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掌握江蘇省洪澤區外來入侵水生動物種類數量、分布范圍、發生面積、危害程度,保護本土水生生物,促進質量漁業、生態漁業、高效漁業健康發展,洪澤區農業農村局自2023年3月起,高標準、嚴要求,全面啟動外來入侵水生動物普查工作。
強化領導,成立專班。成立外來入侵水生動物普查工作領導小組、技術指導組、質量控制組、普查項目組。制定了《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外來入侵水生動物普查技術方案》,并通過專家論證,洪澤區水產技術推廣站制定并下發了《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外來入侵水生動物普查實施方案》。
立足區情,清查踏查。根據上級普查機構提供的外來入侵水生動物參考清單,結合統計年鑒、工作報告、專著、學術報告、期刊論文、報紙等文獻,對洪澤區的入侵水生動物進行清查,匯總踏查結果,對未列入名單的外來入侵水生動物進行補充,最終確定了洪澤區外來入侵水生動物調查的物種清單。在入侵水生動物活動期間,以鎮(街)為單位,通過踏查河流、湖泊、水庫、濕地、水田、溝渠等生境,初步明確本區域內入侵水生動物的種類、危害對象、危害程度、分布范圍和面積、治理面積等信息。依據踏查點確定原則,以“三調圖”作為參考,在洪澤區共設6條外來入侵水生動物的踏查路線,其中的每條踏查路線上設置5~10個踏查點,開展2季調查,總計100個踏查點。
科學全面,做到“三覆蓋”。外來入侵水生動物踏查路線和踏查點的設置,按照“三覆蓋”原則,覆蓋了洪澤區的所有9個鎮(街),覆蓋了湖泊、河流等所有的水域生境類型,覆蓋了河流交匯點等重點水域的關鍵節點。一是鎮(街)覆蓋:踏查點覆蓋了高良澗街道、朱壩街道、黃集街道3個街道和西順河鎮、東雙溝鎮、岔河鎮、三河鎮、蔣壩鎮和老子山鎮6個鎮,各鎮(街)分別設置了4~10個踏查點。二是生境覆蓋:洪澤區踏查點涉及的湖泊包括洪澤湖和白馬湖,河流包括二河、三河、蘇北灌溉總渠、潯河、草澤河、潯南干渠、洪金北干渠等河流及與水田聯通的灌溉溝渠、坑塘、稻田等水體類型。三是關鍵節點覆蓋:洪澤區踏查的關鍵節點包括二河、蘇北灌溉總渠、三河等河流在洪澤湖的出湖口,聯通洪澤湖和白馬湖的潯河和草澤河在兩個湖的湖口,二河、三河、蘇北灌溉總渠、潯河、草澤河、潯南干渠、洪金北干渠等河流與支流的交匯口等。
注重宣傳,樣地調查。全面開展標準樣地調查,共設置標準樣地15個,覆蓋全區河流、溝渠、水田、湖泊等主要生境類型。樣地調查時,通過宣傳、走訪垂釣者、河邊村民、漁民、菜市場水產品銷售攤主等一線水產從業人員及民眾進行隨機走訪等方式了解外來入侵水生動物情況,并通過圖片展示與危害講解等方式向民眾開展外來入侵水生動物宣傳,結合地籠、手拋網、網捕撈的方式捕撈樣本進行物種鑒定。3月份活動開展以來,已針對標準樣地開展兩季共30個點的調查工作。
數據錄入,質量控制。形成《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外來入侵水生動物普查技術方案》及《洪澤區外來物種普查面上調查總結報告(水生動物)》兩個主要文件成果,在外來入侵物種普查管理系統中完成上傳兩季踏查共計100個踏查點,30個樣地調查及11個標本數據,并于7月底前全部上報完畢。建立普查數據質量溯源制度,在信息平臺數據采集和錄入中進行實名制管理,確保全程規范化開展。普查負責人對普查數據進行內部質控,普查過程中邀請市、區級主管部門進行現場質控。普查數據完成后組織專家對普查數據、上報表格、總結報告進行質控核查。認真執行質量管理制度,確保不虛報、瞞報、拒報、遲報。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農業農村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