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學專刊 強思想 促奮進——《農村工作通訊·2023中央一號文件專刊》受到讀者好評
時間:2023-04-28 02:32:02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楊宗輝 字號:【

  松土、育苗、起壟、定植……在山東聊城莘縣莘州街道尹營村的田野上,農民們身影忙碌,農機隆隆作響,奏響了春耕生產進行曲。

  正在田里勞作的徐新立收到了快遞員的電話,“快遞到了,家里有人嗎?”“有人有人,我這就馬上回家,你稍等我一下。”放下手頭的活,徐新立馬不停蹄地趕回了家,簽收了他心心念想的快遞,打開一看,兩本《農村工作通訊·2023中央一號文件專刊》赫然醒目。

  3月1日,徐新立看到朋友圈里一號文件專刊出版的消息后很是激動,第一時間聯系了之前采訪過他的編輯部同志,詢問“方不方便寄本專刊?自己很想學習一下”。收到專刊后,徐新立愛不釋手,一邊翻看一邊說:“一號文件專刊真的太及時了,對我們農民幫助特別大。平常我們對政策也都不懂,不了解,這里面專家的解讀對我們來說很有用。專家還講到我們農民都關心的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這給我們農民吃了個‘定心丸’。我們也更有信心了,一定繼續努力,做好接下來的春耕及夏收工作,為今年糧食豐收再作貢獻。”

  2月13日,新華社受權播發《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這是新世紀以來第20個以三農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用以指導鄉村振興工作,在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指導下,中國農村雜志社于今年3月編輯出版了《農村工作通訊·2023中央一號文件專刊》。

  專刊的內容是否符合各級農業農村系統干部和農民群眾的需求,通過讀刊用刊,能否對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等工作提供指導幫助?為有效了解干部、群眾需求,指導下一年度專刊出版工作進一步完善,近日,中國農村雜志社組織專人通過宣講活動、訪談等形式,陸續對北京、河北、江西、江蘇、浙江、云南、陜西、甘肅、山東、福建等全國多個省(市)的讀者進行走訪,了解《農村工作通訊·2023中央一號文件專刊》讀刊用刊情況。

  政策春風吹滿地

  學刊用刊熱潮起

  “我對今年的專刊可謂是期待已久,專刊信息權威,內涵豐富。作為一名基層三農工作者,系統學習,全面掌握中央一號文件的精神至關重要,專刊給我們送上了精神大餐,讓我們更有信心,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在蘇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探索高水平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道路上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江蘇省蘇州市農業農村局農村社會事業促進處張強說。

  “專刊系統解讀一號文件,既有總體上的政策解讀,又圍繞底線任務、鄉村振興重點任務、要素保障和機制創新等各個方面進行了細化解讀,還有兄弟省市先進做法,很值得學習。”安徽省農業農村系統不少干部職工認真研讀專刊,認為通過學習,可以全面深入系統地掌握三農方針政策,更加準確地把握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

  “我是《農村工作通訊》的忠實讀者。作為畜牧農機工作戰線的工作者,專刊很受用,也是寫材料的好幫手。”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畜牧農機發展中心汪佑福對一號文件專刊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表示,通過閱讀專刊,能更好地理解、把握國家有關三農工作的宏觀政策。

  作為紓解首都功能的新城,雄安新區在持續推動城鄉一體化融合發展,多渠道促進群眾增收,讓人民群眾共享新區建設發展紅利上大有可為。河北省雄安新區雄縣農業農村局的楊永平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他認真學習了專刊里關于城鄉融合發展的文章。“專刊里魏后凱專家講城鄉融合的文章特別好,里面提到的關于縣域城鄉產業發展、要素流動等內容給了我很大啟發。對以后的工作推進很有指導意義。”

  專刊出版以來,中國農村雜志社充分發揮新媒體優勢,創新宣傳手段與方式,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力。微觀三農、農業農村部公報兩個公眾號第一時間轉發文件全文,閱讀量均突破“10萬+”。在今日頭條開設的“中央一號文件權威解讀”話題,陸續發布了20條中央農辦秘書局的解讀內容,累計閱讀展示達“10萬+”;圍繞國新辦新聞發布會開展系列宣傳,微觀三農全程視頻轉播發布會,并制作圖文實錄,微觀三農視頻號、快手號節選金句、重點內容陸續推送17條,總播放量超過3800萬,點贊人數超過100萬。立足“長圖、評論、解讀”加大原創內容制作,其中《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這10個“嚴”》獲得人民日報全國黨媒平臺推薦,閱讀量超過440萬。專刊正式出版的消息發布在新華社客戶端,閱讀量破110萬。

  線下傳經送寶

  接地氣更入人心

  2月14日,中國農村雜志社組織開展了中央三農政策宣講系列活動,第一站走進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2023中央一號文件發布第二天就走進開魯,對開魯縣來說是一場‘及時雨’,對現階段的開魯縣干部群眾來說十分及時也很‘解渴’。”開魯縣委書記王鳳森說。此次宣講活動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為主題,以縣域農村為主場,以農民和新型經營者為主角,以權威專家和縣委書記共話鄉村振興為主要內容的形式,切實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及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扎根生根、落實落細,真正落到了田間地頭最基層。

  一個月之后,中央三農政策宣講活動第二站走進了陜西延安市安塞區、延川縣。除了專家,參加此次宣講活動的企業家也為當地干部群眾帶來了精彩報告。大北農集團黨委常務副書記、高級副總裁莫宏建就大北農鄉村振興實踐進行了主題宣講,北京天下星農CEO胡海卿分享了農業品牌創建的理念方法與實踐案例。

