成果轉化為一體的服務全國的‘南繁硅谷’。”2022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考察調研時指出,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須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海南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力加快推進南繁基地高質量建設。2021年5月12日,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揭牌。2022年,海南省提出把“南繁種業”作為“陸海空”三大未來產業部署發展。海南省先后印發實施《海南省種業振興實施方案》《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海南)建設規劃(2015-2025)》《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總體規劃(2018-2035)》等,目標明確,保障有力。

  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充分發揮國家南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能,建立健全南繁工作協調推進、調度督導、考核通報機制。通過召開種業振興行動推進會,探索建立商業化育種體系等措施,重點推進種業振興各項行動與工作任務,以最大決心、最大力度、最實舉措打造“種子科技創新策源地和南繁種業發展新高地”。

  作為南繁基地的所在地,三亞市委市政府發揮海南資源、要素、區位、政策、制度等優勢,始終堅持高質量推動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建設,推動南繁科研由分散科研向集群協同科研轉變。

  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成南繁硅谷以來,南繁基地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海南劃定26.8萬畝南繁科研育種保護區,建設南繁科技城及專家住宿、科研、生活等設施配套服務區,建成新品種測試實驗室、植物檢疫技術研發實驗室等一批公共實驗服務平臺,“南繁硅谷”規模初具。在這片熱土上,崖州灣種子實驗室發展迅速:儀器裝備不斷健全、服務中心保障有力、種質資源分子鑒定平臺高效運行,高水平科研創新平臺集群加快打造……

  去年,中國種子協會、海南省農業農村廳、三亞市人民政府、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四方簽訂“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框架協議”,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永久落戶三亞。

  如今的種子大會,已成為發布種業信息的重要窗口、科研交流與種業合作的平臺、種業創新成果的展區、傳承種業精神的高地。

  看行動,種業振興扎實推進

  4月1日,2023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開幕,3000多位國內外嘉賓和種業同仁參加大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九三學社中央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武維華,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興旺,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第三巡回法庭庭長王淑梅,科學技術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吳朝暉等出席并講話,國家知識產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胡文輝,江蘇省副省長王暉,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副總裁祁斌,國際種子聯盟秘書長Michael Keller,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主席崔野韓,巴巴多斯農業與食品安全部常任秘書長Terry Bascombe在大會主論壇上致辭。

  “當前,種業振興行動已經實現了良好開局,在農業農村部的牽頭落實下,開展了規模最大的農業種質資源普查,啟動了核心種源和關鍵技術攻關,遴選了國家種業企業陣型,健全了國家級良種繁育體系,實施了標準更嚴的市場凈化專項行動,加強了種業知識產權保護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很多新進展、新突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九三學社中央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武維華在主論壇上講話時說。

  “今年是種業振興‘三年打基礎’的第三年,‘小荷才露尖尖角’。”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興旺在大會主論壇上指出,要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需要政商學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形成強大合力。農業農村部接下來將扎實推進種業振興五大行動,努力破解體制機制障礙,加快解決農業生產對優良品種的急迫需求。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第三巡回法庭庭長王淑梅,科學技術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吳朝暉,國家知識產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胡文輝在主論壇上分別就種業市場凈化、種業創新、種業知識產權等做了專題演講。

  10位院士、13場分論壇、5500平方米的展覽、50多家種業及產業鏈相關企業、超3000位國內外嘉賓和種業同仁參與的大會,規模空前,聲勢浩大。

  除主論壇外,大會圍繞種業振興和產業發展設置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生物育種產業化、信用骨干企業家、種業服務、國際合作論壇5個分論壇;圍繞種業重點領域設置水稻產業鏈發展、玉米產業鏈發展、特色農作物種業發展、畜禽種業創新發展、世界熱帶農業科學高端論壇5個分論壇;圍繞南繁發展建設設置九三南繁科學、海南自由貿易港種業發展、南繁硅谷論壇3個分論壇。

