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山西陽泉市河下村 “三三制”讓村更強民更富
時間:2023-04-28 02:15:07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葛會林 字號:【

  近年來,山西省陽泉市城區義井鎮河下村強化黨建引領,深化基層治理,促進和諧發展,形成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良好局面。特別是在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方面,抓住農村治理的熱點、難點、堵點,精準發力,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三三制”治理模式,蹚出了一條和諧善治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圍繞民權,“三敞三到”,“亮”政于民

  敞開言路,請村民到會場。遇到重大決策,主動把黨員和村民代表請進會場,廣泛征求意見,共同民主決策。在進行環境集中整治時,村里及時召集專題會議,通過交心交底交政策,用思想工作的“金鑰匙”,解開群眾的“愁疙瘩”。在公議表決方案后,順利拆除違章建筑8000平方米。老黨員張培宏會上提出加強公墓集中安置的建議,支部及時采納,有效制止了亂采亂葬、無序管理現象;根據村民代表會議提出創業幫扶的建議,村里及時決定,幫助有創業愿望的100多名村民提供信譽借款每人2萬元,搭建了發展平臺,解決了群眾急難愁盼最后“一厘米”問題。

  敞開辦公,請村民到現場。在打造現代服務產業園時,村“兩委”主動開門辦公,把黨員和村民代表多次請到現場,一起商量、共同決策。最終選址里河下地段,搬掉一座山(石垴山),填平兩條溝(川水溝、二畝溝),打造“三通一平”占地150畝的現代服務產業園,同時建涵洞、修公路,改善了村容村貌。

  敞開競標,請村民到市場。村里出臺相關采購制度,大到工程建設,小到筆墨紙硯,按照市場行情,做到貨比三家,同等價格比質量,同等質量比價格,廣泛接受群眾監督。2020年,處理拆遷廢舊物資時,首先讓黨員和村民代表進行市場考察、價格評估,然后提前3天公示報名,全程民主公開,最終公開拍賣75萬元,比評估價格高出15萬元。

  圍繞事權,“三單三清”,“清”政于民

  河下村黨支部緊緊抓住鄉村治理的難點、村民關心的重點、干群矛盾的焦點,采取“三單三清”全部公開的辦法,破解鄉村治理難題。

  公開三資賬單,讓財務“清明”。為了摸清家底,清理賬務,村里充實完善了合作社、理財小組等基層組織,重點加強了以三資管理民主理財為主的治理體系。如,對集體重大支出作出明確規定:凡20萬元以上大額集體支出,須經全村戶代表簽字通過,凡10萬至20萬元支出須經村民代表全部簽字通過。做到“三不辦三聯簽”即沒有經過六議兩公開的不辦,不符合程序的不辦,沒有合同的不辦,和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當事人“三聯簽”。同時,按照合同,對長期拖欠集體借款的5戶村民依法起訴,經過法庭調解,追回欠款29.21萬元,理清了陳年老賬,維護了集體利益。定期公布財務賬,不留一本糊涂賬,及時清理往來賬,不留一筆“隔年賬”,管住了吃拿卡要,控制了跑冒滴漏,涵養了精打細算,使村民知家底、明財務,民主理財,共同管理。

  公開權責清單,讓干部“清白”。為解決農村干部“為誰干”“干什么”“怎么干”的問題,村里制定了干部權責清單,將工作分工、分管事項、服務內容、辦事程序、標準要求、獎懲辦法等公示于眾,杜絕了“三拍現象”,激勵了干部敢抓敢管,履職盡責,當好群眾“勤務員”,交好年終“清白賬”。如村民唐某因上墳燒紙,引發火情,村干部敢抓敢管,按照村規民約對其罰款2000元,并做了廣播檢查。針對本村100多個運輸戶、200多名駕駛員存在檢車難的問題,分管領導積極聯系交管部門到村培訓,集中檢本,提供服務。

