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通過分階段、多維度和全覆蓋的普查質量控制,全省完成2422條踏查路線,獲得了115503條入侵植物、入侵病蟲害、入侵水生動物普查數據,完成了7295個標準樣地調查,制作了1545個入侵物種標本,拍攝入侵物種種類、生境類型等各類普查過程佐證照片40萬多張,初步摸清福建農業外來入侵物種的種類和危害,為開展“一種一策”精準治理,提供了更多的數據支撐。
統籌謀劃,普查與質控并重。福建省成立了省、市、縣三級農業外來入侵物種普查與防控專家指導組和質量控制工作組,統籌推進普查工作,指導開展質量控制。同時,將質量控制關口前移,分類別、分層級開展質量控制,各級定期召開質量控制會議,做到技術疑惑原地解決,普查數據多維度審核,為普查工作順利推進奠定基礎。
統一規程,理論與實踐共促。在基層調查人員充分掌握技術規程的基礎上,福建省與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開展合作,先后9期實地講解國家和省級技術規程和質量控制要求,全過程示范外來入侵物種的踏查、樣地設置、標本制作等各要素的實際操作要領和規范,有效統一了各任務承擔單位的技術要求,培養了技術骨干,實現各環節能力水平的提升,保障了野外調查工作的順利進行。
過程可溯,核查與修正并行。福建省推行踏查數據的源頭追溯制度,針對踏查點上報的數據,均要求調查單位提供普查過程佐證影像材料。及時將確定性漏報、錯報以及疑問性錯誤直接反饋至各調查單位進行核查修改,并要求每個承擔單位舉一反三,將此類錯誤進行核實修訂,通過各縣農業農村部門上傳整改回執。對檢查發現依舊不符合的縣,及時安排專家指導幫助分析存在問題,有針對性解決影響工作推進的難點問題,督促認真落實整改,切實加快普查進度。
注重宣傳,線上與線下融合。2023年8月,啟動“公眾傳播‘百十一’專項工程”,在微信視頻號、抖音線上平臺開通“農業生態衛士”號,現已擁有粉絲“10萬+”,發布相關視頻資訊30余條,總瀏覽量達數十萬,成為全國首批農業外來入侵物種新媒體科普賬號。通過短視頻形式使廣大群眾了解并參與到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工作中,為普查工作的順利開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筑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銅墻鐵壁。2023年10月,在福清市舉辦國家重點管控外來入侵物種(加拿大一枝黃花)防控技術交流與現場滅除活動,進一步普及外來入侵物種防治知識。
(福建省農業農村廳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