  在這里,種業人齊聚一堂,共商種業大計,共謀種業大事,助力種業高質量發展。

  看創新,生物育種加速突圍

  高維C生菜、銳玉926、桂單558玉米品種……在2023中國種子大會上,一批批創新育種成果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種業振興的出路在于創新。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解決好我國糧食安全問題,必須解決好種業核心關鍵問題。自掛牌成立后,作為種業創新高地的崖州灣種子實驗室備受各方關注。“實驗室將扛起‘生物育種前沿理論和關鍵技術突破、核心種源創制及大規模鑒定、重大品種精準設計與培育’的三大使命。”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原院長李家洋指出,未來崖州灣種子實驗室將聚焦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重大戰略需求,圍繞突破生物育種關鍵核心技術、設計培育主糧作物新品種等一系列重大任務,發揮好種業創新高地的作用,助力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

  “作為落實大食物觀的重要抓手,園藝作物具有鮮明特點與育種的特殊性,具有類型多、周期長、公益性等特點。”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鄧秀新說。我國園藝作物育種發展不平衡,不同園藝作物種類育種水平差異較大,總體呈迭代發展態勢。為此,鄧秀新提出,應培育多樣化品種,制定政策促進形成有效的育繁推體系,加大苗木市場監管力度,通過國際合作擴展資源視野等提升園藝作物育種水平。

  生物育種是近兩年各種企的關注重點。生物技術研究進展及產業化展望,轉基因玉米、大豆研究,基因編輯工具的開發應用……在生物育種產業化分論壇,一場又一場報告讓在場的聽眾大呼過癮,整個會場座無虛席。

  “近年來,我國生物種業發展成果巨大,育種基礎研究取得突出進展,生物育種技術創新緊跟國際前沿。”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原副院長萬建民說。但我國生物育種也面臨基礎研究原創不足、前沿育種技術短板依然突出、重大新品種研制能力亟待提升、種業企業育種創新能力亟待提升等問題。發達國家及跨國企業集團向來重視生物種業創新發展,并將其作為提升國家競爭力的戰略舉措。萬建民提出,我國必須加大生物育種與產業化力度,突破關鍵技術瓶頸,培育戰略性新興生物產業,保障國家食物安全。

  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狀,支持生命的基本構造和性能。而基因編輯工具的成功研制,讓更加精準的基因調控成為現實,有助于培育產量更高、質量更好的作物。2021年,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賴錦盛團隊研發的Cas12i、Cas12j獲得專利授權,這是兩把屬于中國的“基因剪刀”。相關技術已被運用到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意味著我國在基因編輯核心工具領域實現新突破。

  “從踐行大食物觀的理念和路徑要求看,必須重視種業科技創新。”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主任、中國農業科學院原黨組書記陳萌山說。他提出,要建立新型育種目標體系、加強大食物種質資源體系建設、大力推進科企合作、建立多元主體深度開放的種子產業體系等方面發力,為貫徹大食物觀貢獻種子力量。

  看頭雁,骨干種企勇立潮頭

  剝開即食的鮮食玉米、紅彤彤一口爆汁的小番茄、紅黃綠紫顏色各異的辣椒、多樣烹飪做法的西蘭苔……在大會設置的種業成果展覽展示區,各種子企業各顯神通,把自己最拿手的產品都擺了出來。

  一進入展區,映入眼簾的便是大北農創種科技的巨型展板,作為大北農旗下專注農作物種業的公司,創種科技下轄生物技術、玉米種業、水稻種業、大豆種業、經作種業、創種基因等板塊。全生育時期抗蟲保護的生物技術、通過ETS和ISO9001雙重認證的轉基因玉米和大豆產品……依托本次大會,大北農全方位展示創種科技持續加速向上、向好的發展態勢。“未來,大北農創種科技將進一步推進科企融合,完善自身研發體系和集成測試體系,深入探索和推進企科融合機制,建立更為緊密的共創共享、利益財富分享機制,不斷提升種業創新能力,助力種業振興。”大北農科技集團總裁宋維平說。

  提到玉米,就離不開登海種業。多年來,登海種業始終堅持科技領先、市場導向、品牌制勝的理念,讓種子落地發芽。“我們堅持一切為種子用戶服務的理念,通過開通技術咨詢熱線、組建技術服務團隊等,在玉米生產全過程中提供解決方案。”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顏理想說。勇攀高峰,永不滿足。未來,登海種業將繼續加大科研投入,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種業高質量發展。

