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成都市郫都區 走在前列 起好示范 繪就鄉村振興大美圖景
時間:2023-04-28 02:29:17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 字號:【

  “要把鄉村振興這件事做好,走在前列、起好示范”,這是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戰旗村時提出的殷切囑托。郫都區上下牢記囑托,堅定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決策部署,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奮力打造鄉村全面振興示范樣板,著力繪就“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市民更向往”的大美圖景。

  努力在做強現代農業、促進產業興旺上走在前列、起好示范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發展農業還是重中之重”指示精神,始終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擺在重要位置,錨定“打造天府糧倉”“建設農業強區”目標,制定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政策,因地制宜抓好“強種業、增糧油、優蔬菜”工作,統籌推進農業高質高效。

  實施規模經營工程。開展“米袋子”“菜籃子”強基行動,以工業化思維分類建設現代農業工廠、園區,連片規劃打造優質糧油、蔬菜生產基地20萬畝,建成省市星級現代農業園區4個,啟動建設現代農業工廠1個,獲評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區,入選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名單。

  實施科技賦能工程。堅持質量興農、品牌強農,運用種苗繁育嫁接、水肥一體滴灌、北斗智能終端等技術,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培育德源大蒜等6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持續做靚郫縣豆瓣、蜀繡、農家樂、川派盆景“四朵金花”,“郫縣豆瓣”品牌價值達661億元,全區種苗年銷量全國第三,圓根蘿卜等農產品遠銷海外。

  實施融合增效工程。走農旅融合發展道路,依托川菜產業城、成都影視城,培育發展農產品加工、科創研發、鄉村旅游等產業,建成川菜博物館、袁隆平種業硅谷、春天花樂園等農商文旅體融合項目36個,創建全國特色小鎮2個、4A級景區4個,帶動川菜產業年產值突破100億元、全區旅游收入達120億元,獲評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

  努力在城鄉一體建設、促進均衡發展上走在前列、起好示范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鄉村要同步發展”指示精神,按照農業農村部開展“百縣千鄉萬村”鄉村振興示范創建、四川省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成都市建設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工作部署,郫都區把城鄉一體化發展作為重點方向,開展城鄉融合片區規劃,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做強縣城和中心鎮村功能,努力推動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

  城鄉規劃一體化。發布全國第一個區縣《鄉村振興技術導則》,成立全國第一家鄉村振興公司,探索片區組團發展模式,編制“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布局“1個主城區+2個中心鎮+25個中心村+100個新型社區”網絡化空間結構,建設“一片區一機構一主題”,打造紅色戰旗、豆瓣農莊、科創東林、花映紅光等8大鄉村振興集成示范片,帶動全域建設“無差別”城鄉。

  公服配套均衡化。堅持補短板、強功能、提品質,以“三生融合”“適度留白”理念,布局打造中心鎮村,持續加大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投入,完成農村改水、改廁3萬多戶,推動農村自來水普及率、生活垃圾處理率達100%,新增學位4120個、養老和醫療床位1419張,獲評全國首批“四好農村路”示范區。

  美麗鄉村公園化。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施綠滿鵑城、花香郫都、水潤田園、林盤修復四大工程,創新農村“三水共治”“打平伙治理”等模式,引入多元主體協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成鄉村綠道231公里、水美鄉村31個、川西林盤消費場景15個,綠道騎行、公園露營等成為市民生活新風尚,獲評全國碧水藍天典范城市和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努力在推動以文化人、促進鄉風文明上走在前列、起好示范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鄉村振興不簡單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也要搞好”指示精神,堅持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硬”,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著力提升鄉村文化軟實力。

  把文化陣地建起來。創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載體,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158個,建成巴蜀農耕文化博物館等文化場館8個,打造戰旗村等紅色教育基地6個、全國中小學生教育研學實踐基地2個,創作《戰旗飄飄》等文藝作品11部,鄉村文化生活更加紅火。

  讓特色文化活起來。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蜀繡可以作為禮品送出去”指示,開發蜀繡高端產品300余個,多次作為“國禮”贈送外賓,安靖蜀繡文化創意公園獲評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唐昌布鞋入選省級非遺名錄;打造鄉村十八坊等文化體驗街區,舉辦第二屆天府大地藝術季等活動,四川郫都林盤農耕文化系統入選第五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

  將文明新風樹起來。扎實開展成都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六大攻堅”,創新實施全民藝術素養提升和鄉風文明“十破十樹”行動,建立村規民約執行“紅黑榜”,開展“曬家風、曬家訓、曬家規”“好公婆、好兒媳、好鄰居”評選等活動,建成全國文明村3個,被列為全國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區。

  努力在建強戰斗堡壘、促進治理有效上走在前列、起好示范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指示精神,始終堅持抓牢基層黨組織建設“主心骨”,統籌推進強堡壘、聚人才、優服務,不斷夯實鄉村振興基層基礎,促進鄉村治理有效、充滿活力。

  建強基層組織“火車頭”。堅持把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重要保障,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推進黨建競進拉練、黨支部“達標晉級”,探索組建以強帶弱“跨區域黨建聯合體”,戰旗村等3個村(社區)黨組織獲評全國、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鄉村治理模式成為全國試點,入選全國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

  育優鄉村振興“生力軍”。堅持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創辦全國首家鄉村振興培訓學院,實施“新村民”“新農人”招募行動,吸引企業家、大學生等優秀人才2000余名下鄉興村,“城市人才加入鄉村制度”被國家發改委在全國推廣,村級后備干部“選育煉用管”五步工作法被中組部推廣,高德敏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

  當好為民惠民“勤務員”。踐行“我是人民的勤務員,是為人民服務的”價值追求,緊扣成都“五個走在前列”要求,鍛造政治強素養好、宗旨強情懷好、能力強實績好、協作強團結好、紀律強作風好的“五強五好”干部隊伍,開展黨員“三問三亮”“民呼我應”活動,“三固化”工作機制入選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

  努力在壯大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上走在前列、起好示范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農民收入像芝麻開花節節高”指示精神,緊緊圍繞實現共同富裕奮斗目標,堅持向改革要動力要紅利,不斷拓寬農民就業增收渠道,推動全區城鄉居民收入優于全國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深化改革活資源。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等試點,探索形成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21個配套制度規則,“明確集體經濟組織市場主體合法地位”修法建議被《民法總則》采納,累計盤活農村低效閑置用地2400畝,促進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多元經營強集體。建立村級資源集體統籌、規范收儲、有序開發機制,創新聯合經營、自主經營、委托經營等模式,通過產業帶動、股份合作、資源開發等方式,多渠道壯大集體經濟,培育農科村、戰旗村、青杠樹村等億元村3個,推動全區集體經濟收入超百萬元村的占比達50%。

  雙富帶動促增收。實施富腦袋、富口袋“雙富”工程,開展村民技能提升、返鄉人才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育等行動,吸引“鄉村創客”5000余人,新增市場主體2.8萬個,促進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帶動全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5萬余元。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委供稿)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