  公開村務詳單,讓群眾清楚。村里嚴格實行“六議兩公開”,設置村務公開欄,公布村務詳單,讓群眾了解村政大事,清楚村務內容,從根本上解決了“你不告群眾、群眾就會告你”的公信力透明度問題。村里成立了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調解委員會等群眾組織,建立了“村事診所”,通過“全面體檢”發現問題,“把脈問診”了解問題,“開方下藥”解決問題,形成了“群眾有事問診、干部及時出診、經常上門義診、上下溝通聯診、村政大事會診、遇到急事急診”的治理格局,解除了群眾疑慮,有效地制止了陽泉一中門前停車擺攤、登科樓噪聲污染等不良現象,營造了和諧共融的發展環境。

  圍繞產權,“三改三變”,“惠”政于民

  河下村毗市鄰縣、城郊結合、有寸土寸金的區位優勢,同時通過征地拆遷,擁有數千萬元的集體積累,是分光吃凈,還是積蓄后勁?是管理增值,還是資產流失?村“兩委”一致決定:多留遺產,不留遺憾,為實現穩定發展、和諧發展、長效發展,全面實施三項改革。

  產權改革,村民變股民。按照成員股10%、基本股20%、村齡股30%、勞齡股40%四種股份,進行了科學合理的股權設置,全部公示了股民分紅名單,全村股民1766人共享分紅300萬元,人均分紅1698元。制度符合村情,人人按股受益,破解了產權改革“分不公就亂、分得好就活”的現實問題,形成了“兜底靠集體,致富靠自己”的發展格局,率先走在了全市前列。

  經營改革,資源變資本。村里充分用活資源優勢,量化集體發展成果,盤活資產,拉動租賃業發展。村里投資213萬元,新建兩棟58套“登科樓”,每套每年租金9600元,年增收55.6萬元;投資900萬元修建了7000平方米的綜合大樓,整體出租后,年增收45萬元;新建綜合服務樓,年增收35萬元;還出租了馮氏骨科等商用建筑,經過評估,現有村集體資產達到了7800萬元,使有限土地實現了增值利用。村集體大力發展服務業,2018年成立了物業管理中心,簽約承擔了陽泉一中校園綠化、衛生保潔、小型維修等物業事項,不僅安置勞力60余人,還可每年為村創收200萬元。

  機制改革,福利變紅利。村里利用集體積累,把平均福利變成共享紅利。通過機制改革,把集體發展受益與村民教育培訓、守法維穩、醫療救助、公益事業等緊密掛鉤,營造了全面發展和諧共進的良好氛圍。村民幼兒上學全部免費,子女考取大學可獲獎學金。對醫療費用1000元以上的村民除按醫保報銷外,不足部分實行二次報銷,村里補足全額醫療費用。村集體每年拿出5萬元救助金,對因災因病困難戶慰問補助。為45名殘疾人及時提供“一對一”服務幫扶,其中14名殘疾人得到就業安置。真正做到了學有所獎、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殘有所助、難有所幫。

  村里通過“三三制”治理模式,形成了三大支柱產業鏈條,一是打造現代服務產業園,現已入駐園區各類商企100余家,形成集鋼材、汽貿、家裝廣告、倉儲物流、裝備制造于一體的服務產業園,年增集體收入160多萬元,成為本村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引擎”;二是通過樓體出租、校園出租、醫療出租等多種方式,盤活集體資產,全村集體每年固定租賃收入達到360萬元,成為旱澇保收的“產業鏈條”;三是通過村校合作物業管理,集體資金信譽借款等靈活方式,每年增收230萬元,成為創新發展的“實踐基地”。2010年新建13棟居民住宅樓,637戶居民全部入住,村里配套建設了超市、銀行、學校、餐飲、農家書屋、活動室,24小時全天候監控,網格員隨時手機聯網、上門提供服務便利,完善了“片長+樓長+家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自治體系,打造了5分鐘智慧便民生活圈。5戶“黨員示范戶”表率帶動,10戶“美麗庭院”花香四溢,36戶“五好家庭”其樂融融,文化游園笑語鶯聲,福壽廣場歌舞升平,好人好事,蔚然成風,營造了“幸福河下”“和諧河下”的濃厚氛圍,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得到了完美體現。

  (作者系山西省陽泉市城區義井鎮河下村黨支部書記)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