  廣西萬川種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育、繁、推,科、工、貿”于一體的種業公司,此次大會,他們展示了水稻、玉米、辣椒、哈密瓜等品種。在公司經理鐘騰達看來,好種子最終的呈現要落到好糧價上。“種子好,產量高,糧價高,農民生產才有積極性。作為企業,我們就致力于研發高產、優質、低價的優質種子,讓農民種糧能有個好收益。”

  種企的發展同樣需要良好的市場環境,需要強有力的保障。近年來,種子侵權案件頻發,損害了部分種企的合法權益。4月1-2日,農業農村部會同最高人民法院在海南省三亞市舉辦全國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專題培訓班,提出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是種業振興市場凈化行動的核心環節,必須置于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重大任務中來把握,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行政等多種手段,堅持從立法、司法、執法、管理和技術支撐五個方面發力,促進種業高質量發展。

  “展覽期間來咨詢種子侵權的比較多。大家關心的點主要還是集中在發生種子侵權后,如何進行證據收集、鑒定,以及如何訴訟。”海南自由貿易港知識產權法院的潘召勇說。大會召開期間,最高人民法院還發布了“第三批人民法院種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以生動鮮活的案例展示種業法治,維護種業創新者的合法權益,讓種業創新者沒有后顧之憂。

  看隊伍,堅守理想勇毅前行

  連片的玉米地里,一排排玉米佇立田間;一望無邊的稻田中,稻子正在茁壯成長;溫室大棚里,五彩斑斕的瓜果蔬菜爭奇斗艷。這里是三亞國家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南繁基地新品種田間展示正如火如荼地進行。

  育種周期長是種業繞不開的話題。過去的常規育種,少則五六年,多則十余年。這背后,是育種人的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理想,也是育種人的數十年如一日。

  烈日當空,4月份的三亞30度以上的高溫已是常態。“辣天下27,長36厘米,直徑1.8~2厘米;辣美20,長25厘米,直徑1.5~2厘米……”戴著草帽、手持卷尺,在大棚里忙著在給試驗田里辣椒測量的是盧國強,江蘇省鎮江市鎮研種業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我放心不下地里的辣椒,上午的論壇結束就趕緊租個車來基地看看我這辣椒長得怎么樣了。”顧不得擦去臉上的汗珠,盧國強轉身又開始測量起來,“雖然不如在我們當地種出來的效果好,但辣椒的長勢、成熟度等呈現還是不錯的。”據了解,盧國強的企業專注于辣椒制種,用他的話說,“專注于做一個品類,只做辣椒也能做成辣椒大王。”目前,他所在公司的辣椒種子在山東、陜西、四川、安徽等多地已大面積推廣。

  “我的父親一直從事的就是蔬菜育種,耳濡目染,我也對蔬菜育種產生了興趣,并且一干就是幾十年。現在我的兒子畢業后也來從事育種工作了,我們家可謂是‘種三代’了。”說起自己及家人的育種經歷,盧國強滿臉自豪:“我們想把這項事業一直堅持做下去,為咱們國家的種業振興貢獻一點力量。”

  同盧國強一樣,甘肅五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李世曉也是一位“老種人”了。“為打破黃淮海玉米種質資源卡脖子難題,我在黃淮海地區利用熱帶種質選育黃淮海抗病抗逆玉米新品種,這一搞就是28年。看到如今玉米的長勢越來越好,我覺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長年累月從事一項種業技術攻關研究,并沒有消磨掉李世曉的耐心,反而使他更有干勁。“以興趣始,以毅力終”是他信守的人生格言,在他眼里,自己育種多辛苦都不重要,“等到我80歲的時候,回過頭看,我們國家的種業繁榮有我的一份貢獻,我就知足了。”

  育在當下,未來可期。在這里,我們看到了新技術、新理念的構思探索;我們也看到了新成果、新品種的轉化應用;我們還看到了未來種業發展閃耀著的科技曙光。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國定能實現從種業大國向種業強國的躍升。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