  “專家圍繞鄉村振興主題進行了精彩的宣講授課,課程內容非常豐富,既有政策理論解讀,又有具體案例分析,還有企業家的實踐分享及政企對接,針對性非常強,聽過之后很受啟發、很受觸動,收獲非常大。”安塞區委副書記楊衛東表示。延川縣基層干部在聽過宣講后也紛紛表示,“下一步將把深入學習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與區縣鄉村振興實際相結合,扎實有序做好鄉村特色產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等重點工作,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落實、扎根生根”。

  系列宣講活動受到廣泛關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深受基層干部群眾歡迎。在場的村民、村支書及鄉鎮干部、各企業代表都認真學習了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用心記錄。安塞區化子坪鎮黨委書記高煒說:“平常我們這里這類活動很少,宣講把中央惠農政策直接送到我們的田間地頭,把專刊送給鎮村干部和村民合作社代表,給我們傳經送寶,很有意義,大家也都非常歡迎這樣喜聞樂見的宣講活動。”“專家們的宣講深入淺出,對于我們縣里的蘋果產業發展,我也同專家進行了深入交流,專家給我們提了許多寶貴意見,指點了迷津,相信我們的蘋果產業一定越來越紅火。”延川縣蘋果生產管理辦公室主任楊延收說。

  宣講活動一經開展,受到了許多縣市的關注,他們紛紛積極留言,希望參與到以“中央三農政策宣講”為主題的“鄉村振興大學習”活動中來。

  接下來,中國農村雜志社將繼續深入各地,組織權威媒體、高端智庫、科研院所、相關協會等機構,邀請專家學者、農業企業家等,深入農村基層,繼續開展多種形式的政策宣講,以宣講活動匯聚全社會力量共同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用好“參考寶典”

  助力全面振興

  專刊印發后,受到基層干部和三農工作者一致好評,不少基層干部認為專刊是工作的“參考寶典”,是農民群眾的“智慧庫”。

  郭麗是云南大理州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的一名干部,通過閱讀專刊,她更加明確了工作的方向:“一號文件專刊內容全面,專家解讀通俗易懂。閱讀《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這篇文章,讓我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既能夠及時準確把握工作重點,又在如何推進工作開展方面思路清晰。下一步,我將結合工作實際,強化農村集體‘三資’監管,積極研究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方法路徑,做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下半篇文章。”

  學專刊,增強了本領,提高了底氣。福建龍巖市長汀縣南山鎮橋下村書記陳彥豐學習專刊后深有體會。“以前總感覺底氣不足,因為學習不夠、上邊政策沒吃透。現在好了,有專刊在手,不懂的地方隨手翻一翻,村民們想知道的政策現場都可以解答。”如今村里每年各項收益都在增加,路子越走越寬,老百姓的日子也越過越舒坦。

  楊利波是河北省武安市徘徊鎮上莊村的種植大戶,種有二三百畝地,從事農業十余年來,全家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村里也每天都在發生變化,日子越過越好了。他坦言,“都是因為黨的政策好才有了如今的幸福生活”。看到一號文件專刊出版的消息后,他也第一時間進行了學習:“今年一號文件專家提到促進農民增收,我們農民最關心的其實就是收入問題,希望能有更多的支持種糧和產業發展的政策,讓我們的收入越來越高,日子越過越美!”

  前進村,是甘肅張掖遠近聞名的小康村,這里坐落著甘肅省唯一的中組部、農業農村部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作為一個年輕的國家級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前進基地依靠先進的培訓理念和切合實際的培訓方式,已經發展成獨樹一幟的代表性培訓基地,走在了農村實用人才培訓探索創新的前列。一號文件專刊引起了基地負責人石金龍的關注。“專刊有理論深度、有內涵廣度、有政策精度,是非常好的農民培訓教材。今后,我們將把專刊作為學員們的學習材料,讓廣大學員通過學習專刊,提高對一號文件重要性的認識,并在學精吃透的基礎上,發揮傳幫帶作用,興村莊,旺產業,提效益,促增收,為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貢獻力量。”

  胡家營村位于北京市平谷區西北部,峪口鎮北部邊緣。本著為民便民樂民的服務理念,近些年來,胡家營村相繼建成了社區服務站、村郵站、衛生服務站、老年活動站等公共服務設施。同時,大力發展桃產業,建成了近一萬平方米的大桃市場,實現了產業增值與農民增收。“專刊里的專家解讀對我們來說很實用,尤其是產業振興跟和美鄉村建設兩篇解讀文章,對我們村子后續的發展可以說是指明了方向。我們要繼續把主導產業大桃發展好,以桃為媒,把村子的基礎設施、人居環境搞好,發展好鄉村旅游,讓美麗的胡家營村更加宜居。”北京平谷胡家營村黨支部書記方戶生說。

  有同樣感受的還有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上寺院村黨支部書記張傳亮。地處沂山景區腹地的上寺院村是當地遠近聞名的旅游標桿村、旅游特色村。“我們村小部分村民以農家樂和土產經營為主,但是品質不高。”張傳亮說,這也是目前村子鄉村旅游發展的一個制約因素。“專刊里尹成杰專家的文章提到應以城鄉居民的消費需求為導向,深入挖掘農業農村的生態涵養、休閑觀光、文化體驗、健康養老等多種功能和資源,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這給了我啟發,下一步,我們要繼續深挖沂山文化底蘊和明道寺院的文化資源,打造傳統文化體驗區與游樂區,構建出處處是景、隨處可游的鄉村旅游品牌。”談及村里未來的發展,張傳亮信心滿滿。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