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云南省大理市采取“四個四”工作法,全力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切實提升廣大農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緊盯四個短板
改廁所。完成354座農村衛生公廁、21635座衛生戶廁新改建,農村衛生戶廁覆蓋率提高到97.67%,全市共有衛生公廁810座,基本實現自然村衛生公廁全覆蓋。清垃圾。持續完善“戶清掃、組保潔、村收集、鄉鎮壓縮轉運、市處理”的城鄉一體化垃圾治理模式,農村生活垃圾基本做到應收盡收、定期清運,做到“日產日清”。全面落實門前“三包”和生活垃圾收費制度,常態化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實現村莊及周邊環境干凈整潔,水體干凈清澈。治污水。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截污治污體系工程,覆蓋了洱海流域9個鄉鎮、3個街道辦事處、431個自然村。提風貌。實現鄉村建設規劃許可全覆蓋,全面推行農村個人建房聯審聯批制度,全面落實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八不準”“7個必拆”要求。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及農村危房改造,大力整治村莊“五堆十亂”、戶外廣告,集中拆除農村危舊房23萬平方米,綠化美化村莊,全市村莊綠化率達37.06%,所有自然村均達到了農村人居環境一檔及以上標準。
建好四支隊伍
健全工作專班。建立健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設立村莊保潔巡查員,定期不定期巡查通報整改。建強村莊保潔員隊伍。配備1019名村莊保潔員隊伍,使之成為人居環境整治的“主力軍”和“戰斗員”,實現自然村保潔全覆蓋。設立鄉村公崗。就近就地開展村莊環衛保潔、道路維護等工作,同時發揮監管員、宣傳員作用,有效開展村莊清潔行動。調動志愿者參與。發動村內威望高、熱心腸的老干部、老同志、村民代表,組織掛包干部、青年志愿者進村入戶參與村莊保潔、庭院美化等活動。
用活四個方法
村組黨員干部帶頭拆私搭亂建、治垃圾污水、清亂堆亂放、理室內室外、掃房前屋后,示范引領廣大群眾參與村莊清潔行動。動員群眾積極參與,把閑置的沙石磚木捐出來、花草擺出來,自愿投工投勞,共同參與村莊保潔、“五堆十亂”整治。就地取材、變廢為寶,將農戶家中的爛磚、爛瓦、爛柱子、爛椽子等加以利用,巧妙拼接,圍成小菜園、種出小花園、打造小果園、點綴小藥園,裝點死角,美化邊角。重新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將村莊保潔、道路管護、移風易俗、獎勵懲處等納入村規民約,在執行上下功夫,教育獎懲并重,用制度管人治村。
健全四項制度
健全垃圾收費制度,由鎮村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確定收費標準,通過財政適當補貼、農戶自愿繳費,保障了垃圾清運工作有效開展。建立公廁管護制度。明確了全市公廁管護主體、管護標準,通過落實經費、定期考核,使全市農村公廁達到了“三凈兩無一明”管護要求。健全村莊保潔制度。以鎮村為主體建立健全村莊保潔制度,確定每月第一周的星期六為全市村莊清潔日,通過組織群眾開展形式多樣的村莊清潔活動,使村莊干凈整潔成為常態。建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紅黑榜”。以自然村為單元,圍繞農村廁所、垃圾、污水、風貌、機制5個方面成效進行賦分評價,宣傳先進、鞭策督促后進。
(作者單位:云南省大理市農業農村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